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张彤市长:
您好!
冒昧附上我撰写的《建议乐山市打造“中华仁文化第一城”》,希望能得到您的支持。谢谢!(王苑青)
本文为积极响应市委书记彭琳“乐山八问”而作—— 建议乐山市打造“中华仁文化第一城” 暨“天下第一仁”文化景观
●王苑青
仁(猜中国一座著名城市)。
仁,是乐山的城市灵魂。
文化依据: 1、 “仁者乐山”。孔子的这句千古名言,经典道出了我们的城市内涵。 我们的城市底牌上就只有这个字:仁。
仁,是我们的城市根骨! 在全国所有的历史文化名城中,我们是唯一因“仁”而得名、成名的城市。
2、 佛教徒尊称佛祖为“仁王”,称佛寺为“仁祠”(注意,是“祠”字)。虽然普天之下的佛像、佛寺都可称“仁”,但是,唯有乐山之“仁”可以称为“第一”、“第一仁”——因为,乐山大佛是世界第一(最大石刻弥勒佛坐像)。
我们这里的“第一”,还包含有历史文化之意。全国有哪一座佛像,敢跟我们比历史、比文化?(乐山大佛是当之无愧的“仁王之王”!它的“包浆”令普天之下的假古董黯然失色。)
最后一点,乐山睡佛是天下第一、世界第一(仁王)!
——上述两段理论,分别从儒家文化和佛教文化两个层面殊路同归论证、提供了乐山市作为“中华仁文化第一城”的理论依据和文化依据。
“中华仁文化第一城”(城市身份)的确认,将为我们在“一干多支”的方位上骤然增加一块重量级的筹码,将使古嘉州在重重迷雾中如宝匣释放出璀璨的光芒,将使我们的城市如日徐升于西部中国……
“中华仁文化第一城”是对彭琳书记在“乐山八问”中所提到的“乐山方位”、“乐山形象”的一个尝试性回答。我不知道我的回答是否及格,请彭书记及专家、学者不吝赐教。
作者:王苑青。系乐山市著名诗人(马边籍),八十年代有作品在《诗刊》《星星诗刊》《绿风》《现代作家》《四川日报》等发表。 1995年12月31日《乐山日报》曾专文评论其嘉州山水系列诗作。同年嘉州有线电视台拍摄播出其个人专题电视片《嘉州山水意象:一个诗人对故园的感悟》。
附: 打造“中华仁文化第一城”(城市形象、文化定位)的具体方法与初步构想:
(以下内容详见附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