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几句不大通顺的句子稍微做了修改:
警告:通篇叽叽歪歪,而且还有点长,无聊的人可以看看。哈哈。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在日本有一次演讲,叫《哪些人是有罪的》。他在演讲中说:
与乡下人比起来,城里人是有罪的;
与穷人比起来,富人是有罪的;
与老百姓比起来,官员是有罪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官越大罪越大,因为官越大排场越大欲望越大耗费的资源就越多;
与不发达国家比起来,发达国家是有罪的,因为发达国家的欲望更大,发达国家不仅在自己的国土上胡折腾,而且还到别的国家里,到公海上,到北极和南极,到月球上,到太空里去瞎折腾……
尽管在这个世界上有了钱就可以为所欲为,但他们的为所欲为是对人类的犯罪,即便他们的钱是用合法的手段挣来的……
莫言在演讲中给出的理由和环保主义者一模一样:财富和金钱的获得,必然伴随着对地球和环境的掠夺、污染和破坏。
我无意去怼莫言。他的话很有道理,但却没有用,现实和理论的用处都没有。
网上有一种传言,在莫言在刚刚得知自己获得诺贝尔奖的时候,兴奋地说要用奖金在北京买大房子,但网友在网上寄语说,诺贝尔的奖金在北京还真买不了大房子。
这段传言表达了一个妇幼皆知的现象:对于钱,人们是喜爱的。
这段传言的真假我无从分辨,不过就算这段传言是假的,但莫言得到了一笔数十万美元的奖金假不了;莫言也没有因为“与乡下人比起来,城里人是有罪的;与穷人比起来,富人是有罪的”这种观点而因此搬到乡下去住、或者拒领诺贝尔奖金。
这说明,世事洞察、温文尔雅如诺贝尔奖得主的莫言,也不能免俗。
除了像莫言这般优雅、斯文地声讨金钱之外,还有更直接、更粗暴的说法。
有一首叫《钞票》的老歌曾经风靡一时,它唱到:是谁制造了钞票,你在世上称霸道,有人为你去卖命呀,有人为你去坐牢。一张张钞票,一双双镣铐,钞票,人人对你离不了。钱呀,你是杀人不见血的刀!
这得与钞票有多么的苦大仇深,才能唱出这样的肺腑之言?
不过,真相是,我们都一本正经地冤枉了金钱,金钱不过是我们灵魂深处的一个背锅侠,而它只是一个无辜的符号。
莫言在那次演讲中历数了人类的几大贪欲:对富贵和权势的贪欲、对享乐和刺激的贪欲、对性欲和美色的贪欲。
没错,贪欲,是所有一切罪恶的原罪。但我想要说的不是这些、或者不止于这些。而我要说的,却是为贪欲、金钱等等背锅侠正名。
一、贪欲对于人类的发展是不可或缺的。
在人类起源的神话传说中,亚当、夏娃如果没有贪欲,就不会偷吃禁果,他们不偷吃禁果,就不会成为人类的祖先,也就没有了人类;
在无神的进化论中,猴子如果没有对生命的贪欲,就不会挖空心思、竭尽所能地获取食物,就不会有用进废退和进化成人;
在原始社会中,如果没有贪欲,就不会想要更多的食物和土地,也就不会有氏族和部落;
如果人类没有对物质的贪欲,就不会有对权力的贪欲,也不会有社会形态的演变和进化,更不会有现在的国家、政党和警察,更遑论人权组织和联合国;
如果没有对物质和财富的贪欲,就不会有华尔街,不会有企业家和资本,也就不会有随处可见的工作机会;
如果没有对生活享受的贪欲,就不会有电灯电话的发明、也不会有现代家具和汽车、飞机的问世;
如果没有对性感的追求和贪欲,就没有今天的巴黎时装节、也不会有吊背装迷你裙和高跟鞋;
如果没有以上的一切贪欲,也就不会有大学和研究院,也就没有了今天的世界文明。
因为没有以上的贪欲,就不需要老师和大学来教授科学和技术、经济和人文、政治和哲学。大家都清心寡欲、自生自灭,要科技干嘛?没有生产和经营,要经济干嘛?没有不公和私欲,要人文干嘛?没有抢夺和战争,要政治干嘛?生死都不重要,要哲学干嘛?
………………
这里,我想用一万个省略号:如果没有贪欲,就没有我们今天看到的一切。我们也看不到莫言的演讲,因为不会有群体和组织、也不会有电脑和互联网。
好吧,平均主义者会说,我们可以致力于社会的发展,但我们也可以限制和消灭贪欲、人人平均享有财富。但是我们已经试过了,集体饭和大锅饭我们都吃过,但那只会导致社会的倒退,那是一个完完全全的乌托邦;
理想主义者会说,我们可以推动社会的进步,但我们也可以限制和消灭权力的野心家和政客。好吧,就算全是一群一心为公的理想主义者上台执政,但他们的目的是什么?难道不是为了大家有更多的财富、更大更舒适的房子和车子、更轻松的工作和更高级的生活享受?
