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崧生题写的大字“飞凤山”
2、帝师、翰林学士、蜀西神童
伍崧生生平及家世(人物传说)
古代美 编
一、出生地
从大邑县出阝江镇南行约一里许,一座古式铁杆桥横跨在出江河上,滔滔出阝水穿过桥下,西折向邛崃奔去。站在桥头,面对鱼泉山陡峻的绝壁上,“鱼泉”二字闪着白光,它那力举泰山的雄姿,令人瞩目。这就是光绪帝国学导师、清朝翰林伍肇龄留下的笔迹。
二、科举仕途
伍肇龄字崧生,大邑县出阝江乡钱沟人。生于清道光九年(1829年),死于民国四年(1915年),享有八十六岁的高寿。他十三岁(1841年)在邛州中秀才,十五岁中举,十九岁考中道光丁未科进士(1847年)。授翰林院庶吉士,后任编修。他在功名上的顺利,传为佳话。陆以恬《冷庐杂识》卷六《四世同堂》条说:“道光丁未科庶吉士伍肇龄,四川邛州人,年十七,曾祖(伍)时格,祖伍琨,父(伍)荣光皆存,四代同堂,一时传为盛事。”
1861年,六岁的清同治帝(爱新觉罗·载淳)即位,慈禧太后垂帘听政。她为了大权独揽,发动了一次宫廷政变,把咸丰帝死前封的八个襄赞政务王大臣全部解任。又令载垣、端华自杀,肃顺斩首,其余的被放逐。在查抄肃顺家私时,发现了伍崧生与肃顺的来往书札。因此被株连罢官。回乡后,初主讲邛崃书院,继主讲成都锦江书院。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兼尊经书院山长。他从事教育五十多年,是清末四川教育界的著名人物之一。晚年鉴于清政府的腐败,赞成改革,同情革命。光绪三十三年正月(1907年联名奏请“拟改川汉铁路公司为商办”。十月初九日同盟会发动的成都起义失败。黄方、杨维、黎清瀛、张治祥、江永成、王炳章被捕,他参与了营救活动,向护督赵尔丰陈述利害,六人得免于死
宣统三年(1911年)农历五月二十一日(公历6月17日),他还参加成立“四川省保路同志会”,并到制台(总督)衙门请愿,一 位年过八旬的老人,对国家命运如此关心,确是难能可贵的。他的著作有《石室诗抄》等。
三、伍肇龄故居
过铁杆桥来到鱼泉山绝壁下,往右顺山溪而行,溪水清洌,鱼石可鉴。这条山溪,俗名钱沟,两旁崇山叠翠,好鸟和鸣,村居点缀期间,给人以幽深的情趣。走三里许,踏溪石过沟,登石蹬数十级,翠竹环抱中现出一矗旧式平房,豆杆麦秸错杂其间,是一片农家风貌,这就是伍崧生的故居。这里没有秀阁重楼,也没有雕梁画栋,原有一些楹联匾额、名人书画,已于十年浩劫中被毁。房屋由于年深月久,有的倒塌,有的改装,已非原貌了。但那依山面水,掩荫于绿丛中的幽姿,那高轩宏敞、阔门净窗的气派,还令人想象当年的门第风光。这儿,仍然居住着伍崧生的孙媳和第五至七代子女。
四、伍氏墓地及家族溯源
从故居左侧上山,约百余步,就是伍氏墓地。有墓碑两块,其一为伍崧生曾祖父伍时恪等为高祖伍成修所立。伍成修(1748--1819年)字可愿,伍慧第四子,少时过继给五弟伍秀为嗣,“赋性倜傥,落落有奇才,奋志读书,终贡成均,一新门楣……晚年以训徒为乐。公(伍成修)孙(伍)琨(1788---1814年),承祖训,入州庠(秀才)。游其门者,称盛一时,以其教泽之宏敷也。且生平行事,期在利人。前则请引消茶,后则请示护茶,殷股为一方衣食计。至今颂公之德于不衰焉。”
