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遇到困难题
遇到难题或步骤繁多的题时,千万不要紧张。首先要明白,考场上人人平等。难题在绝大多数考生面前都是难的,而整体分数线是随考生的普遍成绩而“水落船低”的。
因此,试题本身的难度对排名没有多大影响。如果实在做不出来,可以先放过去,等其他题做完后再回过头来慢慢地“啃”,这样常常会“柳暗花明又一村”。
否则,老是钻牛角尖,会使人感到“山穷水尽”,只能增添急躁情绪,浪费宝贵时间,影响大局,而换一道题,常常可以使思路重新活跃起来。
四、 遇到自己答错的题
一般人几乎存在着一个共同的习惯,发现自己答错题后,会立即擦掉或划掉重写。当发现有题做错时,先别急着划掉,要先在旁边写上正确的解法再划。因为有时转念一想,又发现原解题是对的,若已划掉,而又要花时间去重抄一遍,那样就会耽误时间。如果确实错了,也不要用笔大抹,只要把错误的地方圈出来即可。
五、遇到绝对答不出的题
对这种题,只要不倒扣分,就尽管放心的猜,大胆的“蒙”,对那些选择题、填空题凭自己的感觉往上填,大题就写些相关的定理、公式,然后根据自己知道简单的推一推,哪怕只有一些模糊的意识也要在答案上表现出来,力求得些小分。只要敢这样做,说不定就猜对了,蒙准了。总比让它空着白白失去得分的机会强。
六、遇到特殊题
遇到这一类题,先不要感到束手无策。这类题往往都有一套常规解法,一旦用常规解法解不出来的,就说明该题有特殊之处。这时最首先的是不能慌,不能急,就如解绳子疙瘩一样,越急越慌就越解不开。
这时要找出试题的“题眼”,即关键词句,这是答好这类题的首要条件。试着换换角度,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尝试着把这道题分成几个层次去理解,或者用几种方法、几条原理去解,或采用逆向思维去解,这样就能在某一处突然明亮,顺手而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