11月12日,记者从市应急管理局获悉,我市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全力抓好冬春期间困难群众口粮、衣被、取暖等基本生活保障工作,确保全市困难群众温暖过冬。 据了解,2019年以来,全市因暴雨洪涝、滑坡、山体崩塌等自然灾害造成56个乡镇、27.98万人不同程度受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0326.34万元,其中农业直接经济损失12418.66万元。由于受灾严重,部分困难群众今冬明春期间存在缺粮、缺衣被、需医疗救助等问题。据调查统计,全市需冬春救助15.51万人,其中需口粮救助11.93万人,缺粮4172吨;需衣被救助5.50万人;需取暖和其他救助2.15万人。 对此,我市积极开展受灾困难群众冬春救助工作,组织灾民生活自救,抓好晚秋生产,通过增加经济收入来弥补粮食损失,同时积极组织有劳动能力的人员外出务工;对重灾缺口粮、生活困难的群众采取政府救济与群众互助互济互借的办法,解决口粮问题,确保灾民基本生活所需;对房屋倒损的灾民,由乡镇、村、组协调落实借宿等措施,并及时组织和协调各方面力量帮工帮料、捐款捐物,认真落实灾民重建补助政策,指导和帮助灾民修缮、重建住房;积极与省级有关部门对接,已于10月下旬向省财政厅、省应急管理厅申请冬春救助资金4851万元,市、县(区)两级财政也积极筹措资金,切实解决好灾民口粮、衣被救助和其他救助,维护灾区稳定,促进社会和谐。 (记者 黄永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