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4093|评论: 7

[群众呼声] 故事新编-----孔子建立“中庸”思想的来历(来历故事纯属虚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6-29 21: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故事新编-----孔子建立“中庸”思想的来历
        (本来历故事纯属虚构)
     大家都知道,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的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可你知道他建立“中庸”思想的来历吗?
   传说年轻的时候孔子是一个思想激进、血气方刚的人,可是后来却发生了变化,是什么原因使他的思想发生了变化呢?
   
    原来孔子的远祖是宋国贵族,殷王室的后裔。据考证,孔子的六代祖叫孔父嘉,是宋国的一位大夫,做过大司马。后来宋太宰华父督作乱,弑宋殇公,杀孔父嘉。其子木金父为避灭顶之灾,逃到鲁国的陬邑,也就是今天的山东曲阜。从此,孔氏在陬邑定居,变成了鲁国人,卿位也失去了,下降为士。也就是说,从此孔氏便失去了奴隶主贵族的世袭地位
孔子的曾祖父叫防叔,曾任鲁防邑宰。孔子的父亲叫叔梁纥,是一名武士,以勇力著称,建立过两次战功,曾任陬邑大夫,做了陬邑宰,职位相当于今日的乡镇长之类。  
叔梁纥先娶妻施氏,生9女,无子。又,生一子,取名伯尼,又称孟皮。孟皮脚有毛病,叔梁纥很不满意,于是又娶颜征在。当时叔梁纥已经66岁,颜征在还不到20岁。公元前551年(鲁襄公二十二年),孔子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曲阜城东南)。(孔子的出生年份有几种说法)
    因为父母曾为生子而祷于尼丘山,故名丘,字仲尼。因为上面还有个哥哥,所以也称孔老二。
    孔子三岁时,叔梁纥去世,孔家成为施氏的天下,施氏为人心术不正,孟皮生母已在叔梁纥去世前一年被施氏虐待而死,孔子母子也不为施氏所容,孔母颜征在只好携孔子与孟皮移居曲阜阙里,从此他跟随母亲过上了贫穷的生活难。孔子17岁时,孔母颜征在去世。
     孔母颜征在出身于贫家,但她却是一个十分坚强有傲骨的女性。她直到死也没有把关于孔子生父是孔纥这一身世背景告知孔子。而实际上,当孔子三岁时,孔纥即已去世。当孔子十七岁后,其母颜征在也去世。直到孔母死时,一个与颜氏为邻的輓车夫的妻子才向孔子透露了其生父及家世的背景,并告诉他孔父的葬地名“防”。
   孔子到防城找到了父亲的墓地,他掘开了父亲的坟墓,而将自己那位身世微贱的母亲与贵族父亲的遗骨合葬在一起。孔子虽有显赫的贵族家世的血缘背景,但作为一个被遗弃于外的孤儿和弃子,实际上在少年时期却从未曾与这一家族发生过任何关系。孔子少孤,又为外庶子,不仅不能继承其父亲的贵族身份,而且很早就出外打工,作过多种贱业(如当过在丧礼中吹吹打打的童乐手),甚至曾沦为贱隶。各种记载均表明,孔子幼年、少年、青年时期的生活极其贫困且备受歧视。
   但是,孔子是一个有远大宏伟志向的人,小小年纪就提出了“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宏大理想。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孔子自少年时代即好学求知。通过刻苦自学和谦虚求教,他竟奇迹式地成长为当世最为博学多知的人,从而显名于当世。
