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0015|评论: 15

[乡镇风采] 南江高桥街道(旧名神潭溪)系列之——古石桥

[复制链接]

年味推荐官 2023年优秀网友

发表于 2018-9-28 07: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古石板桥

小河流水哗哗,两岸竹林幽幽;一座石板古桥横跨,两头石径弯弯斜上街口吊脚楼。百多年来,这座朴实无华的石板桥早已跳出方便行人通行的简单内涵,覆盖在小桥之上的便有了几代神潭人太多太多的复杂情感。
小时候的夏天,我们这些街上六七岁的孩子特别喜欢跑到石板下的小河沟耍水。石板桥中间的三个青石条桥墩,底座周围因为流水冲击的缘故,形成好几个大大小小的浅浅水塘。卵石光滑,沙砾细软,虫鸣鸟叫,鱼游正欢;我们个个脱光衣服赤条条地跳进水塘里尽情戏水玩耍,那种纯粹的童趣一直伴随我们度过童年和少年。
IMG_20161204_115432.jpg
石板桥三墩四跨,每跨长约丈五,加上三个桥墩和两端桥头,石桥总长约10丈。桥面离河底约丈余,桥墩能够看见的部分由五、六块巨石条垒砌而成,从底部到桥面逐级成梯形向上收缩。桥墩顶部的石垛子向外凸出,凸出部分呈正方体,边长约莫三尺,桥面石板正好嵌入其中;石垛子上下游正对河道的外壁上各装饰一个石雕龙尾和龙头,纹理细腻活灵活现,远远望去,好像三条游龙正穿桥而过,即将腾云飞天。桥墩上游的迎水面凿成三角形以减小洪水对桥墩的冲击力,桥墩下游一根边长尺余长约丈五的石条从水中的基座斜刺里直顶桥墩顶端,形成对桥墩的支撑,以抵御洪水没过石桥时对桥身造成的巨大水压。
石桥桥面由两块青石条并排铺就,每块青石条长1丈2尺、宽3尺、厚2尺,重量超过8吨。石条虽然沉重,但安放在石头凹槽中的桥面石,却严丝合缝浑然天成。
石桥两头用石条砌成的梯形状桥头堡,从石梯底部由宽变窄将行人导引到桥面。桥头石墙外侧和桥墩、桥面两边固定有顶部刻有石狮的石柱,石柱上镶嵌的铁链呈弧线下垂形成结实美观的护栏。
IMG_20180820_112957.jpg
从老辈人口里听说,埋在河道下面的桥墩基座深达丈余,石条砌成后用生铁水浇注使之融为一体,这就是为什么这座石桥从清朝同治年间建成后的百余年里,桥墩基座就从未有过任何移位变形的原因。
63年秋季,因为石板桥有两处桥面石断裂,高桥公社决定对石桥进行一次大规模维修。为了找到合适的石材,也为了方便将其运到工地,维修负责人组织工匠多方寻找后,决定在里石桥不远的苗家山脚下就地取材。石料场要经过一个两个足球场大小的大沙坝,跨过一个水流湍急的讨口子滩和一段沙土陡坡。为了将巨大的桥板石运到石桥上,工匠们不仅在大沙坝中间铺上一层厚木板垫路、在讨口子滩中间填河架漫水桥、还从讨口子滩岩壳、林场岸坡地一路开挖出一条两米宽的简易土路作为搬运石条的甬道。
运送石条那天,街上几乎所有成年人都前往帮忙。石条先被工匠们用钢钎一寸一寸地撬到木板铺成的甬道上,然后在石条底部垫上滚筒木。石条就这样被众人牵着套在它身上的两条粗大纤绳,一路号子一路汗水地往前一点一点挪动。
IMG_20180820_112924.jpg
几个小时后,石条终于被拉到了南江街的桥头上。就在拉石条的人们兴高采烈的等着看工匠们如何指挥他们将石条安放进桥墩上的时候,现场的气氛却变得凝重了起来。人们见到工程负责人和几位年长工匠不停地在石条和准备安放石条的桥墩间来来回回地观看、测量、讨论。在一次次观看一次次测量一次次讨论又一次次摇头中,大家知道,工匠们一定是遇到了麻烦。在众人期待的目光下,终于有人鼓起勇气小心谨慎的询问掌墨石匠。原来,为了保证桥面石与桥墩垛子之间的缝隙严密嵌合,石条的尺寸必须严格按照桥墩缝隙的尺寸开凿。因为桥墩工作面受限,巨大的石条根本不可能通过人力将两头同时往下放。如果先放下一头,另一头因为太厚就放不下去;如果将缝隙扩大,石条是放下去了,但在使用中会因各种原因发生震颤或位移,这样一来不仅行人的安全受到威胁石条的寿命也会大大缩短,甚至还会威胁整个石桥的安全。
IMG_20180820_113013.jpg
经过一番讨论,工匠们提出了两个解决方案:一是将石条截短,以加大桥墩的缝隙,放入桥墩后再用石灰砂浆浇灌;二是从桥墩底部填土直达桥墩,形成扩大工作面后再通过人力将桥面石条放入桥墩中。然而,工匠们都知道,截短石条即可能缩短石桥寿又有危及行人的安全隐患。虽然可以通过灌浆来变通处理,但破坏了石桥的工艺同时还落下一个今人不及古人的口实,于是,这个方案被否决。从桥墩底部填土,工作量确实巨大,但却可以保证替换的桥面石与桥墩浑然天成,因此,这个方案最终被采用。正当工匠们招呼民工准备土石方开始填河的当口,却见公社苗书不知从哪里领了一个壮实的老汉过来。
老汉来来回回地在桥墩上下仔细审视了几遍后,又对搭在桥墩之间用以支撑石条的几根木头做了一番试探。随后,他走到苗书记跟前耳语了几句。人们注意到,苗书记不仅一边听一边频频点头,眼睛也开始放光,久皱的眉头也开始舒展。
“找几个人去找麻袋,”苗书记听完老汉的耳语后,兴奋的对工匠们说,“再找人去大沙坝筛沙,然后将麻袋装满。”
众人面面相觑,狐疑不绝,苗书记也不解释,只是急切地催促大家赶快照办。
很快,有聪明人就从装进麻袋的粗棵子干砂粒猜到了老汉的主意。
IMG_20180820_115052.jpg
“太绝了,神人啊。这该不是鲁班下凡吧?”猜到的人故弄玄虚。
