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3580|评论: 0

实施“三步走”战略 建设“天府水源地、电子信息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2-27 10: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ee972591023700edc23a0ca287b1e074.jpg
  从近郊区迈向国家中心城市中心城区,成都市郫都区加快开启城市发展新征程——
  □安宁(图片由郫都区委宣传部提供)
  12月22日,冬至日。成都市郫都区郫筒街道双柏社区举行了一场特别的活动:一场温暖的“国际友邻文化节”在这里举办,画糖人、写春联、画脸谱、皮影戏等活动,吸引了百余名中外居民参与。
  推进国际化社区建设,引进国际学校、国际医院、国际会展等配套项目——郫都区的“国际范”越来越明显。就在此前一天,12月21日,在中共成都市郫都区十四届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郫都区明确提出:抢抓成都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国家中心城市中心城区和电子信息产业功能区建设等重大机遇,加快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国家中心城市中心城区。
  新时代,唯有奋楫扬帆、劈波斩浪,才能勇立潮头、行稳致远。即将过去的2017年,郫都区收获满满:一年来,按照成都市“十字方针”部署,作为“中优”“西控”主体功能区重要组成部分的郫都区,被全面纳入“11+2”中心城区管理,实现了从“近郊区”到“中心城区”的重大跨越。
  A
  “三步走”战略在全省全市发展大局中更大作为
  时间回溯到一年前:2016年12月7日,省政府网站公布《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撤销郫县设立成都市郫都区的批复》:经国务院批准,撤销郫县,设立成都市郫都区。加上今年7月初成都中心城区扩容到二圈层,郫都区作为成都市二圈层最后一个撤县设区的县级行政区域,从成都近郊区迈入中心城区。
  “建设什么样的中心城区、怎样建设中心城区”,这是郫都区新一届领导班子在认真探寻的命题。
  在郫都区相关负责人看来,一年来郫都区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城市发展理念上,郫都区摒弃传统思维,开始跳出“区域桎梏”,打破“圈层意识”,高起点、高标准谋划推动中心城区和双创基地建设。发展方式上,更加注重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经济发展逐步向高质量增长转变,项目流、信息流、人才流加快汇聚,国际化、现代化、都市化水平不断提升。
  为在全省全市发展大局中体现更大作为、贡献更多力量,本次中共成都市郫都区十四届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郫都区对表新时代成都“三步走”战略目标,确立了未来发展的“三步走”战略目标。
  ——到2020年,高标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建成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国家中心城市中心城区。“一区三基地”功能显著增强,在中心城区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双创助推转型升级取得重大进展,创新驱动体制和现代化产业体系基本形成;公共服务供给能力、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提升。
  ——2020年到2035年,加快建设高品质和谐宜居生活城市,全面建成国际门户枢纽城市绿色智慧城区。城市更加生态宜居,绿色发展体制机制更加完善,智慧城市建设基本完成,公共服务更加优质均衡,人民生活更加幸福安康。
  ——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实现现代化,全面建成可持续发展世界城市典范城区,成为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中心、文创中心和经济中心;古蜀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城市,在建设现代化新天府和可持续发展世界城市中肩负重大功能和独特使命。
  B
  城市新方位建设“天府水源地、电子信息城”
  撤县设区后,成都市对郫都区的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郫都区要成为分担成都市国家中心城市职能的重要承载区。
  《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提出了郫都区的三项职能定位:西部生产性服务业中心、高新技术产业中心、区域创新创业中心。
  刚刚出台的《成都市郫都区城市总体规划暨成都市郫都区分区详细规划(2016-2035)》,进一步明确郫都区承担的历史使命是:守护成都饮用水源、创新驱动绿色发展、传承天府古蜀文化。同时,该规划还进一步明确了郫都区的城市功能——成都电子信息产业功能区、国家创新创业示范基地、中国川菜产业化基地和西部影视文创基地。
