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传春秋战国时,晋献公和妃子为了让小儿子继位,就设计逼太子申生自杀。公子重耳,为避害而出走,他是老二。重耳在流亡期间,受尽了屈辱,只剩少数几个忠心耿耿人追随着他。其中一人叫介子推。 重耳在流亡危难之时,有一次饿得没饭吃,都快饿死了,介子推把自己腿上肉割下来煮熟给重耳吃,救重耳一命,据传重耳感动地说:“我定要好好报答你。”介子推坦然回答:“我不求任何报答,只希望你日后成为一位清明的国君。” 后来,当公子重耳当上了晋文公后,是春秋五霸之一,他大封功臣,封了很多当时跟他一起出逃的人,而恰恰把介子推忘掉了,介子推不在意,功成不受上,背着老母亲到绵山去,躲到绵山去不出来,而且非常坚决,有人出主意怎么办呢?他躲在绵山我们从山路放火烧山,留一条路出来他总要出来嘛,放火你不能不出来吧,结果呢他还是不出来,大火过了以后,搜山去找,结果找到介子推和他的老母亲,背靠着一棵大柳树烧焦了,人们在他身后的大柳树里面有一个洞,从那个洞里面一找找出一封血书:割肉奉君尽丹心,想当初他割自己的肉给主公吃,但愿主公常清明。我希望你常清明,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短短几句血书三呼“清明”,他在流亡的时候就是要他清明,死后被烧死之前还是留下血书要主公清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