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由: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对全国人民的庄严承诺。
方式:要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重在提高脱贫攻坚成效。关键是要找准路子、构建好的体制机制,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
要解决好“扶持谁”的问题,确保把真正的贫困人口弄清楚,把贫困人口、贫困程度、致贫原因等搞清楚,以便做到因户施策、因人施策。
要解决好“谁来扶”的问题,加快形成中央统筹、省(自治区、直辖市)负总责、市(地)县抓落实的扶贫开发工作机制,做到分工明确、责任清晰、任务到人、考核到位。
扩展资料:
考察脱贫质量,既要在过程中动态考察,也要在结果上静态考察。是不是实现了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是不是实现了农村贫困人口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
我们还要考察是不是实现了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
保证脱贫质量,需要提高市场机制的益贫性,在贫困地区通过合理配置资源,让市场发挥长效作用,这种机制所产生的效益溢出就是益贫性。
要依据现行标准,严格程序,必须严防数字脱贫、虚假脱贫。苏一方面,要科学确定脱贫目标,科学调整修订市、县、镇、村脱贫攻坚路线图,严把退出关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