   历经奋斗,孔子的贵族出身逐渐被鲁国贵族所承认。首先表示承认孔子贵族身份的是鲁公族孟氏之孟厘子。孟厘子为鲁大夫,在临死前对自己的继承人懿子(“嗣懿子”)这样说:“孔丘确是圣人商汤的后裔”。然后他一一历数孔丘显赫的家世,说:“吾闻圣人之后,虽不当世,必有达者。今孔丘年少好礼,其达者耶?吾将没,汝必师之。”
   在孟厘子死后,他的嗣子孟懿子率其弟南宫敬叔遵照父亲遗命,前往拜孔子为师,学习礼乐。这是孔子得到鲁国之贵族社会承认的开始。后来,孔子知礼乐的声名愈来愈大,以至当初蔑视而不承认他为“士”的季氏也不得不承认了他的存在。为拢络计,季氏曾委任孔子为家臣,作过“委吏”乘田。委吏,是司库官。乘田是畜牧官。由于有政绩又擢升孔子为小司空。这也是孔子从政事业的开始。
然而,后来他的仕途并不顺利,为此他千里迢迢驾车西行去请教周王室的图书馆馆长----老子。他虔诚地对老子说:“您能教我一点为人处世的道理吗?”老子没说话,只把嘴巴张开让孔子看。孔子往嘴里看了一会儿,还是不明白老子什么意思,老子就说:“你看嘴里最坚硬的东西是牙齿,最柔软的东西是舌头,可是,等人老了的时候,牙齿都掉光了,舌头却还是那么溜滑溜滑的。这说明你越坚强,越是在生活中处处争强好胜,那么,你越可能比他人早失败。而舌头很柔软,反而能长久,你说“正心、修身、齐家都还不错,这是我们凡人勉强能做到的,可你有多大的能耐,居然说什么“治国、平天下”的豪言壮语,这些,以后可能会吃亏的,这就是我对你说的做人的道理。
老子的话似乎给血气方刚、风华正茂的孔子浇了一盆水,然而,孔子是很坚强固执的人,他相信自己通过努力一定会“齐家、治国、平天下”,因而没有把老子的话当一回事,继续按照“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路子往下走。后来他在周游列国,辗转于卫、曹、宋、郑、陈、蔡、叶、楚等地时,经历了遭匡人围捕、过宋之危、相失于郑、陈蔡断粮等劫难,终于明白了老子教导的做人道理,于是在再回卫国期间,提出和建立了“中庸”理论。大意是说:为人处世要“不偏不变”,不偏到任何一边就是“中”,不变到否定自己就是“庸”。比较高深的阐述就是: 中庸之道的主题思想是教育人们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自我监督、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把自己培养成具有理想人格,达到至善、至仁、至诚、至道、至德、至圣、合外内之道的理想人物,共创“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太平和合”境界;理论基础是天人合一;具体内容:五达道、三达德、九经等;主要原则:慎独自修、忠恕宽容、至诚至性;检验标准:抽象标准和具体标准;知行方法是知行合一;主要途径是礼教;中庸之道的现代意义主要体现在促进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的建设等方面。
《三字经》中也曾对“中庸”进行了解释,即“中不偏,庸不易”,可惜好多人一晃而过,没有深究。
“中庸”照现代人肤浅的理解就是,为人处世始终保持“中游”,既不激进,也不落后,做事不要走极端。因为人们认为:上游冒险,下游危险,只有中间(中游)保险。
小的时候在路上走时,为了防狗咬,许多小伙伴也总是选择走中间。勇敢的伙伴总是说:“前不怕,后不怕,中间拿给狗夹(咬)一下”,吓唬胆小的走中间的人。事实证明:走在走中间比较保险。在非洲大草原上,食草动物们为了防狮子、狼等凶猛的动物攻击幼崽,总是把幼崽围在中间,目的是更好地保护幼崽。
据说,这就是孔子建立“中庸”思想的来历。


