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觉1:成南达万线路必过营山并设站
多方面的资讯显示,成南达万高铁有北、中、南三条线路。三条线路各有优势,北线途径非现达成铁路所涉及的城市,对深度拉动相关地区的扶贫具有重要作用;中线沿现达成铁路走向确定,保证了地级市的连通,但存在线路重复的缺点;南线直线距离最短,是成都出川的最好选择——即对于省会城市成都来说,当然是我怎么快怎么来,其他省里区县的事我也管不着。
所以线路走向是省市县各方博弈和竞争的焦点,除了成都,没有任何川内城市敢确保线路经过自己的城市,营山必须要把这个高铁工作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去抓才行,连达州市委书记包书记,也有前往中铁二院以及乃至西南交大去接洽铁路深度合作的事宜。
倘若线路确定中线方案,以成都——遂宁——南充——达州为准,铁路部门完全有理由不在营山—蓬安两地设站(站间距、客流量等),这是最不能见到的结果,所以营山、蓬安两县也应该互相有所妥协,不要为了单单自己的利益,导致高铁流产。
错觉2:已有达成动车,无需高铁
先不论高铁带来的速度优势,高铁建成之后的连通度既可以极大改善营山的交通格局,高铁建成无论是经郑万高铁北上,抵达北京,天津,郑州,石家庄还是经沿江高铁东出,抵达武汉,南京,上海,杭州;或者西进到成都天府新机场转乘飞机。都可以极大的拓宽营山现有的成渝两城影响的空间格局。
若高铁建成,铁路部门一定会逐步减少达成线的动车数量,达成动车的客流说白了主要是南充,达州,营山,蓬安,遂宁五地,但因南充,达州,遂宁等城接入高铁网,继续安排多趟动车上达成线的必要度大大减少,成渝动车(成都——遂宁——重庆)在成渝高铁(成都——资阳——内江——重庆)建成后遭遇灭顶之灾就可见一斑。
错觉3:地方部门对铁路部门有直接行政领导和干预权
素有“铁老大”之称的铁路相关方,从都是拥有极高的独立权力,成都铁路局可是一个连四川省交通厅都管不了的单位。从来没有地方政府能够“要求”铁路在当地建设、运营。更不是几个县上的领导,大笔一挥就可以像修乡镇道路和改善城市主干道一样轻轻松松就开展工作的。好像目前为止,也没有任何营山相关方去“争取”“接洽”铁路的新闻报道,应该要放低姿态、多跑多谈、积极对接,去铁路局,设计院甚至高校对接,能有人帮我们营山“站台子”“撑腰”,才有可能拿下高铁。
说白了,主流媒体,自媒体,国内海外都报道了无数次的“中国高铁”,不能在家乡落地,不能让咱们营山人跟进到这场“时代潮流”中,那就是一个极大的失误。没有像“高铁”、“共享单车”这些新时代的潮流,只会越来越加剧,大城市与小城市的差异,加速营山的人口流失,因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没有通达全国的交通,势必落后于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