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川戏》是一组表现川西人民对川戏的渴求以及对文化生活的需求,我前后用了五年时间到川南,川北各地拍摄,记录了看川戏的人们地生活场景,这组照片是2010年8月我在资阳拍摄的看川戏的其中一部份代表作。
川剧是四川文化的一大特色,成都是戏剧之乡,早在唐代就有“蜀戏冠天下”的说法。昆、高、胡、弹、灯、在融汇统一的川剧过程中有其自身的特点,昆腔源自江苏流入四川演变成具有本地特色的“川昆”高腔在川剧中居主要地位,源于江西阳腔,明末清初流入四川,楚蜀之间称为“清戏”在保持一人唱众人合的,亦有紧板,慢板地传统基础上,大量从四川号子、秧歌、神曲中汲取营养形成了独特的剧目“川剧”。
在远离城市偏僻的乡镇,每逢节庆,神诞、祭祀活动,都要演戏,人们从四邻八乡冒着风雨,或顶着烈日酷暑赶来看川戏,一般戏班在山上找一平地或是一破庙就地用竹竿和彩条布临时搭建避雨,只见婆婆、大婶、或带着孙子、或三五成群一路走来,或大爷,壮汉挑着果木来卖,年轻的媳妇,婆婆、大娘也买一些,和小孩一边吃一边看戏,遇上节气连续好几天演戏,中午还有专门为看戏的人煮饭,简单便宜,一条窄窄的长木櫈矮的用来坐,高的用来吃饭,2块钱一碗饭2个素菜,再舀一碗米汤,三五婆婆大娘一根櫈子或婆婆带着孙子一起,慢悠悠的边吃边看,一天就这样不知不觉的过去了。
李学群履历
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女摄影家协会会员、新华社北京签约摄影师,四川省摄影家协会会员、四川省女摄影家协会副秘书长、武候区摄影家协会副主席兼副秘书长。
从事摄影十多年,偏爱人文和风光摄影,关注老人、妇女和儿童,善于以女性独特的视角和细致入微的摄影语言反映和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其作品在国内外刊物上多次发表,还参加四川省委省政府、成都市委市政府、对外文化艺术交流,并在美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国举办过巡展。
著作
参加政府项目拍摄及其他被邀请参加拍摄的著作如下:
2009年《中国·成都·青白江》,介绍青白江市城市风貌及城乡建设;
2000年《高原彩虹》,介绍藏地风情、民俗和传统艺术;
《锦绣四川》,由四川省委对外介绍四川,让世界了解四川;
2011年由四川省宣传部出版的《瞬间永恒》,纪念“5.12”汶川特大地震三周年;
2012年由四川省委省政府出版的《美好新藏区》记录四川藏区三大民生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和四川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的藏区发展的重要工程。
获得奖项
2006年《阿妈》荣获第二十八届国际摄影艺术优秀奖;
2009年《川西风情》荣获四川省第十四届摄影艺术展民俗类金奖;
2011年由四川省委宣传部和四川省文学艺术联合主办的纪念“5.12”汶川大地震三周年积极贡献奖;
2011年荣获国际Fapi优秀奖;
2011年荣获四川省优秀女摄影家称号;
2011《看川戏》(组照)荣获四川省摄影艺术展银奖;
2014年《看川戏》(组照)荣获中国摄协函授学院建校30周年全国校友作品大展纪录类铜质收藏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