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3252|评论: 5

高义奎:这“裏”和“鬆”字用错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10-7 14: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裏”和“鬆”字用错了
作者高义奎

     火井镇银台山村6组境内新立了一座墓碑,墓主人名叫张恒仁,墓碑高大气派,但是墓碑上的两副对联中,却有两个字用错了。
     对联是这样写的:
     一、“千裏来龍歸此地,萬年富贵在其中”
     二、“鬆蒼澆勝地,柏翠蘐佳城”
经查《新华字典》获悉,在1956年汉字未简化前的“裏”和“里”是两个不同的字,不但各有不同的意义,而且用处也完全不同。
1、“裏”字:这个“裏”字的结构是“衣”字中间加一个“里”字,查字典应查“衣”部,可组成词语如:教室裏、家裏、裏应外合等,其中的“裏”字是内部的意思。另外,“裏”字还有一个异体字“裡”,“裏”与“裡”的意思完全相同,只是形状不同。
2、“里”字:可组成名词性的词语如:里弄街巷、乡里乡亲等。“里”又是个长度单位,若在前面加上数目字,就是数量词如:一里、十公里、千里迢迢、万里无云,等等。
这里特别指出,以上未简化的“裏”字不能写成表示数量的“千裏”,而只能写成“千里”。
国务院1956年颁布了《汉字简化方案》,开始实行简化字。简化后的“裏”字停止使用,将它的意义归入“里”字,“里”字并不是简化字。至此,“里”和“裏”合二为一,“里”字就包含有“裏”的意义了。
因此,张恒仁墓碑上的“千裏来龍歸此地”中的“千裏”,无论是简化字实行之前还是之后都是错的,应写成“千里”才正确。
同理,1956年国家实行简化字后,“松”、“鬆”也因简化字而合并为“松”字了,“鬆”字已停止使用。如果要采用繁体字,则应该是“松蒼澆勝地”而不是“鬆蒼澆勝地”。原来“鬆”字的意思是“蓬鬆”或“鬆紧”等。
最后建议,简化字实行六十多年了,已被人们广泛使用,非常方便。人们在公开场所,就应该完全使用简化字,而不要再用繁体字了,以免似是而非,容易出错。
附墓碑图:
寰俊鍥剧墖_20191006150946.jpg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19-10-7 17:06 | 显示全部楼层
类似文章----





切莫误用繁体字——撰文苏昭明 (2013-01-31 20:10:58)[url=]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转载[/url]

分类: 苏昭明论文集

             切莫误用繁体字      (撰文苏昭明)

   记得有一次到烟台看了一个书画展,有位画家创作了一幅“嵗寒三友圗”,在画上的题字是:“嵗寒三友鬆竹梅”。此“鬆”的确是“松”的繁写,古写时应为:”鬆动”、“鬆紧”、“鬆散”的意思,莫以繁写之“鬆”取代名词松树的“松”。还有一次年后路过沧口,在一农家大门上看到一副对联为“天上一轮满,人间万裡明。”此“裡”字与“裏”字同一含义,在这里不能作为里程的“裡”。只能写“里”。有的书法家不就将杜甫的诗写成“窻含西嶺千秋雪,门泊東吴萬裏船”吗?里的繁写“裏”,古义是作为“裏外”、“裏頭”“邻裏”、“裏屋”等之含义。里程的“里”,不能用繁字来代替。曾有中国书画研究院名誉院长赵海清在电视节目中赠送给台湾著名演员归亚蕾一幅榜书字:“影後”,此繁体字里的“後”,是表示程序“先后”和方位“前后”。“ 影后”则必须简写为“皇后”、“太后”、“王后”的“后”。此“后”不能用繁字来代之。不知道而乱用繁体字就会闹出文字笑话。像我出版的篆刻集我写的自序,由于校稿不严而出现瑕疵,齐璜老人言:“世之俗人刻石,多有自言仿秦汉印,其实何曾得似万一,余刻石,切恐似秦汉印。”这里的“余”,被打印成“馀”,这里的余是指第一人称代词“我”的意思,因此只能用“余”,不可用繁字代。由于简转繁而转成“馀”,此馀可作“馀年”、“馀地”、“馀味”、“馀闲”等。如“宣传干事”、“干部”则不能写成“宣传幹事”或“幹部”。此繁写“幹”,可在“树幹”、“幹流”、“幹綫”中用。有某美发店,就写成“美彂”,此彂要用“髪”字,才准确。如沉的繁写是“沈”,“沈”的繁写是“瀋”。切莫将沉重的“沈”写成“瀋”。即“殿古佛缘聚,宫深道藏沈”。如陆游写的“沈園”,切莫写成“瀋園”。再如“丹青一幅,楹联一副”,切勿“赠联一幅送君行。”因此若想熟悉繁体字,勤翻翻字典、词典等书籍也就会避免这些文字笑话了。









发表于 2019-10-7 18:23 | 显示全部楼层
盲目跟风闹笑话  
                 文/古代美
盲目跟风充内行,
错把尚写尚。
以为余字不够古,
故将娘写娘。
说明:

如今,把繁体字写错的主要是认为简化字不够古朴典雅,把繁体字写错的主要是这几种人:
一是碑桥牌匾风景点的题写人,如墓碑、纪念牌、牌匾、风景点上容易出现错别字;
二是书法家、篆刻家,他们在把简化字复古成繁体字书写时由于不懂简化规律而出现错误;
三是广告或商标制作人盲目跟风也有把字弄错的。比如以前有人把“文君故里”错写成“文君故裡”,也有酒厂商标弄错的;
四是影视剧在演绎建国前的生产生活等场景时容易将碑桥牌匾招牌标语弄错,不符合当时的书写习俗。如出现把“皇后”错写成“”的。





发表于 2019-10-7 18:41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两位老师文章说得好“切莫误用繁体字”;立碑,牌匾上用字要用繁体字必须搞清楚繁体字含义才可刻,要么一律简化字就不会出问题了;
那个立碑的主人现在咋整?

发表于 2019-10-7 18:56 | 显示全部楼层
碑上“人杰地灵”也是繁简混用

2017年优秀版主 2019年优秀版主 2020年优秀版主 2021年优秀版主 2022年优秀版主 2023年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19-10-7 22:22 | 显示全部楼层
简化字有好处,也随之带来些负面的后果。前面提到的就是例子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