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龙起义领导者张蜀骏的墓前,一条产业大道蜿蜒向前。
“70年前,张蜀骏等发动武装起义,播种下了让大家过上好日子的希望。产业大道从张蜀骏的墓前通过,就是为了让英雄的革命前辈看看,他们的愿望,已经变成了现实。”岳池县伏龙乡任家坪村第一书记王鹏,为能在英雄张蜀骏的家乡工作,感到十分自豪。
2016年5月,王鹏前来任职时,村里基础设施极为落后,这条产业大道还没有修筑。“产业大道只有3.5米宽,我们准备再扩宽1米,为产业发展提速。”王鹏透露,村里走出去的成功人士,争相返乡创业,任家坪村的农业产业发展势头越来越好。
路通产业兴,是伏龙乡的真实写照。位于岳池县南端的伏龙乡,平畴浅丘,溪河纵横,土地肥沃,是产粮大乡。如今,随着基础设施的极大改善,传统农业大乡伏龙,在希望的田野上播种幸福的种子,现代农业风生水起。
A
路修好了,生活方便了,活动场所更多了——
村民们唱歌跳舞到深夜
任家坪村地势高。“任家坪并不平,爬坡上坎才得行。”该村党支部书记何云最为熟悉,村里有五个梁子六个坡。
79岁的张代明老两口住在半山腰上。尽管上了年纪,老两口还是种了10多亩的玉米、红薯,养了猪、鸡、鸭。
勤劳致富是我们祖祖辈辈代代相传的道理。可是,在道路不通的时候,尽管老两口十分勤劳,日子仍然过得紧巴巴。
“归根结底,是吃了没有路的苦头。”王鹏说,他初到张代明家走访的时候,老两口出行仅靠一条羊肠小道。粮食和牲畜要想卖出去,往往要费很大一番劲儿。
让王鹏更心痛的是,有一次,张代明赶着养了好久的肥猪,准备到乡里卖掉。因路不好走,肥猪死在了半道。张代明伤心不已,大哭了一场。
“不能再让老人伤心了!”王鹏和村干部商议,虽然只有张代明一户住在那里,但老两口不愿意搬家,也得修一条便民路方便老人生活。路修起来不容易,所有材料都靠马驮。可是,当这近300米的便民路修通之时,看到张代明老两口满意的笑容,王鹏心里也松了一口气。此后,张代明用上了三轮车,收购农产品的商贩也上门来了,生活越来越舒心。
“村民家门口都通了便民路,出行不再是难事。”王鹏最开心的就是,这两年时间,除了便民路,村里还修了6公里通村公路,1公里产业大道,基础设施短板正逐步补齐。
2017年,村委综合办公楼和村级文化服务中心投入使用,娱乐活动室、新闻广播室、农家书屋、文化院坝、健身器材等设施齐备。不下雨的晚上,村级文化服务中心热闹极了,本村的、外村的村民都来到这里,唱歌、跳舞、锻炼身体、上农民夜校,直到夜深了才逐渐散去。
和任家坪村一样,白杨湾村也是贫困村。2015年7月第一次来到白杨湾村时,第一书记陈佳有些震惊,村里竟然连通村公路都没有。通往村里的那条碎石路,只有天晴才能通车。
“修路是能否脱贫的关键。”陈佳为村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修路。1.1公里的通村公里,在2015年就竣工了。今年5月,村里5公里的产业大道也修建完成。
路修好了,村里的乡村巴士也开通了。村民坐着乡村巴士去赶集,方便又快捷。
基础设施建设是改善投资环境和农业生产条件的重点。改善基础设施,伏龙乡不遗余力。硬化路通到村活动室,产业路打通发展桎梏,卫生室全面建设达标……伏龙乡的基础设施变化翻天覆地。
“伏龙乡地处偏远,交通不便,但过不了多久,区位劣势就会转化成区位优势了。”伏龙乡人大主席团副主席吴汉透露,广安市过境高速公路东环线及渝广高速支线项目(岳池段)伏龙乡谭家院村征地拆迁工作已经完成。项目建成后,一方面,伏龙通过高速公路与广安主城区和前锋、华蓥等地快速联通;另一方面,广安全面融入重庆“40分钟经济圈”,伏龙可在川渝合作上大展拳脚。
B
唱“山”歌、走“水”路,乡友回乡来创业——
群众“钱包鼓”干劲足
对陈佳而言,村里基础设施的短板补齐之后,最为直观的变化是产业发展。
陈佳从岳池县农业局到村里任职之初,白杨湾村几乎没有像样的产业。60多岁的村民林安中有一个5亩大的果园,口感不错,但是产量低,还得自己一担一担挑到乡场去卖。一年下来,赚不了几个钱。
陈佳一边着手修公路,一边和林安中交流种植技术。现在,果园每年增产1000多斤。商贩上门收购,每斤价格从2元提高到3.5元。种了多年果子,终于尝到甜头,林安中心里乐开了花。
村民吉秋林也闻到了致富的“甜味”,闻风而动。吉秋林多年来在华蓥贩卖猪肉。2016年底,他回到村里修建了1500平方米的养殖场,成立众兴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去年4月,养殖场正式投产。“一年可以出栏1500多头猪。”去年,吉秋林靠着养猪收入50多万元。
一人致富显然不够。村里利用产业扶持周转金20万元入股合作社,推行“235”扶贫分红模式:合作社每年拿出1.2万元红利,20%分给村集体、30%分给贫困户、50%分给村民,助推种养殖产业发展。
不仅提供分红,吉秋林还为村民提供仔猪、教授养殖技术,帮助销售,带动村民增收致富。如今,村里80%的贫困户都成了养殖户。一只眼睛失明的贫困户邓中伦,原本只有一间猪圈,如今扩建到4间。今年4月,邓中伦卖了10多头猪,收入近2万元。
村民发展特色种植和养殖业的积极性大大增强。“村里还修建了一个1500平方米的养牛场,种植桂花、柑橘等150亩。”陈佳计算,预计今年村里种植养殖收益可达500万元,人均可增收420元。
基础设施改善之后,任家坪村也吸引了在外乡友的目光。
乡友邹光燕投资数百万,在村里建设农旅结合产业基地——燕川庄园。占地110亩的一期工程已经完工,主要修建基础设施。二期工程近期将开工,以种植为主。何云告诉记者:“现在已有不少村民在基地干活,工资高达120元一天。”
在成都种植蓝莓的乡友邹军,也打算回到村里发展现代农业,目前正在进行土质检测。
“乡友们纷纷出谋划策,拓宽村民的致富渠道。”王鹏说,种养基地、藤椒基地、乡村旅游等项目正加紧跟进。希望的种子已经播下,村民们盼望着这些项目早日落地,早日开花结果,干劲十足。
任家坪村和白杨湾村只是伏龙乡发展现代农业的缩影。作为传统农业大乡,伏龙唱“山”歌、走“水”路,围绕农业增产增效、农民增收致富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打造伏龙本土品牌是伏龙农业转型升级的重点。伏龙乡充分利用基地优势,把小家禽养殖和生态柑橘、花椒等产业列入重点工程,在扩大规模上做文章,在提高科技含量上下功夫,在开拓市场上寻突破,在打造品牌上求进展,形成以农业为主、旅游观光经济全方位发展的农旅结合拳头产品。
这些本土特色产品,在网络上大受欢迎。目前,伏龙乡发展村级电商服务站6个,1家农村淘宝店。淘宝店每月营业额在2万元以上。
伏龙这片希望的田野上,幸福的种子茁壮成长,正在开花结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