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机扫一扫 下载APP
微博扫一扫 关注微博号
微信扫一扫 发布留言帖
每年两会,“共商国是”、“参政议政”都是舆论中的高频词,但是,这两个词的使用可是有讲究的。
先说“共商国是”。注意了!这里是“国是”而非有些网友疑惑的“国事”。
“国是”指国家大计,多用于书面语。“国事”指国家事务,是较具体的指称。“共商国是”一词中的“是”不能想当然写成“事”。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RzvkDxzicC4ic3Fh9ueX3v90YBe5rCGW2icezJd4P6ibGFvzicrY6f3ku84AJsuLaYlg3iatu5JuEAjsUh2sVKG8Gerw/640?wx_fmt=jpeg
再说“参政议政”。这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和地方委员会的主要职能之一,两会表述中涉及政协委员时,可使用“参政议政”。
但是,在人大代表这儿就不同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涉及人大代表时,不能使用“参政议政”,可使用“履行职责”或“行使权力”,注意是“权力”而非“权利”。
问题来了,“代表、委员”同时出现时怎么表述?那就最好把“履行职责”与“参政议政”说全。
说到这里,还要多唠叨几个词。因为代表和委员的职责定位不同,涉及两者的细节表述也要有所区分。
开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分别在自己所在的“代表团”中,而全国政协委员则以“界别”划分。
再例如,政府工作报告出炉后,在不同代表团的全国人大代表需要“审议”政府工作报告,而在不同界别的全国政协委员则是“讨论”政府工作报告。“审议”与“讨论”可不能混用。
下载APP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举报
全部评论 按赞排序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Ctrl + Enter 发送] 在APP内通知他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