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是小感觉在中国人的眼中,茅台酒可是有着“国酒”之名,这样的名声也让茅台酒的价格如日中天,其实仔细分析一下,在消费者的购买中,真正能够日常消费得起茅台酒的人并不多,所以此次引发的疯狂抢购是难以用消费升级来解释的通的,有点城市此次促销,一张身份证限购两瓶茅台,从而引发了各地全家齐聚茅台店前一起排队抢购的现象,这很难能用我们传统的消费逻辑说的通。
与此同时,根据腾讯证券研究院的数据显示,贵州茅台近日公布的2018年中报数据,上半年实现营业总收入350亿左右,同比增37%,实现利润总额225亿,同比增40%左右。2季度营业总收入166亿,同比增43%左右,利润总额103.4亿,同比增41%。
根据这份报告显示,北京地区普通贵州茅台批发价达到了1800元。贵州茅台出厂价是819元,1800元的批发价,批发利润是1000块钱。按照主流的看法,高批发价是真实消费需求所推动的,它反映了需求旺盛,强劲需求的表现,反应茅台酒供不应求。但是问题真的是真实消费所引发的吗?一群喝不起茅台的人疯狂抢购背后到底问题何在?
疯狂抢购茅台的背后问题何在?
从直接的逻辑来看,茅台引发的抢购潮其实是存在明显的套利空间,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任何一个商品只要其商品品质没有差异,那么一旦出现价格差就会有明显的套利空间,虽然茅台的指导价定的是1499元,但是大多数人都不可能在市场上以1499元买到茅台,实际上正如前文所说,茅台的零售价格达到了1800元以上,那么此次降价100元,以1399元来购买茅台的话,那么价差就高达400元以上,这么高的价差必然会引发投机者套利,这个投机者就是黄牛。
当然,黄牛投机的根源就是茅台有一个天然的价格锁定,这就是茅台酒是越陈越香,时间越长越好,但是每一年茅台的产量是有限的,所以每喝掉一瓶就会少一瓶,自然价格是会水涨船高的,所以这种潜在的金融属性让茅台成为了一种天然的投资品,从而让茅台从一个纯粹的消费品演化成为了一种非常奇怪的投资品。
与此同时,我们也知道在茅台这个产品当中,并没有那么多的真实需求,但是因为茅台的投资品属性,让贵州茅台存在了类似于中国股市的追涨杀跌的动力,这个力量让茅台酒只要越涨价,购买的人就会越多,囤积的力量也就越大,其实现在很多购买茅台的人并不是为了消费或者说饮用,而是纯粹为了囤积,追涨和囤积会让茅台的价格逐步上涨,一旦这种上涨到了一个击鼓传花的顶点的时候,只要出现某种外部的刺激性因素出现,就会疯狂地刺破泡沫,引发价格的急剧下跌。而之前的囤积和炒作,也会成为下跌过程中被疯狂抛出的库存,从而引发更大的下跌,这样的循环规律可以说从几百年前荷兰的郁金香泡沫,几十年前的中国的君子兰泡沫中几乎是如出一辙。
但是,茅台的泡沫其实并不只是茅台一种产品本身那么简单,而深层次的问题更是让人触目惊心,最近一段时间P2P是雷暴不断,房地产也出现了价格下跌的趋势,其实更加深层的问题是中国中等收入人群非常严重的资产荒危机。从货币角度来看,人民币汇率最近快速贬值,贬值的结果就是人民币在国际上的实际购买力的快速下降,而国内人民币贬值的趋势其实也是日益明显,如果中等收入人群只把钱存进银行的话,那么只能够一天天的看着财富的贬值与缩水。
那么,中等收入群体怎么办呢?我们大量存在的投资学理论和理财学理论告诉大家,你不理财,财不理你,然而大家纵观了一圈中国理财产品之后发现,真正能赚钱的投资品少的可怜。买股票吧,发现最近几年中国股市可谓是越来越差,股市七亏二平一赚的规律始终存在。买房吧,的确房价增值很快,但是国家早就出台调控政策“房住不炒”了,买房几乎没有机会了。于是很多资金就这么涌入了P2P,但是P2P暴雷爆的更快,很多人都血本无归。
兜兜转转的人们,实在无处可去的时候,茅台也就这么成为了一种投资品,从这个角度来说,茅台既是巨大的风险,也是中等收入群体财富的极度不安与焦虑的体现。
只是,虽然没有好的投资品,但投资茅台的风险极高,这一点需要大家必须注意。
小是小奉劝朋友,茅台酒的科技含量根本不高,,但是他的单只股票的价格已经超过了高科技的苹果手机的股票价格了。小心点吧。我的朋友,茅台酒玩的击鼓传花游泳,马上就会有人中招,鼓声停止,你手里的茅台股票,将会是白纸一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