对于孔子“中庸”思想的含义,网上有很多。这里选一则,便于进一步理解。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17-6-29 21:30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庸之道精髓是什么,中庸之道精髓介绍
                来源:360星座网
  中国是一个古老的国家,文明史发展到现在已经有五年多年的历史了。也正是因为这样,中文是世界上最难学的语言。我们现在学的知识都是老祖先留下来的,在先秦时期出现了文化大繁荣的情况,我们现在还在学的儒家思想就是在那个时候出现。下面看看儒家思想中庸之道精髓是什么。
  (1)天道与人道合一天道就是诚,人道就是追求诚。这就是原天以启人,尽人以合天。也就是要求人道与天道相吻合。《中庸》说:“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郑玄说:“言诚者天性也,诚之者,学而诚之者也。”孔颖达说:“此经明至诚之道,天之性也。则人当学其诚之性,是上天之疲乏不为而诚,不思而得,若天之性,有生杀信着四时,是天之道。诚之者人之道也者,言人能勉力学此至诚,是人之道也。不学则不得,故云人之道。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者,此复说上文诚者天之道也。唯圣人能然,谓不勉励而自中当于善,不思虑而自得于善,闲暇而自中乎道,以圣人性合于天道自然,故云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此复说上文诚之者,人之道也。谓由学而致此至诚,谓贤人也。言选择善事而坚固执之,行之不已,遂致至诚也。”按照郑玄和孔颖达的解释,中庸之道的天道与人道合一为两种类型:一是圣人的天人合一,二是贤人的天人合一。圣人的天人合一是本能的天人合一。贤人的天人合一是通过学习而达到的天人合一。应该说,还有凡人的天人合一。《中庸》说:“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可以说,生而知之、安而行之的是圣人,学而知之、利而行之的是贤人,困而知之、勉强而行之的是凡人。不论是圣人、贤人,还是凡人,都能达到至诚、至善的天人合一境界。惟困而不学者不能致天人合一之境界也。
  (2)天性与人性合一天道与人道合一的目的就是要将天性与人性合一。天性是至善、至诚、至仁、至真的,那人性也应该是至善、至诚、至仁、至真的。只有使人性达到了那至善、至诚、至仁、至真的天性,才能称得上真正意义上的天人合一,才能创制天下的大纲,建立天下的大本,才能通晓天地化育万物的道理,才能达到中庸之道。
  (3)理性与情感合一中庸之道的天人合一还表现在理性与情感的合一。人们的喜怒哀乐是人的自然属性,是情感的表现,为了追求与天道、天性合一的至诚、至善、至仁、至真的人性,因而需要对情感加以约束和限制,所以《中庸》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只有“致中和”才能天人合一(“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4)鬼神与圣人合一中庸之道的天人合一还包括了鬼神与圣人合一。《中庸》第二十九章:“故君子之道,本诸身,征诸庶民;考诸三王而不谬,建诸天地而不悖,质诸鬼神而无疑,知天也;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知人也。是故君子动而世为天下道,行而世为天下法,言而世为天下则。”质证于鬼神没有疑问,就算是懂得认识了天;等到百代以后圣人出来也不会有疑问,就算是认识了人。说明中庸之道的天人合一中的天包括鬼神,人则包括圣人。真正意义上的天人合一含有圣人合一。鬼神是天地和祖先的总称。所以古人的天的要领里也包含了死人(祖先)的成分,天字本身就是大人站在天下,头顶蓝天。
  (5)外内合一中庸之道的天人合一还包括外内合一。《中庸》第二十五章揭示了外内合一。其文云:“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诚者非自成而已也,所在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外内之道也。故时措之宜也。”合外内之道,即外内合一,外内合天诚。所以中庸之道的天人合一,又合一于诚。这种外内合一又可以视为品德意识与品德行为的合一,或者说成己与成物的合一,或者说是知与行的合一。
  总结:看完小编整理的文章,大家对儒家思想有更深的了解吧。中庸之道也是做人的一种方式,也就是所谓的左右逢源,谁也不得罪。

 楼主| 发表于 2017-6-29 21:42 | 显示全部楼层
IMG_20170629_213309.jpg

 楼主| 发表于 2017-6-29 21:43 | 显示全部楼层
IMG_20170629_213406.jpg

 楼主| 发表于 2017-6-29 21:44 | 显示全部楼层
IMG_20170629_213419.jpg

 楼主| 发表于 2017-6-29 21:44 | 显示全部楼层
IMG_20170629_213552.jpg
发表于 2017-6-30 17:39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子讲天之道的时候,讲,弓箭射高了,就低点,射低了就高点,有余者拿他点,不足者给他点,何来不偏不倚。只是有一个限度而已。没有可丁可卯!

发表于 2017-6-30 17:52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大花旦永恒 发表于 2017-6-30 17:39
老子讲天之道的时候,讲,弓箭射高了,就低点,射低了就高点,有余者拿他点,不足者给他点,何来不偏不倚。 ...

悟性高,讲得精辟。点赞!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