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75328|评论: 7

看1977年绵虒中小学教师花名册有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4-25 17: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看1977年绵虒中小学教师花名册有感
        
         2016年5月,应邀参加了汶川县绵虒中学高七八级在绵虒召开的“追忆过去记住乡愁”同学会。1978年送走了绵虒中学首届高中毕业班后,我也离开了绵虒中学。38年过去了,旧地重游,别有一番感慨。参加这次同学会,我带去了1977年绵虒中小学教职工花名册和全校1976年下期中学生报到册,参加同学会的很感兴趣,纷纷复印有关材料。因为我当年主持学校革委会工作并分管中学部,保留了当年的一些材料草稿。教职工花名册中有姓名、性别、民族、年龄、籍贯、家庭出身、本人成分、参加工作时间、是否党团员、现任工作职务(专职、兼职)、毕业学校、文化程度、工资等等。一看到这批珍贵的原始资料,就由不得思绪万千。

       当年初中和高中的学制都是两年,小学五年。1976年下期绵虒中小学共有刚开办的高中七八级2个班91人;初中共有6个班307人,其中初七七级3个班153人,初七八级3个班154人;另外小学每个年级1个班,幼儿班2个(因为分工,小学和幼儿园由陈友光分管,故本人现在没有学生的数字和名单),全校一共15个班。1977年有公办教职工29人(其中1人是炊事员),另外还有民办教师3人,临时工炊事员3人,一共35人。由此,可见当年教师工作负担之重。学校领导和教师(包括民办教师)31人,唯一不上课的就是学校党支部书记余朝仲,是3年前由公社书记调到学校任职的,但近半数的时间不在学校工作,因为他还是中共绵虒区委委员,要参与区里抓革命。余朝仲在学校主要任务是以阶级斗争为纲、开展革命大批判等。我和陈友光是学校革委会的副主任(原革委会主任曾伟清调走后,一直空缺)。陈友光除了分管财务后勤和小学外,每周上8节中学体育课;我分管教务和中学,要上一个初中班的数学,后来改上高中毕业班的历史和高中毕业班语文中的汉语知识。如有老师临时请假,我和陈友光和其他老师一样还要经常代课。学校没有专门的办事人员,管理绵虒全区教育经费的喻维方老师,还是学校团总支书记,但要上6节英语课;管总务老师王昌勋老师和近200人伙食团的事务长郭霞基老师都要兼课。现在像这样规模的中小学幼儿园(2个高中班,6个初中班、5个小学班、2个幼儿班),教职工至少要100多人。

       绵虒中小学1977年秋29个公办教职工的工资情况,归类如下:
       一、 工资最高的是行政22级,月薪56元的4人,都是大学本科毕业的:1954年参加工作后,1960年又取得的本科文凭梁学筠和1968年参加工作的有叶乃瑞、刘光珍、黄厚祥。另外1958年参加工作的詹国永,定的中教7级53元。(说明:改革开放前工资政策规定,新分配的教师试用1年后转正,但是1958年及以前参加工作的定教师级,1959年及以后参加工作的定行政级,行政级比教师级的工资高5%左右。)
       二、工资次高的是行政23级,月薪49.5元的2人:是初中毕业,工龄26年的校党支部书记余朝仲和1956年参加工作的贺凤琼老师。另外还有3人参加工作最早的教师彭文玉、董万经、王昌勋,但是定的是小教6级,工资47元。
       三、工资中等的是行政24级,月薪43元的2人,1959年参加工作的任德琼、陈绍如。还有参加工作较早的3人,定的是小教7级,月薪42元,有1956年参加工作的陈琪和1958年参加工作,担任革委会副主任的陈友光和我。
       四、工资低的人数最多,是行政25级,月薪38元,都是中专生,共有10人。因为基本上多年不调工资,1961年参加工作陈洪华,1963年的王开芬、1968年的姚玉英,1971年的喻维方,1975年的伍红,1976年的马明、周正卉、谭喜林、董泽芸、杨文书。另外还有一个初识字炊事员席成德,1970年参加工作,二级工,工资37.5元。
       五、工资最低的3人,一个是1968级初师毕业的蒲俊芝,工资定为行政26级,月薪35元;另外两个是1977年8月刚分配来的中专生刘敏、张志学,尚未定级,拿见习期工资32元。
       至于3个民办教师郭霞基、柏维书、董於贵,每月国家补贴8元,由所在的绵丰大队评工记分,参与大队分配。
      
       绵虒中学1977年秋29个公办教职工的工资平均42.95元(没有计算民办教师)。以此推算,汶川县全县公办教师的平均工资不足40元。因为当时由于威州、绵虒地区是六类工资区,映秀、漩口地区除三江、耿达、卧龙外是四类地区,相同级别四类地区的工资比六类低5%左右,比如大中专工资定级后分别是行政22级、25级,六类工资区分别是56、38,四类工资区分别是53、36。当时绵虒中学教师的工资水平在全县仅低于威州中学和漩口中学。
      
       据我所知在1956年工资改革时,当时威师附小校长蔡荣淑的工资在全州小学教师中最高——小教三级,每月70元左右,被誉为“阿坝州的袁丽华”(袁丽华是成都龙江路小学教师,5、60年代四川省的名师,文革中被迫害至死)。“反右派”斗争中,蔡荣淑在威师校工作的丈夫被打成阿坝州的大右派,蔡荣淑也被撤职,工资降了5级——由小教3级降到小教8级,先后发配到草坡、水磨等地任教。此后汶川县教师工资最高的是小教5级,在映秀、漩口月薪51元,在威州、绵虒53元;中学教师最高是中教6级,60元左右,但是全县仅有极少数几人。

