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7月3日,省卫计委“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家人”健康知识进藏(彝)区活动在白玉县和炉霍县开展,小编也跟随着来到了这里,并有幸采访到了一批扎根藏区基层的医疗工作者们。
白玉县建设镇卫生院的拥仁院长1988年参加工作,已从医了31年,见证了藏区医疗的发展。最开始,她作为村里的妇联主任,对藏区居民缺医少药深有体会,毅然背着自己一岁的儿子走上了行医的道路。1988年4月,她从甘孜卫校毕业后,来到海拔4000米多的灯龙乡卫生院,这里的医疗条件不好,环境荒凉,周围村里行医不便,只能骑马下乡,她在这里一干就是很多年。2009年,拥仁来到建设镇卫生院担任院长一职。这个卫生院负责周围7个村落的医疗健康,主要为村民们提供卫生医疗、下村体检与预防接种等项目。2018年,拥仁被评为四川省基层卫生院个人优秀代表,她表示愿意为藏区的医疗健康事业继续坚持下去。
昌台卫生院作为白玉县内最大的卫生院,有21个医务人员,离县城100多公里,服务人口三万多人。昌台卫生院院长其麦泽仁表示,从一开始只有5个病床、2个病房到现在有着独立的门诊大楼与住院大楼,都离不开国家与党的支持。昌台境内有着大量游牧民,因为他们喜吃生肉喝生水和居住潮湿,属于包虫病的重灾区。如何控制住包虫病的病发率,当地由政府牵头,多方介入,从为家家户户打井,解决水源问题,到加大健康宣传与奖励,现在已经几乎没有包虫病发生了。其麦院长表示,现在他们最大的问题是留不住人才,希望有更多的医疗工作者能过来进行帮扶,为昌台的病患们提供更好的公共卫生服务。
炉霍人民医院的副院长拉旺邓登已经从医20余年。由于父辈都是藏医,从小受到理念熏陶,拉旺立志要做对社会有意义的事情,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同时,他意识到西医居于当今医学的主导地位,便毅然在甘孜卫校、泸州医学院与华西医院青羊院区求学9年后又回到了家乡炉霍县。拉旺院长表示,该院因为设备器材的老化,人才留不住又引不进来,所以病患们更愿意跑到几百公里外的成都就医。为了解决医务人员的生活问题,医院通过提供住房补贴等政策吸引外地人才,来炉霍成家立业留下来。因为国家的关照,成都市很多医院也都对炉霍人民医院提供过帮助,有陆军总医院、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成都市第一骨科医院与成都肛肠医院等,效果明显。拉旺院长表示,炉霍的医患关系很融洽,是真正的亲人关系,而不是金钱关系,所以几乎没有医患事件发生,患者们还经常竖起大拇指向医生说“卡珠”(在藏区“卡珠”意思是发自内心的感谢)。“有了国家和党的关心,医院全体医务工作者都有信心把藏区的医疗搞得更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