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之硕奇11-乾隆皇帝捡“败家石” 无处不景,石亦可观,或怪或大或皆,且亘无拼镶,俱鬼斧神工之伟大情怀,为人造化,惟匠心而不匠名,默默置园载道,令人赏心悦目,自然千秋万代。 北京颐和园乐寿堂前置一块巨石,长8米,宽2米,高4米,重20多吨,是目前国内现存最大的一块观赏石,四周有栅栏围着保护。乾隆皇帝赐名"青芝岫",又题"神瑛"、"玉秀"四个大字,还命大臣们题字写诗,全都刻在上面。乐寿堂是慈禧睡觉的寝宫,才配这么顶级气派。 青芝岫出自北京远郊房山县的深山里,是米万钟用个人财力弄出来的,不过半途而废。米万钟是明朝著名的诗人和书画家,为北宋大书法家米芾后代,在明朝任过太仆少卿、江西按察使等职。遗传基因没错,米万钟不但继承了米芾的文,还一样对奇石喜爱,有米芾拜石,而米万钟是情有独钟,米家四奇闻名:米家园、米家石、米家灯、米家童,闲情逸致甚浓。米万钟对青芝岫一见如故,决心将这块石头搬到他在海淀的私家园林——勺园,一路耗资巨大,运到良乡那个地方就难以为继了,只好为石结庐,以后再图。哪知,米万钟从此一蹶不振,后人也无力回天,青芝岫就被叫为“败家石”,在良乡留到了百多年后,让乾隆捡了一个扒扒。皇帝没有办不成的事。 有人为败家石“平反”,说米万钟当时遭到魏忠贤的陷害而获罪丢官,并非运石而破产。
以下来自网络修改,致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