        改革开放前汶川县教师的工资有如下几个特点:
        教师整体工资低,绵虒中小学平均工资才42.95元,汶川全县教师平均工资还不足40元。
        教师工资比同级公务员低,拿教师级别的比拿的公务员的行政级别低5%左右。
        教师的工资比工人的工资低,上述1970年参加工作的半文盲炊事员工资37.5元,1968年参加工作的初中(初师)毕业的教师只有35元。
        文凭高的比文凭低的高得多,本科一定级就是56元,中专只有38元,高出近50%,但是在仅仅少数几次调整工资时,文凭高的不属于低工资,得不到调整。
        长时期不增加工资是当时的特色,比如1963年的中专毕业生和1976年的相差13年同一个级别。
            调整工资时,基本上干多干少一个样,采取齐步走。
        除了工资以外,没有任何补贴和奖金。
        当领导的也不增加工资,提职不提薪。

       文化大革命及以前,教师工作量重,工资待遇低,政治上受歧视、受打击。就以党员人数来说,1977年秋,绵虒中小学30多个教职工中,仅仅有两个党员,一个是由公社书记调任的学校书记,另一个是根红苗正的年轻教师,再加上管理学校的贫下中农代表中的党员,才组成3人的党支部委员会。绵虒中小学原来的党员革委会主任调走后,虽然支部书记想兼任,由于业务能力等各方面因素,未能实现,所以革委会主任就一直空缺。党员人数极少,知识分子不被信任这个现象不仅是绵虒中小学,全县都是这样。60年代的漩口区小学教师100多人,只有漩口小学校长郑天玉1个党员。而且很多公社、区所在地的“中心校”,根本没有校长、副校长、主任、副主任等头衔,因为没有党员,只任命非党人士作为负责人来管理。比如水磨曾仲轩管理水磨、白石两个公社所有学校,范方俊管理映秀区4个公社的所有学校,虽然都积极争取入党,但一直在考验之中,所以他们就没有任何官衔,只是负责人。这就是当年知识分子的政治地位。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才结束了“以阶级斗争为纲”“轻视排斥知识分子”的奇特辛酸的历史,进行改革开放,迎来了教育界的春天。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602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17-9-10 12:51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是教师节,再看这篇“忆苦思甜”的文章,更有感慨。 不过也有一些忧虑,最近网上有些人大势攻击广大教师“师德缺乏”、“师腐严重”、“补课敛钱”等等,有将教师打回“臭老九”的架势,好像“文革”要卷土重来。

       我虽然退休了,但在杏坛耕耘了50多年(包括在高校发挥余热),了解教育战线实际,亲朋好友和学生中现在当教师的有好几十人。其中有10来人因为教师收入不高、社会地位低、工作任务繁重等等原因,跳槽改行了,其中有个大城市省属重点中学的团委书记、历史教师,跳槽考上公务员,当上正式的城管。我熟悉的在职教师中,据认真了解,仅有2人“补课敛钱”,其中1人系民办贵族小学教师。“师德缺乏”“师腐严重”的,有,但仅仅是极少数;绝大多数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根本没有“补课敛钱”等“师腐”行为。好些人把校外培训机构的教师与公办学校在职教师混同。有些家长要摆阔炫富或者跟风,上了课外培训班,但又要责怪公办在职教师。好比高价学钢琴、学跆拳道等等与音乐、体育老师有什么关系?学奥数与课本上的数学关系也不很大。
       希望不要在网络上继续给广大教师泼脏水了。

发表于 2017-9-12 16:51 | 显示全部楼层
向老革命致敬! 在那样艰苦的环境中教书育人,默默奉献,其敬业精神值得现在所有年轻人学习!教育不只是教师的事,现在汶川教育硬件提升了,但好的老师越来越少了,尊师重教的氛围却差强人意!向你老致敬

 楼主| 发表于 2018-10-22 18:34 | 显示全部楼层
       改革开放前1977年绵虒中小学校教师和汶川县教师一样,工作量很重,工资待遇低,政治上受歧视、受打击的情况与改革开放40年后的汶川县教师相比,真的有霄壤之别。《汶川县教育志》公布1977年汶川县全县公办教师平均工资40.62元(绵虒中小学校是42.95元),2018年全县教师的工资肯定已超过4000元,提高了100倍以上,扣除40年物价上涨因素,教师的收入也有显著提高,这也是改革开放巨大成就的体现。

发表于 2018-10-26 11:20 | 显示全部楼层
       张老师你好,我在撰写《在改革开放四十年中的工资制度改革》一文时,曾查阅《汶川县志》、《汶川县劳动人事志》等资料,但均未找到那个年代大、中专毕业生参加工作时的基本工资标准,竭尽努力也未能如愿,也就写了个事实而非,不曾想到张老师在本贴中记录的如此清楚,纵观张老师的文贴实事求是,文风严谨,值得学习。

发表于 2018-10-29 20:13 | 显示全部楼层
历史事实,有理有据。

发表于 2021-4-3 19:30 | 显示全部楼层
1958年参加工作的詹国永?难道是我的老父亲,可惜没赶上社会主义新时代啊,感谢清明节

 楼主| 发表于 2021-4-9 13:30 | 显示全部楼层
p1547 发表于 2021-4-3 19:30
1958年参加工作的詹国永?难道是我的老父亲,可惜没赶上社会主义新时代啊,感谢清明节

你是不是小燕,原来住在石羊场,我曾经到过石羊场你家。你父亲病重时,我还到他在川医住院的地方去看望过,他住的病房没有在川医院内,在川医大院旁边内。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