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日起,《郫都报》微信公众号将聚焦传播郫县豆瓣、蜀绣、古城三编等非遗项目,以图文、短视频等形式,对非遗之美、非遗贡献以及工匠精神,开展多角度、多层次、立体式报道,让更多普通人、年轻人能看见非遗,喜爱上非遗,让非遗文化真正“活起来”。
古城竹鸟笼传统制作技艺人任宇
联系到郫妹er
对区融媒体中心旗下《郫都报》推出的
竹编鸟笼报道表示感谢
任宇告诉郫妹er,因为4月12日的一篇《恪守工匠精神 传承鸟笼制作非遗技艺》报道,让很多客户了解到他,坚定了购买鸟笼的决心。在此之前,更多客户是向他咨询问题,下单还是犹豫不定的。
△ 近期任宇的客户发来的反馈
而5月21日的一篇《把“廉心”刻在非遗传承的鸟笼上》,让大家知道原来竹编鸟笼还能和“倡廉”结合起来,一下子“倡廉”竹编鸟笼在圈内倍受欢迎。
云南、湖北、重庆、河北……全国各地越来越多的客户纷纷联系任宇定制购买,最贵的“倡廉”竹编鸟笼已经卖到10万元一个。
据任宇初步统计,从以前每月微信转账5万元到如今的10万元,近三个月来,来自宣传的影响直接让他的鸟笼销量翻了一番,供不应求。
2011年,古城竹编鸟笼技艺被列入第三批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指路村因此被称为“鸟笼之乡”。在这里,有近百位鸟笼工匠。
任宇,1993年出生于指路村的一个鸟笼世家,其父亲是鸟笼制作的高手,受家庭文化熏陶,自幼酷爱鸟笼制作,人送外号“小任师傅”。
2010年
跟随父亲学习制作竹编鸟笼技艺,主要以川派画眉鸟笼制作为主。
2012年
拜师彭州市雕刻大师王伟学习竹雕,并把雕刻技艺融入到鸟笼中。
2016年
拜师川派鸟笼大师刘其林学习各式圆笼、合竹、镶嵌、贴青及装配等工艺。
2018年
任宇的作品深受广大鸟笼收藏爱好者的喜爱,他被评为2018年郫都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竹编(古城竹鸟笼传统制作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