所以我说,不要让贪欲来背锅,贪欲是人类发展和进步的原动力。而美元、人民币和以前的贝壳一样,只是用来计数的符号。
二、贪欲是天生的、是感性的,而且感性的力量无比的强大。
上面从外在作用的角度,说了贪欲对人类社会的意义;而从人性内部的角度来说,贪欲则是根植于人的本性——感性之中,无关善恶、而且逃无可逃。
人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感性动物,而理性,是后天用来压制感性的。
人还是婴儿的时候,渴望肌肤的触摸、抱拥等亲密无间的接触,而不管他的父母和保姆是善良或者邪恶、是好人或者坏人。这是感性;
长大到几岁以后,我们渴望赞扬和认同,而不管是否名副其实,这是感性;那时我们开始爱美,男孩开始梳头、女孩开始打扮,这是感性;
到十几岁以后,我们喜欢漂亮或者英俊的异性,渴望与喜欢的异性发生身体和精神的接触,这是感性;我们开始讨厌某个人和事情,而且不一定说得出理由,这是感性;
到了青春期以后,我们有了私密的空间,不喜欢父母不敲门就闯进来,这也是感性;
那以后,我们会经常愤怒,心里会想胖揍某个讨厌的人,这还是感性;
我们一直喜欢吃又香又甜的东西,而不管它是否健康,这仍然是感性;
而等我们完全长大了,我们开始渴望拥有爱情、友谊、名望、财富、权力和地位,这更加是感性……
这些所有的喜爱和厌恶的感性,有的善良、有的邪恶,跟选择无关,都是天生的。
而在我们懂事以后,大人和老师开始教我们什么是好、什么是坏,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可以做、什么不能做……这些就构成了我们最初的理性。
然后我们发现,我们很想把哥哥姐姐的手机藏起来自己用,但我们知道那是不好的;我们很想偷吃邻居院子里的葡萄,但我们知道那是错的;在被老师当众批评后,我们很想在老师的背上贴一张画了乌龟的纸条,但我们知道那是不能做的……
感性和理性的区别,在于感性是天生的,是不需要别人教导和灌输、也不分对错的;而理性是后天的,是需要别人教导甚至强行限制的,是要区分是非对错的。
以此知道,我们心中的贪欲确实是与生俱来的、是感性的,而感性的力量又是很强大的。
举几个例子,可以很好地证明人的感性有多么的强大。
我们都知道,资本大鳄和成功的企业家,我们姑且简称为大老板吧,他们中的很多人都或明或暗地包养小三儿、情人。如果拿他公司的高管和小三儿来比较,谁更重要?用脚趾头想一下就知道肯定是高管重要。因为小三儿哪天人老珠黄、或者翻脸了就可以不要、只要有钱随时可以再找一个年轻漂亮的、温柔体贴的,但高管可不是想换就换的,一不小心让他跳了槽,可能还会带来公司的剧震甚至倒闭。这是理性的思考,对吗?
但是人偏偏都是感性的动物。你不妨猜猜,大老板给高管的钱多还是给小三儿的钱多?恐怕基本都是给小三儿的钱多。为啥?因为小三儿给他的都是感性的东西:感官的愉悦、刺激与兴奋,可以让他忘了烦恼和忧愁;而高管给他的都是理性的东西:总是不能按时完成的研发计划、财务亏空的补救措施、销售额下降的烦恼和压力等等等等,而这虽然无比的重要,但却会抵消他感官的享受和愉悦。所以,他给高管的福利,总是和研发计划一样严谨,基本上连一块钱也不会多给;而他和小三儿的一夜狂欢、甚至小三儿娇滴滴的一句娇嗔,就让他强大的心灵融化了,那时,小三儿要啥有啥。高管能让老板的心融化吗?
再有一个例子,普通人的例子。一些家庭并不富裕的大人和孩子,动辄用数以十万计的钱去打赏网络主播,不要说碰一下主播、可能连主播的庐山真面目都不曾见到,最近斗鱼上那个秒变58岁大妈的假“萝莉”乔碧萝殿下,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那些打赏她的粉丝,会舍得拿出十万块来孝敬他的爹妈么?未必。这就是感性的力量。
同理,我们也一直在纳闷,明星为啥比伟大的科学家甚至企业家都有钱?比如最近离婚的杨幂,被爆有家产45亿到50亿,不要说袁隆平没这么多钱,连格力的董明珠也没有,她才20来亿。为什么?同样因为明星提供的是感性的服务,而感性服务的价格,你不能老用理性思维去计算。一首哀婉的情歌、或者一幕狗血的催泪剧下来,粉丝泪流满面,那时自己的钱已经不重要了,都是歌星和明星的了。
理性的投入和收获是有比例和有序的,而感性的投入和收获却是没有比例和无序的,无穷小的、甚至虚假的感性投入,就可以得到无穷大的收获。
感性的力量总比理性的力量强大,还强大得多!理性只有借助外在的力量,比如道德、信仰和法律的力量,才勉强可以将它压制住。感性和贪欲是一条疯狂的杠杆,而理性和纯朴则是一条老实的扁担。
知道为什么总有抓不完的贪官和强奸犯了吗?
