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33112|评论: 1

丹棱古代景迹之“赤崖山”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0-6 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丹棱古代景迹之“赤崖山”
南山种豆翁
    在天气晴朗的时候,站在丹棱县城高处向北眺望,就会远远地望见一座山形如棱、山色如丹陡峭赤裸的山峰高高地屹立在天际。这便是丹棱县名得名由来的“赤崖山”。“赤崖山”,亦名“赤岩山”、“红岩子”。据乾隆版《丹棱县志·地理志》卷之一:“赤崖山:北三十里。其山高峻,色赤有棱,状若飞旗,拱揖县治,邑名本此。”
    据光绪三十二年(1906)邑人齐肇璜所撰的《丹棱乡土志》下《山》载:“簸箕山:北三十里康字保内。圆峻而大,望之若箕。赤崖山:与簸箕相并,色赤有棱,县名丹棱,取此。”民国12年(1923)版《丹棱县志》卷一《山脉》亦载:“由总冈分支,有赤崖山,在治北二十里。屹然壁立,状如鸟斿,拱翼县治。其色赤,其石棱,县名取此。 值得注意的是,撰者同时又在此条后说明:“按:赤崖,一名簸箕崖。旧志分簸箕、赤崖为二山,误。”由此知可知,旧志中赤崖山与簸箕山实为同山而异名。赤崖,即又名簸箕崖、簸箕山,位于城北三十里康字保内。
    据民国37年版《丹棱县志》载,清代咸丰至宣统时,丹棱全县共分设为八保,即忠字、厚字、仁字、恕字、福字、寿字、安字、康字八保。而据清光绪三十二年版《丹棱县志》载,康字保辖区,西北由城外抵官厅埂,至县四十里。北由城外抵石桥场,至县三十里。因此,此时赤崖山归属丹棱康字保管辖,而今赤崖山则归属东坡区广济乡管辖。
    可见,虽然在清代康熙6年(1667)时,眉州知府赵蕙芽以“眉州地狭事繁难任徭役为词”,强行将丹棱原东馆、蟠鳌二镇所辖地域(即广济、三苏、伏龙、东馆、蟠鳌、万胜等乡)约360平方公里区域划归眉州(今东坡区)划归过去(事见民国37年(1948)版《丹棱县志·地理志(下)》卷之六《乡镇·历代沿革》),但可能因为赤崖山乃是丹棱得名之标志,当时主政眉州的知府赵蕙芽知道此山于丹棱之重要,故仍将此山隶属丹棱管辖。直至1950年,此山及周围连鳌等山区域仍隶属丹棱县石桥乡管辖。
    2016年5月,我与县志办罗德斌、王巧奇、韩树明几位朋友相约前往石桥实地考察景观遗存,顺便前去登临赤崖山。在赤崖山下遇见几位七、八十岁的老农,与之摆谈,据他们说在当年解放初期(即上世纪1950年初期),赤崖山一带仍属丹棱石桥乡管辖,后来不知啥原因就划归眉山去了。听闻几位老农之言,真是让我们不胜叹息!
   关于赤崖山究竟何时划归眉山?县内无档案资料可资查阅。后来问了几位解放初期参加工作熟悉石桥乡情的老同志,他们讲在上世纪1950年初期,此山及周围连鳌等山区域仍隶属丹棱县石桥乡管辖。当时主政丹棱的一批南下干部,不知此山对丹棱县的重要,认为此山距眉山广济近,而随意地将此山让与眉山管辖去了。此说不知可否真实,可惜现已无从查证了!


QQ图片20181002182521.png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264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18-10-16 19:41 | 显示全部楼层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