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国率先组建专利商标版权 “三合一”知识产权局
3月27日,成都市郫都区知识产权局正式挂牌成立。这是全国率先成立的专利、商标、版权“三合一”,集行政管理、行政执法和公共服务于一体的知识产权综合管理机构,郫都区先行先试,打破部门间体制机制障碍,整合资源,创新改革,为全面深化知识产权管理体制改革提供了可借鉴的“郫都样本”。
记者了解到,新组建的郫都区知识产权局充分整合原分布在科技部门、市场和质量监管部门、文化部门的专利、商标、版权等职能,通过“合三为一”,着力解决知识产权管理体制机制不完善、保护不够严格、服务能力不强、对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缺乏强有力支撑等突出问题,破解知识产权支撑创新驱动发展瓶颈制约,力争取得“1+1+1>3”的聚合效应。
推进科技成果知识产权化
建成众创空间75万平方米,引进新型孵化器38家,聚集各类项目1289个、创客1.2万人……这组数据的背后,折射的是菁蓉镇作为全国双创示范基地,双创的活跃度和双创要素汇聚度,改革完善知识产权制度,已成为郫都区进一步营造良好双创环境、激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任务。
先行先试,新的历史时期,新的知识产权保护之路该怎么走?刚刚组建起来的郫都区知识产权局承担起了改革探索的使命,区知识产权局局长兰由玉说:“我们认真梳理分析了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以及中央省市区对知识产权工作的新要求,深刻研究分析了国际知识产权工作的发展态势,并对标武汉东西湖区、深圳南山区等双创先进城市工作经验,初步厘清了郫都区知识产权综合管理改革的思路。”
据了解,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188个成员中,有181个国家和地区实行综合管理体制,其中采取“三合一”模式的74个、采取“二合一”模式的107个,集中管理是基于科学配置治理结构、保障创新发展的选择。
郫都区将知识产权综合管理改革作为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和全国双创示范基地建设的重要内容,区知识产权局将切实“对标硅谷、比肩光谷”,按照试政策、试制度的思路,推进科技成果知识产权化、知识产权商品化产业化,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创造创业中心。
探索知识产权“六区”建设经验
记者了解到,构建全区知识产权管理服务体系,是郫都区知识产权局成立后的一项重点工作,也是推动区域知识产权综合管理改革试点工作的重要举措。具体工作主要围绕知识产权教育、申请注册、投诉维权、产权评估、交易展示、质押融资工作,打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全链条,推动形成权界清晰、分工合理、责权一致、运转高效、法治保障的知识产权体制机制,建立高效的知识产权综合管理服务体系。
“未来,我们将按照中央关于知识产权综合管理改革的精神和省委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的部署要求,主动改革,积极作为,抓好落实,确保形成在全国、全省可复制、可推广的全面创新改革经验,让改革试点工作取得实效。”兰由玉表示。
按照计划,郫都区确定了打造知识产权工作的“六区”工作目标,即:打造知识产权改革创新先行区;打造知识产权创新创业试验区;
打造知识产权有效运用先导区;打造知识产权严格保护样板区;打造知识产权高效管理引领区;打造知识产权综合服务示范区。
为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
“从企业技术研发、专利申请、成果转化到产品上市,从商标注册到专利和版权市场化应用等等,我们的知识产权管理服务将贯通于企业发展的全程。”兰由玉告诉记者,区知识产权局将首先选取阿尔刚雷等科技成果转化型新兴企业,以这些典型企业为“试验田”,主动上门服务,将知识产权管理服务贯穿在企业成长全过程,同时也探索一套可操作、可推广的专利、商标、版权“三合一”工作法。
据了解,围绕商标、专利、著作权“三合一”的行政管理、行政执法和公共服务,郫都区知识产权局将重点开展知识产权宣传教育、知识产权申请注册、知识产权评估服务、是知识产权展示交易、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知识产权法律支撑。
据了解,郫都区知识产权综合管理改革试点,力争到2020年实现专利年申请量突破6000件,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突破10件;商标年申请量突破10300件、作品著作权登记量突破5000件。“郫县豆瓣”地理标志品牌价值实现跃升,文化领域商业模式全面创新,传统蜀绣焕发生机,文创产品走向世界。
2016年,国务院批复同意《四川省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实施方案》,授权四川就开展专利、商标、版权集中高效的知识产权管理体制改革,在全国先行先试。四川省委、省政府和成都市委、市政府将郫都区列为知识产权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单位之一。
郫都区委书记杨东升表示,区知识产权局的挂牌是省市知识产权管理体制改革的一次生动实践,也是郫都区建设国家双创示范基地的里程碑事件,郫都区将以此为契机,深化知识产权管理体制改革,构建完善知识产权生态圈,推动知识产权与双创有机融合,着力创造更多创新创业和知识产权改革“示范经验”,探索形成知识产权服务双创、双创推动经济转型的“郫都模式”,全力打造“知识产权保护高地”和“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菁蓉镇”。
(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