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彭肇洙《蜀故序》中有关年代错误的质疑浅析
南山种豆翁
《蜀故》,是清代丹棱学者彭遵泗撰著的一部研究四川古代风土人情、社会风俗、山川地理、人文教育重要的学术著作,其兄彭端淑、彭肇洙也专门为之作序。笔者在研读二彭所作序文时,发现彭肇洙在《蜀故序》中存在两处有关年代的错误问题,在此略作探讨,以就教于专家学者。为便于探讨,特辑录全文如下:
蜀故,此典故也。括全省之典章人物以佐案头之博览者也。上自天文之分野,古今之兴广,官制之沿革,名贤之著作,凡夫忠孝节烈释道仙佛,关河险阻,无不略备,诚哉试策之宝筏,可当于通志之一助也。余戊辰岁解组归来,余弟三子延庆携此请予批阅,事故瞭若指掌,不禁喟然曰:噫嘻!此汝父之手泽,谨藏诸笥,为家塾之一助也可。 旹 乾隆三十四年壬申仲秋月上浣仲尹氏并序 细读此文,让人难免顿生疑窦有二。 其一:彭肇洙批阅彭遵泗《蜀故》时间,与史实不符。在文中,彭肇洙对其侄子彭延庆说,《蜀故》“此汝父之手泽”,既是“手泽”,可知《蜀故》必然为彭遵泗去世后之遗稿。 彭遵泗卒于何年?据乾隆二十七年(1762) ,彭肇洙所作《丹溪遗编·序》云:“磬泉殁后,越七年馀,仲兄乐斋自岭南解组归,始叩其三子延庆,得其首尾完备者诗文数十篇。”据《彭端淑诗文注·附录一·彭端淑年谱》记载,彭端淑于乾隆二十六年(1761)解组归里。彭肇洙于乾隆二十七年(1762),作《丹溪遗编·序》 ,此时距彭遵泗去世已过七年多,据此可推知彭遵泗去世时间应为乾隆二十一年(1755)。而彭肇洙在《蜀故序》中却云:“余戊辰岁解组归来,余弟三子延庆携此请予批阅。”显然与事实不合,因“戊辰岁”,为乾隆十三年(1748) ,时彭遵泗尚在世,怎能称此稿为“此汝父之手泽”? 彭肇洙何年解组归来?彭端淑在其《晩年诗续刻》中曾载有《送别舍弟仲尹》诗一首,在其诗原题下有作者自注,云:“时仲尹(彭肇洙,字仲尹)方致仕还家。” 据诗中云:“薄宦二十年,晨夕共风雨。出处倏分途,燕蜀万里阻。春色满皇州,送子至南浦。(见《彭端淑诗文注》第138页)”据此,可推彭肇洙解组时间。彭肇洙于雍正十一年(1733),与兄彭端淑同榜登进士第,授刑部主事,“薄宦二十年”后致仕,时间正好是乾隆十八年(1753) 。显然,文中“余戊辰岁解组归来”,于史实不合。 值得注意的是,彭肇洙致仕后,并没有立时返家,而是四处周游。彭端淑《晩年诗续刻》中,曾载有《海市和仲尹》诗一首,据李朝正、徐敦忠先生注:此诗作于清乾隆十九年(1754)。诗云:“兰台小弟(彭肇洙曾任监察御使,故称)罢官回,东走万里窥蓬萊。” 但彭肇洙究竟是何时返回故里?准确时间虽无从査考,但从“此汝父之手泽” 句,我们则又可断定彭肇洙返回故里的时间,肯定也应在清乾隆二十一年(1755)彭遵泗去世之后。 由此,我们可断定彭肇洙“余戊辰岁(1748) 解组归来,余弟三子延庆携此请予批阅。”记时有误。 那么,彭肇洙究竟又是在何年披阅彭遵泗之遗稿的呢?笔者认为最迟应是在乾隆二十四年(1759) 之前一年,即乾隆二十三年(1758) ,时年岁在戊寅。 彭端淑在其《晩年诗续刻》中曾载有《舟中感怀寄仲尹》诗一首,据李朝正、徐敦忠先生注云:此诗是彭端淑于乾隆二十四年(1759) ,乘船去广西办理公务途中怀念彭肇洙而作。其诗末句,云:“满目萧條非复昔,怜君耕舌侣罗闍。(见《彭端淑诗文注》第212页)”据李朝正、徐敦忠先生注云:“耕舌,指教书。彭肇洙当时设教潼川。”潼川,古称梓州,即今四川三台县。 由此可知,彭肇洙解组返回故里之后,为生计便在乾隆二十四年(1759) ,外出潼川设帐教书去了。所以,彭延庆携父遗稿去见三伯彭肇洙,最迟应是在乾隆二十四年(1759) 之前。而彭肇洙在《蜀故序》中,云:“余戊辰岁解组归来,”正好乾隆二十三年(1758) ,是岁在“戊寅”,故笔者大胆推之,文中“戊辰岁”应是 “戊寅”之笔误。 其二:彭肇洙在《蜀故序》:“旹乾隆三十四年壬申仲秋月上浣仲尹氏并序”,査干支纪年,乾隆三十四年(1769),应该是岁在“己丑”,而绝不可能是岁在“壬申”。纵观乾隆时代只有一个壬申年,是在乾隆十七年(1752) 。真不知彭肇洙先生在文中为何有此重大笔误! 以上辨误,乃笔者一家之见,还望专家学者们指教为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