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北道署位于风水古城阆中的学道街上,俗称道台衙门,始建于1371年。清代初期,四川巡抚、布政使、按察使驻守在保宁,于是,阆中作为四川的省会长达十多年;直到乾隆18年,才将它定制为“川北分巡兵备道”,有25个下辖的州县,就这样,川北道署驻守在阆中的历史长达542年之久… 如此历史悠久的道署,在这风水宝地中能驻足500多年,自然它的绝佳风水也不得不提了。
首先来讲讲阆中吧,在风水术中,尤其讲究水法,也就是“风水之法,得水为上”,而嘉陵江正好迂曲于阆中而经其东南西面,形成“千水成垣”和“金城环抱”之势,自然成为风水宝地。而以风水理论定论和解释阆中地理风水格局,也并非牵强附会,故弄玄虚。其中是有科学和环境学依据的,北面的蟠龙山形成深远而高大雄伟的天然屏障,阻挡着北部的寒风,迎接南部的阳光和暖湿气流,形成了良好小气候。而阆中棋盘式的建筑格局也与风水达到了完美的契合,它融南北风格于一体的建筑群,堪称中国建筑艺术的实物宝库。阆中古城的几何中心位于“中天楼”,因为中国古代“崇方”、“尚中”,所以城中心的确定和安排是城市建设的重中之重,“中天楼”位于城中东西南北主干道的交会处,正应风水“天心十道”之喻,乃阆中城正穴。
而川北道署就位于“中天楼”周围的一处,四周还伴随着保宁府署、文庙、武庙等衙署机构和宗教文化建筑,刚好符合风水“京都以朝殿为正穴,州郡以公厅为正穴”之说。 可见,川北道署的设置又再次证明了阆中的确是个风水绝佳,人文历史厚重的古城,所以啊,来到阆中,可千万别错过这川北道署哦!
本文转载自鱼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