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机扫一扫 下载APP
微博扫一扫 关注微博号
微信扫一扫 发布留言帖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23日在世界最深处的马里亚纳海沟“挑战者深渊”北坡进行中国大洋38航次第三航段第一潜。新华社记者刘诗平搭乘“蛟龙”号成功下潜至4811米,水中时间8小时50分,海底作业3小时11分。 当地时间7时09分,“蛟龙”号布放入水。11分钟后,“蛟龙”号潜向深海。本次下潜主驾驶和副驾驶,分别由有着60多次下潜经历的“潜航英雄”唐嘉陵和深潜过10次的刘晓辉担任。 9时49分,“蛟龙”号抵达4800米级预定深度,开始作业:沿测线开展近底观察和取样,完成环境参数测量;采集近底海水、岩石和生物样品,获取26.3公斤玄武岩样品,16升近底海水样品,生物样品包括1只海参、1只海绵、1只蛇尾、2只海星。同时,“蛟龙”号拍摄了大量海底高清视像资料。
新华社记者刘诗平搭乘“蛟龙”号在马里亚纳海沟深潜,这也是新闻记者首次在马里亚纳海沟深潜。
这次下潜,设计潜深为4800米,水下时间9小时左右。“蛟龙”号到达预定下潜深度后,将在海底航行两三公里。因为本次下潜是工程潜次,不以潜深为目的,同时填补了载人潜水器在马里亚纳海沟4000米级深度的作业空白。
位于6000米水深以下极端生态环境的深渊区,是目前探索最少的海底世界。“蛟龙”号此次在深渊区将探寻哪些科学奥秘?中国科学家将向哪些科学目标挺进?新华社记者就以上问题采访了本航段两位首席科学家——彭晓彤和陈新华。
大家好!我叫“蛟龙”号,中国第一艘载人深潜器,今年15岁。23日,我要在马里亚纳海沟进行下潜挑战,这里是地球上最深的海沟。什么,你问我害不害怕?你知道吗,这已经是我的第三次“马沟”行了。马上就要回到我熟悉而又期待的环境中了,我的心情相当兴奋,也请大家祝福我吧!
深海世界一片黑暗,但并不乏生命的跃动。5月8日,“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南海东北部海域深潜,驾驶员和随行的生物学家对底栖生物做了细致的观察,一个多彩的海底生物世界在他们眼前展开。
很多人都知道“蛟龙”号的精彩表现,但很少有人知道“向阳红09”这艘功勋海洋科考船丰富的传奇经历。“向阳红09”船由上海沪东造船厂建造,1977年10月开工,1978年10月竣工,是我国自行设计、自行建造的4500吨级远洋科学考察船……
下载APP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Ctrl + Enter 发送] 在APP内通知他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