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成都“5+2”中心城区的57所中学(含各校分区)招生总人数为23298人,与去年相比,省级示范高中增幅500多人,而一般普高则有所下降,民办普高略有下调。普高招生人数总体与去年基本持平!
下面是成都各中学招生人数的排行榜:
从最高人数来看,成外和实外以1200人领先于成都其他中学;
从总量上看,重点高中今年增幅500多人,招生总人数比民办和一般普高人数之和还要多一点,越来越多的成都娃娃能上优质高中了。
一般普高学校最少,招生也最少。
那今年不同性质的中学招生规模上都有什么变化呢?一起来看看
省级示范高中:
华阳中学领先,四七九扩招
从表中看出:
今年成都33所省级示范高中,一共招了14060人,其中面向中心城区的统招计划人数为11530人,调招计划人数为1020人,统招计划人数是调招的10倍多。
排名第一的是华阳中学的945人,与去年持平。
大家非常关心的四七九三校七区,今年共招收3115人,其中郊县班招收215人。
相比去年的3065人多招了50人,多出来的50个名额是石室中学定向招收民族地区的1个扶贫网班。
武侯高中增长最快,比去年足足增加了100人,同一区域的西北中学减少100人
武侯高中以790人位居第二,比去年增加了100人;
其他像盐道街中学、18中、20中、49中,这4所中学招收人数比去年均增加了50人,而十八中法语班今年没有招生。
呈减少趋势的中学有:
田家炳中学:今年招收405人,相比去年的450人减少了45人;
交大附中、华西中学、玉林芳草:这3所学校招收人数比去年减少了50人;
西北中学:比去年招收人数减少100人。
新增中学:
成都三十七中为今年新增学校,招生人数为400人,相比其他中学,招生力度不算小。
一般普高:招生人数减少
今年11所一般普高共招生3170人,比去年少招370人。
排名第一的为籍田中学的700人,与去年持平。
而排名第二、第三的成都三中和高新实验与籍田中学相差近半。
总体看来,一般普高招生规模在不断减少,数量与质量均无法与重点中学相比。
这对于大家而言,无疑是个好消息,因为更多的学生将机会进入中心城区的重点高中。
民办普高:
招生人数比去年减少73人
2018年,成都中心城区的13所民办普高共招生6068人,比去年下降73人。
虽然民办普高学校数量不多,但在招生力度上,明显比公办高中力度要强,尤其是德瑞系的成都实外和成外,1200人的招生数量遥遥领先于任何一所中学,当然这些生源里还是直升占主力。
麓山光亚学校今年只招40人,在所有中学中也是最少的。从这一点看,民办普高的招生还是有一点任性的。
我们再来看民办教育中的几大分系的招生情况:
德瑞系
德瑞系的招生全面开花,霸占民办普高的前4名,招生数量多,除开实外五龙山校区,随便一所校区的招生人数,都超过了其他学校。
这是不是就意味着,进德瑞系更容易呢?
单从人数来讲,的确是容易。因为再减去直升名额之后,各校都还有200-900左右的对外招生名额。
而且成外高新和实外五龙山校区都没有直升生(成外高新是因为没有初中部,实外五龙山是因为本校初中生还未毕业),想进这两校只有通过参加自主招生,或是通过中考成绩录取。这样看来,想要进这两所学校,应该会更加容易。
而在录取分数方面,今年成外的录取分数线较之往年要低10分,而实外、实外西区则要高于去年的要求,成外高新则跟去年保持一致。
嘉祥系
嘉祥系的以嘉祥锦江的招生为主力,即使减去直升名额,也还剩130个名额。
分数线高于重点线50分可录取,但仅是平行班,若想进实验班,需要高出重点线70分以上。
嘉祥成华招的人少,只有70人,分数线也相对低一点。
其次便是嘉祥成华和嘉祥北城,最少的则是嘉祥郫县,在减掉直升名额之后,实际对外招生仅剩28个名额。而北城校区因不属于主城区范围,官方并未公布详细招生计划。
其他中心城区学校
从招生人数来看,这部分学校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以直升为主,比如北师大成实中、盐道街外语和师大实验;一类是以中考和自主招生为主,比如美视国际、石室外语和石室佳兴。
在中考录取方面,我们要注意一所学校,那就是北师大成实中。
今年北师大成实中的录取分居然高于重点线上50分,而这个分数也刚好是嘉祥本部的录取标准。
这是不是说明,这所学校高中的教学实力可比肩一类私办学校呢?
师大实验人数多,分数线也适中,录取率也稍微高于北师大成都实验;
而石室外语和石室佳兴人数很多,分数线要求也低,只要达到普高线即可。
来源:成都教育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