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已习惯于那些熟悉的、曾经陪伴我们的事物,最后被岁月尘封。
比如,小镇青年们曾经引以为时髦的录音机、BP机或当年成都街头满大街都是的夏利车。
再比如《成都晚报》,还有不到一个半月的5.1,就将是她的63岁的生日,但令人唏嘘的是,时间之弦已经戛然而止。
3月27日,《成都晚报》头版刊发《致读者》,正式宣告这家创刊于1956年5月1日的报纸即将休刊。
看似大江奔流,实则逃不过时间的宿命。
《成都晚报》的停刊其实也没有什么例外,仅在过去的2018年,全国就有42家报纸宣布停刊,打败他们的,一是时代,二是时间。
作为成都媒体行业华西都市报、成都商报、成都晚报、天府早报、蜀报、商务早报、青年报“七雄争锋”的经历者,我们曾见证他们的无上荣光,也目睹了他们在时代碾压下的挣扎和奋起。
当时代的洪流滚滚向前,媒介介质发生革命性变化,移动终端一统江湖,阅读被撕裂为碎片化,传统的都市类报媒的退场只是时间问题。
但这一切,并不妨碍于我们对他们离去背影的回望。
要知道,在成晚走过的这半个多世纪里,其对于成都的意义,绝不仅仅只是一份具有鲜明都市特色的综合性市民报而已。
从现在看来,它更像是一个时代的缩影,在这场不可抵挡的历史洪流中——用自己的芳华,为这座城市,为这座城市的生活,甚至是这里的每一个人,留下了几分厚重的笔墨。 尽管社会不断革新,但无论如何,对于新闻及真相的追求却从未止步。因此纸媒的转型,不过是为了能够更好地为这个时代发声。
正如公告最后提到的,成晚转型升级后的互联网新型媒体,将更好地服务广大读者、用户的新闻信息需求。
诚然,《成都晚报》的休刊,让我们再次看到了一个时代的落幕。
但我们知道,告别,是为了迎接更好的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