三、贪欲也是有罪的。
然而,我并不能据此就将权欲和金钱、美色和贪得无厌美名化。因为这个世界上确实有罪恶。秦始皇为了他的权力焚书坑儒,朱元璋为了皇位而火烧庆功楼、诛杀功臣,白人因为土地和矿产而虐杀原著居民,奸商因为利欲熏心而粗制滥造、制假贩假。
在诸多贪欲的罪恶之中,有时东风压倒西风、有时西风压倒东风。
比如,为了骗取妻子的财产,在去泰国旅游时,先温情脉脉地亲吻了妻子、再将她推落悬崖的渣男,属于典型的财迷心窍、而忘了亲情爱情;
而李自成手下大将刘宗敏,因为贪念美色而强抢陈圆圆,惹得原本有意归降的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开关降清,导致了李自成农民起义的功败垂成。这个刘宗敏属于典型的精虫上脑、而忘了庙堂和权力的安危。他就跟那些个为了小三儿而开罪公司高管的老板一样,昏头昏脑地让吴三桂一怒之下就跳到了大清的槽里。
转身说说我们自己。说实在,我们在心理层面都是有罪的,我们都是罪人。
借用网络上一段俏皮话:说金钱是罪恶,都在捞;说美女是祸水,都想要;说高处不胜寒,都在爬;说烟酒伤身体,都不戒;说天堂最美好,都不去!
你敢保证当你面对一大推的不计其数的钞票和秀色可餐时,心里就没有一丝邪恶的念头闪过?只是我们努力不表露出来,我们将那丝邪念死死地压在心底,我们遵守了为了抑制这些不能消灭的贪欲而产生的道德和法律。
但尽管这样,在莫言和环保主义者、人文主义者等等人看来,我们都是有罪的。
爱默生说:人类一切赚钱的职业与生意中都有罪恶的踪迹。慕容雪村说:这世上没有金钱赎买不了的罪恶,也没有永不生锈的的纯洁。
所以,甚至科技的发展也是有罪的。
早在工业革命之初,文明与异化的话题就开始了。文明与异化的意思是,随着科技、工业的发展,社会物质生活水平会提高,但地球的环境也会同时被破坏、污染,资源也会随之枯竭,最后可能会毁了我们赖以生存的空间,得到一个与人类文明的初衷适得其反的结果,这就是异化。
莫言说:“我们要用我们的文学作品告诉那些暴发户们、投机者们、掠夺者们、骗子们、小丑们、贪官们、污吏们,大家都在一条船上,如果船沉了,无论你身穿名牌、遍体珠宝,还是衣衫褴褛不名一文,结局都是一样的。”
但尽管如此,我们还是沿着老路在往前走,莫言是,我们也是。
那么,就没有无罪的人吗?
有。
比如,那些看破红尘,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的,一心向佛、不食人间烟火潜心修行的人。他们只需要一碗粗茶淡饭、只需要共享古佛青灯。
但我还有话说。科技和现代工业的发展,带来的不止是物质生活的改善与环境的恶化这对矛盾体。它还带来了人性的自由和社会的公平,带来了灵魂的尊严和个性的释放:在原始贪欲的驱动下,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也许就达成了贪欲的反面:自由和公平——相对于为了满足自己的贪欲而限制他人的自由、以及不公平地对待他人而言的自由和公平,比如相对于奴隶制度和种族歧视。
这对于有神论者来说,不正是信仰的一部分?也许这正是造物主净化我们灵魂的清洁剂;
这对于无神论者来说,不也正是我们奋斗的目标吗?
我们是否也可以把这称之为“贪欲的异化”?
所以,我想说,贪欲是罪恶的源泉、但也是进步的动力。罪与非罪,在于心、在于天,也在于未知。
最后,用一首小诗作为结束语:
我爱杠杆,也爱扁担
神给我一颗贪婪的心
我贪吃贪睡贪念美色
神又给我一颗纯朴的心
我爱天爱地爱上人类
贪婪是疯狂的杠杆
纯朴是老实的扁担
我爱杠杆
也爱扁担
我用杠杆撬动我的野心
我用扁担挑起我的良心
左肩是杠杆
右肩是扁担
哪个肩膀先累
神说你需要一杆称
用来称量野心和良心
孰重孰轻
也许总有一天
我会扔掉杠杆
也许总有一天
我会挑不动扁担
那时
我也许跪倒在神的跟前
那时
我也许徘徊在地狱的边缘
而谁知道
究竟那时还有没有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