  “天府水源地、电子信息城”——这是郫都区新一轮的城市发展战略定位。郫都区将进一步强化对水源保护区和永久基本农田的保护,再现都江堰精华灌区景观,规划至2035年,生态保护区为302平方公里;城镇开发边界为136平方公里。同时,郫都区还将全力协调推进成都电子信息产业功能区建设,聚力构建电子信息、研发设计信息服务创业孵化、食品饮料三大主导产业功能区。
  在城镇体系上,郫都区规划构建“1+6+180”三级城镇体系,包括1个郫都城区,团结、安德等6个特色镇和180个农村聚居点。其中,6个特色小镇将分别规划为:安德镇打造为郫县豆瓣川菜小镇;团结镇打造为影视文创小镇;三道堰镇打造为亲水度假小镇;唐昌镇打造为天府记忆文旅小镇;友爱镇打造为农家旅游创新小镇;古城镇打造为古蜀文化小镇。
  C
  “天府水源地”实现乡村振兴战略下的绿色发展
  近日,郫都区传出消息,位于该区的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都新分中心2018年将开启,同时将用3至5年建成国际杂交水稻种业硅谷。
  袁隆平成都试验田继续选址郫都区并“扩容”,与郫都区作为“天府水源地”的良好生态本底离不开:作为都江堰精华灌溉核心区和成都饮用水源保护地,成都市90%以上的饮用水源地,郫都区地处上风上水,境内八河并流,得天独厚的生态本底是郫都区招大引强的“金字招牌”、高端发展的厚实支撑。
  同时,凭借良好的生态本底和悠久的川西农耕文化,郫都区正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灌区轮作系统与乡村林盘景观”为主题,申报全球农业文化遗产。目前,郫都区已确定对近19万亩区域进行申报。“初步确定三道堰镇、新民场镇、唐元镇共6个村4.69万亩核心区,花园镇、友爱镇、安德镇、唐昌镇、古城镇14.3万亩为精华区的申报思路。”郫都区相关负责人介绍。
  为此,郫都区将首先采用市场化手段调整区域内的种植结构,包括有序退出辖区内的花卉苗木等经济作物种植。“大春保证水稻,其余以小麦、油菜、蔬菜轮作,打造稻鱼共生、稻油(菜)轮作特色农业主题公园,实施‘百千万工程’,构建每亩田百斤鱼、千斤粮、万元收入的生产体系。”郫都区农林局负责人介绍。
  在中共成都市郫都区十四届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郫都区进一步明确,将在深入落实“绿色发展二十条”、推进“五个转型”、开展“绿色七进”、践行绿色发展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同时,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现代富美新农村。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大力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打造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区,推动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郫都区相关负责人介绍,郫都区将以特色镇为核心,促进多村连片规划发展,建设幸福美丽新村,打造“现代农业+乡村旅游+幸福社区”复合模式的田园综合体,塑造“青山绿水抱林盘,大城新村嵌田园”的城乡形态。
  D
  “电子信息城”构建全球竞争优势的产业生态圈
  12月16日,以“数字经济与中国未来”为主题,2017数字经济(中国·成都)峰会在郫都区举行,来自全国的专家学者分享了数字经济发展的趋势。本次峰会上,郫都区还与无界空间、优信集团、美国舒纳斯技术及资本投资公司等签下了8个数字科技大单。
  作为全国首批双创示范基地,郫都区一直是包括数字经济在内的新经济形态聚集区,其双创核心区——菁蓉镇目前已引进中国数码港、高升科技、嗒嗒配货等大数据及关联企业100多家,先后与广东智能机器人研究院、嘉兰图设计等23家科研院所、协会和企业共同成立成都智造中心。
  包括数字经济在内的电子信息产业,是郫都区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按照成都市重塑空间结构和经济地理总体部署,电子信息产业被列为郫都区主导产业之首。
  发展电子信息产业,打造电子信息城,郫都区有充分底气:郫都区科教资源富集,辖区19所高校、25万大中专学生,依托电子科大等主力高校,具备打造中国版“斯坦福+硅谷”的潜力;从空间结构和经济地理看,郫都区与高新区西区已形成电子信息产业功能区块,产值逾3000亿元,占成都市六成以上,集群发展势头强劲;从发展动能看,作为首批国家双创示范基地,郫都区在高层次人才聚集、新经济项目孵化、公共技术平台搭建方面迈出了坚实步伐,为发展高端电子信息产业、提升绿色发展能级提供了有力支撑。
  目前,郫都区有电子信息制造业企业80家、电子信息研发设计企业218家。2016年,电子信息制造业实现产值146亿元,占区域工业总量约1/4。郫都区相关负责人介绍,郫都区将结合自身实际,从市场空间、研发优势、技术前景等维度进行分析研判,将重点关注大数据、软件研发、人工智能、集成电路、新型显示、5G技术等六大细分领域,聚焦大数据产业链、软件研发产业链、人工智能产业链、集成电路产业链、新型显示制造产业链等六大产业生态链。
  “借势借力城西电子信息产业经济区块,着重打好‘校地企协同创新、区域集群配套、存量企业转型、国际社区建设、聚焦细分领域差异发展’5张牌,着力构建主题鲜明、要素可及、资源共享、协作协同、绿色循环、安居乐业的具有全球竞争优势的电子信息产业生态圈,努力实现‘换道超车’。”郫都区相关负责人介绍。
(转)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