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消息(记者 刘佳)成都工商、食药监和市场监管部门联合开展的“晚霞消费维权”专项行动自3月底启动以来,仅一个多月就在保健品销售、文化品收藏等重点监管领域查处侵害老年消费群体的违法案件72件,案值600余万元,取缔无照经营119户,受理消费者申诉举报650件,为老年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200余万元。这是记者5月16日从成都市工商局获悉的。
为切实维护老年人的消费权益,严打“骗老族”,成都市工商局公布以下案例,提醒老年消费者理性消费,勿入陷阱。
陷阱一:组织“会销”敛财
一些经营者以专家讲座、免费体检、免费试用、老顾客答谢会、赠送礼品等方式组织老年人聚在一起,讲授健康知识,吹嘘其销售的产品有多神奇,诱导老年人购买。促销现场往往气氛热烈,并请所谓的“患者”现身说法,甚至雇人制造争先恐后购买产品的假象,给老年人造成“不买就没有了、不买就吃亏”的心理暗示。
3月底,青羊区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局接群众投诉举报,对辖区内某电子产品经营部(店招为“就好宣传中心”)进行检查,发现现场正聚集有35名老人在体验其销售的所谓“智能康复仪”。执法人员现场检查发现有“2016年3.15消费者信得过品牌”等荣誉证书以及含有“国际领先、国内唯一”、“慢性病治愈第一名”等内容的宣传材料,而商家均不能提供相关荣誉证书、宣传内容的印证材料。该局已对其涉嫌违法行为进行立案调查。
金堂县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局今年也查处一起通过免费品鉴会进行虚假宣传的案件。当事人孙某印制200余份内容为“免费品尝蝮蛇宝酒”的传单,在菜市场向过往群众发放。在品酒活动中,播放宣传片宣传该酒具有排毒功能,片中有消费者讲述自己在饮用蝮蛇宝酒后疾病得到明显改善、甚至康复。由于监管部门及时介入,孙某被查时,酒尚未卖出,社会危害较轻,孙某被处五千元罚款。
陷阱二:声称包治百病
某些经营者利用老年人对保健食品和药品概念不清、存在理解误区的弱点,暗示保健食品具有治疗效果,甚至将普通食品、生活用品、健身器材“包装”成具有疾病治疗功能的“保健品”、“理疗产品”,捏造出各种功效进行宣传。
4月初,金牛区市场与质量监督管理局对群众举报的涉嫌虚假宣传的四川丽福健生物有限公司进行了立案调查,其宣称“使用后可预防治疗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等多种疾病”的神奇“治疗仪”仅仅是普通的健身器材。无独有偶,崇州市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局执法人员在工作检查时发现某食品经营部店内的玉石坐垫和床垫宣传单上印有“提高人体免疫力……以及消除体内垃圾、降压、降脂,从而达到消炎退肿、镇痛祛病、养心利肺、安心安神之功效”的字样。这些虚假广告宣传行为因涉及疾病治疗功能的内容,违反《广告法》相关规定,均被市场监管部门立案查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