一袋袋干粗砂被抬到桥头,然后又被工匠们放到桥墩之间用以支撑石条的木头上。因为有了沙袋,沙袋和桥墩便形成了一个相同高度的工作面。于是,新的桥面石很快被工匠们恰到好处地放到了桥墩之间的安放处。在老汉的指挥下,工匠们开始选择性地从桥底刺破装满沙子的麻袋。随着沙粒的泄漏,重达万斤的桥面石便开始缓缓地稳稳当当地严丝合缝地一点一点沉降到了预定位置。
从此,神潭溪街上又多了一个“鲁班下凡”的传说。后来苗书记证实,老汉是石板公社7大队的赵石匠,那天带上他的两个徒弟去巴中恩阳河给人打碑路过高桥,被苗书记看见后临时请来当参谋。
IMG_20180820_113107.jpg
夏秋两季,小河沟里山洪易涨易退。涨水时,洪水夹杂大量泥沙,看上去呈褚红色泥浆状。滚滚洪水从桥板下汹涌而过,虽然桥墩迎水面做了三角状降压处理,但洪水快速通过桥洞后在桥墩下侧形成洄水旋涡,在湍流的作用下,旋涡里外泥浆飞溅,雾气腾腾;震耳欲聋的声响从石刻龙头下不断传出,仿佛龙吟虎啸。
大雨时节,大河洪水开始上涨,从讨口子滩涌进的大河洪水减缓了小河沟山洪的流速,使流过石桥的山洪变得舒缓。因为大河洪水呈深黄色,小河山洪呈褚红色,站在桥头两边的石梯上,人们可以看见两处洪水在讨口子滩形成的一道清晰的黄红界线。
在洪水一寸一寸的上涨过程中,石桥被一点一点的淹没,直到淹没桥头石梯甚至更高。随着雨势减小,洪水慢慢退却,我们童年最兴奋的玩耍时刻正是洪水退却时桥面将淹未淹的短暂时间。两街胆儿大的孩子纷纷跳到桥面上,在淹及小腿的洪水中来回戏水奔跑。虽然我们大多会为此挨骂甚至挨打,但只要洪水一发,父母的警告照样被忘得干干净净。
IMG_20180820_114906.jpg
66年夏天一场洪水又将石桥淹没,洪水退却时好多小孩又跑到桥面上戏水玩耍。五大队一个十一二岁的小学生混在小孩子中间,一不小心失足掉落桥下。在众人着急如何施救的当口,正在打扫桥面的欧少汉顺手将手中的大扫把伸过去救了那孩子一命。那一年,欧少汉的坏分子级别从五类降低为二类,算是对他救人的肯定。
去年回高桥,我特地去看了久违的石桥。虽然桥身上装饰的石狮龙头龙尾和支撑石条都已毁坏,但桥墩桥面依旧还是原来的样子,只是颜色更深了桥墩上附着的青苔更厚了。看着来来往往的行人在桥面上奔走,心里就想:石桥除了经年累月对人们的通行默默付出外,其实还她承载着我们这代人心中那一丝淡淡的乡愁。
IMG_20180820_115224.jpg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8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18-9-28 21:19 | 显示全部楼层
高手在民间!

2017年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18-9-28 21:33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珍贵

发表于 2018-9-29 09:11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用心了!

年味推荐官 2023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18-9-29 15:47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您的鼓励和关注

2017年优秀版主 2016年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18-9-29 22:08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8-9-29 23:05 | 显示全部楼层
勾起了儿时的回忆

发表于 2018-9-30 15:28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年味推荐官 2023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18-10-1 08:04 | 显示全部楼层

多谢鼓励

2014年度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18-10-1 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从小赶场就经常从这桥上过

2017年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18-10-1 21:23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8-10-8 17:5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桥就太熟悉了!

发表于 2018-10-8 17:55 | 显示全部楼层
满满的记忆,谢谢。

发表于 2018-10-10 21:28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

发表于 2018-10-10 21:28 | 显示全部楼层
1

发表于 2018-10-10 21:30 | 显示全部楼层
找回了儿时记忆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