其二是伍崧生的父亲伍荣先为其父伍琨、母亲杨氏立的。伍琨生于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幼受学于祖父伍成修。清嘉庆壬申岁(1812年)补弟子□□□早殁,未竟其志。杨氏(伍崧生祖母)生于清乾隆五十年(1785年于乾隆丙寅年{按:丙字误当为甲寅,即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时杨十岁;如是丙寅年即乾隆十一年,则杨氏尚未出生。}嫁伍家,奉事惟谨,以孝闻。伍琨死于清嘉庆十九年(1814年),时年二十六岁。伍成修命将五岁的宗人子伍荣先过继给杨氏为子。伍荣先十七岁娶妻李氏,生伍肇龄。肇龄三岁即与其祖母杨氏同寝处。“荣先始自授读,夜课未终,太安人(杨氏)必削梨栗以待,未当先寝也。以此,伍肇龄念大母之德,失挂冠终养之志,卒如所愿。”这位杨氏老夫人,十岁归伍家,守着一个七岁的丈夫,上要侍奉祖父,父亲和两位婆婆,十九岁守寡,四十年来岁见孙子,(伍)肇龄有两个弟弟(伍福龄、伍元龄),四个妹妹,都靠她照管,她死于清同治元年(1862年),正是伍崧生贬官回家之前,时七十八岁。
从这两块墓碑的记载,使我们弄清楚了三个问题:
第一:伍崧生祖籍大邑县,在邛州入学(他的故居与邛崃接界,当时大邑县属邛州)。曾祖名时恪,不是时格;父名荣先,不是荣光。他中进士时祖父伍琨已死,并非“四世同堂”。这说明《冷庐杂识》一书记载有误
第二:伍崧生出生于书香之家。高祖伍成修,“奋志读书,终贡成均” 。曾祖伍时恪(字湛庵),“务耕读,勤本业”。祖父伍琨,“入州庠,游其门者,称盛一时”。父伍荣先,亲自对伍崧生。祖父伍进行过教育。可见他父的文化程度不会很低。由于有传统的家风,伍崧生三岁启蒙,又勤攻读,从而使他得以十三岁入学,连科及第,年未弱冠就入翰林。这说明他不是人们说的天生神童。
第三: 伍家虽然是世代书香人家,但都是搞教育的。高祖伍成修“生平行事,期在利人”,“殷殷为一方衣食计”,“晚年以训徒为乐” 。祖父伍琨虽入州庠(秀才),入其门者称盛,但未谋到 晚年以训官半职,就短命死了。他的祖母早年寡居,父亲又是过继的。 足见其家境并不富裕,家世也不显赫。耕读的家风,勤劳的传统,特别是受他祖母的影响,形成了他的清高、平易、耿直的品格 。一生凭本事吃饭,胸怀坦荡,精于修养,年老不衰。(参看《蜀海丛谈》)他在北京任翰林院庶吉士,不过是七品官,升任编修后,地位也不高,且基本上无公可办。入翰林要经过殿试,很不容易,因而社会地位优越,备受崇敬。但生活却很贫穷。《冷庐杂识》说:“翰林院地望清切,而每有空仝之虞 近某太史作口号云:先裁车马后裁人,裁到师门二两银(原注:师门三节两生日,倒馈贺仪银两),惟有两岁裁不得,一回典当一伤神。艰窘之状,情见于辞矣。”(卷二《典当》)按理,翰林公的政治前途是优越的,但1862年的宫廷政变,使伍崧生在政治上一败涂地,只好回乡承继祖业,靠教授为生。这使他接近下层群众,踏踏实实做一番事业,直到年满六十岁,才按清例恢复原职。到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七十四岁时,才晋升翰林院侍讲,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又晋升翰林院侍讲学士。这时他已名重海内,号称“天下翰林皆后进,蜀中进士半门生”了。以致宰相李鸿章也致电川督赵尔巽说:“老友(伍)崧生,品高望重,齿暮家贫,诸冀垂青。”为他说了些好话。当旧民主主义革命风起云涌的时候,他以社会名流的身份,在关键时刻为革命做了不少好事。这一切,与他的身世、家教、品德、政治上的坎坷,对青年人的关怀不是没有关系的。
此文根据谢良《伍崧生的大邑故居》改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