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027|评论: 0

麻辣微读微健康1116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1-19 11: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鍋ュ悍灏
11月16日 星期五
农历 十月初九

原来辣不是味道而是痛觉!

当我们吃到辣的食物时,所感知到的辣味并不是味蕾感受到的,而是辣椒素刺激了三叉神经,将信号传到大脑,分析后得出的热觉与痛觉的混合物。
===================================
1.jpg
NO.1 味从哪里来?
----------
谈到味道,人们就会想到“酸甜苦辣辛”,这是人间的五味。那么,我们的舌头能够感受到什么味道呢?

我们吃东西可以感受到味道,可以分辨出食物的好坏,这是为什么?

原来,在我们的舌头表面,特别是舌尖和侧缘有着许多密集的微小突起,在医学上称为“舌乳头”,主要分布在舌的背面,在每个舌乳头的上面,有长着像花蕾一样的东西,由一层支持细胞和细长的味觉细胞组成,味觉细胞顶端有纤毛,称为味毛,由味蕾表面的味孔伸出。与味蕾联系的感觉神经末梢细支,包围在味蕾周围,这就是味觉感受器,也有一些味蕾分布于口腔和咽部粘膜上。

正常成年人的舌头上约有一万多个味蕾,这些味蕾,它们的工作任务还各不相同呢!舌尖主要品尝甜味,酸味则通过舌两侧,咸味由舌尖的侧缘来完成,感受我们最不喜欢的苦味在舌根部。
===================================
2.jpg
NO.2 辣从哪里来?
----------
我们惊奇地发现,辣竟然不是五味之一。我们中国人喜欢说,酸甜苦辣辛是人间五味。那辣为什么不是了呢?辣又从哪里来呢?

我们在生活中,可能都有过这样的体验,只要吃到辣椒,仿佛身上不管哪里,都可以感觉到辣味,甚至会出现辣得冒汗的现象。

当我们吃到辣的食物时,味蕾被激活了,但我们感知到的辣味并不是味蕾感受到的味道。而是辣椒中的辣椒素刺激了三叉神经,三叉神经将信号传到大脑后,经过分析后得出的热觉与痛觉的混合物。

大脑之所以会产生这种信号,是因为我们的口腔中有一种可以和辣椒素结合的受体蛋白质,当我们吃辣时,辣椒中所含的辣椒素就会和这种受体结合,刺激我们的痛觉神经并传递给大脑。因此,我们在吃完辣椒后会有一种灼痛的感觉。
===================================
3.jpg
NO.3 为什么有人爱吃辣?
----------
在人们的传统观念里,南方人食辣比北方人厉害,有俗话说:“四川人不怕辣、贵州人辣不怕、湖南人怕不辣”。 既然辣是一种痛觉,为什么还有人愿意找痛呢?

1、与气候有关

四川、湖南和贵州地区的人很爱吃辣,这是因为这些地区多为山区,环境潮湿、日照少,通过吃辣味食物来驱湿祛寒。

2、与历史有关

爱吃辣的地区多为山区,以前的山区山高路险,道路崎岖,交通极为不便,劳动人民生活极为困苦,饭菜缺油少盐,难以下咽,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只得用酸与辣来调味,以解决油盐不足的难题。

3、与生活习惯有关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体验,小时候不太能吃辣,换到一个爱吃辣的环境中,也会逐渐变得能吃辣。这是生活习惯的影响,可以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2014年国外的一项研究发现,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我们对不同口味的大多数倾向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习得的。
===================================
4.jpg
NO.4 为什么有人就是不能吃辣?
----------
既然吃辣是可以锻炼出来的,但为什么有人就是锻炼不出来呢?这是因为人体内的辣椒素受体的作用,辣椒素受体影响了人们对辣椒素的耐受程度。

辣椒素受体的主要功能是感知热伤害的刺激,是我们体内用来调节体温的通道,是能对辣椒素做出反应的唯一感受器。

当人体内的辣椒素受体较多时,等量的辣椒素会产生更大的刺激,对辣椒会比较敏感,耐受程度低。相反,有些人体内的辣椒素受体较少时,对辣椒素的反应不会那么敏感,对辣椒的耐受程度更高,也就更能吃辣。

看来,那些坚决不能吃辣的人,体内的辣椒素受体是比较丰富的。

综上所述,能不能吃辣,是个人的生活习惯,不必强求。适度的吃辣,对健康是有好处的,可以减轻感冒的症状,预防癌症、动脉硬化,还可保护前列腺。

但需要强调的是,凡事总得有个度,过度吃辣不仅会上火,还会对胃肠道产生损害。因此,辣椒虽好,可不要过量哦。

>>温馨提示:请您及时删除已阅读彩信,以免内存不足影响接收。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