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重庆人也是四川人?行政区域划分按现在来执行!
1872年(清同治十一年)4月2日,张澜生于四川省南充市中和乡。
(今四川省西充县莲池乡)。其父张文倬是秀才,在乡村任塾师,张澜从小随父读书。
1887年(清光绪十三年),全家迁往西充县岷山乡(今西充县永清乡)召善沟。
1894年(清光绪二十年),中秀才,不久补廪生。
1902年(清光绪二十八年),入四川尊经书院深造。
1903年(清光绪二十九年)被选派赴日本留学,入东京弘文书院师范科学习。
1904年(清光绪三十年),因倡言慈禧太后应归政于光绪帝被清廷驻日公使押送回国,任四川顺庆府(南充)官立中学堂正教习 [1] 。
1906年(清光绪三十二年),赴成都担任四川省游学预备学堂学监 [1] 。
1907年(清光绪三十三年),返回南充,任顺庆府中学堂监督,并先后创立初、高等小学和南充端明女塾。
1909年(清宣统元年)起,参加立宪派,任四川咨议局议员 [1] 。
1910年(清宣统二年),应四川游学预备学堂聘,任学堂修身教习兼斋务长,是年冬返回南充。
领导保路
1911年(清宣统三年),任川汉铁路股东会副会长,发起组织四川保路同志会,领导四川人民开展保路运动。反对清政府卖国,促进了全川人民大起义,成为辛亥革命的导火线,获孙中山赞扬。
1911年(清宣统三年)12月10日,四川都督尹昌衡聘请张澜任军政府参赞,辅助政务。 [1]
参与倒袁
1912年(中华民国元年),任四川军政府川北宣慰使。
张澜
张澜
1913年(中华民国二年)4月,张澜当选为中华民国国会众议员,结识了蔡锷。
1914年(中华民国三年),张澜因袁世凯解散国会离京返回南充,与地方人士创办南充县立中学、南充实业学校和南充果山蚕桑社,为家乡培养人才。
1915年(中华民国四年),袁世凯称帝,蔡锷在云南起义,率军北上,张澜联络川军师长钟体道立既响应,在南充宣布独立,全川继起声援,迫使袁世凯取消帝制。
1916年(中华民国五年)8月14日,北京政府任命张澜为嘉陵道道尹,主持川北庶政。
1917年(中华民国六年),升任四川省省长,时间虽短,建树殊多。
1918年(中华民国七年),在北京设立“四川省省长行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