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半年,他让贫困户收入增收几倍,让产业遍布全村上下,更是让一个贫困村实现了“脱贫摘帽”。他就是乐至县石湍镇普明寺村“第一书记”廖祯可。
普明寺村“第一书记”廖祯可
2016年6月,廖祯可从资阳市委办公室秘书二科下派到了乐至县石湍镇普明寺村,成了那里的第一书记。短短时间内,廖祯可就带领普明寺村走上了脱贫的道路。说起来,在这段时光里,陪伴廖祯可最多的便是思考和行动了。
“刚到这个村时,我就发现这里的田土虽平坦,但特色产业不突出,跟村民接触后,发现大部分村民以传统农作物种植思想已根深蒂固。”廖祯可说,村里三分之二的年轻人都在外务工,而村里因疾病缺劳动力、欠债的情况高达80%,村民的传统思想模式是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
廖祯可和贫困户进行沟通
找到“病根”后,廖祯可立马开始对普明寺村“改造”起来。“果蔬种植业取代传统农作物、社道水泥路的修建、养产殖业于一体等政策……”经过短短半年的发展,普明寺村已在2016年12月通过了精准脱贫省级验收考核,基本完成了脱贫工作。
修公路、建新房 村民竖起大拇指
刚来到普明寺村时,看到普明寺村现状后,廖祯可整天都忧心忡忡。“那时候看到村里没路,村民要出去办个事都走泥巴路,遇到下雨的话摔跤那都是常有的事。”廖祯可介绍到,他深知修一条乡村公路是刻不容缓的事。
4.5公里长的乡村环线
心里一边想着,廖祯可另一边早已行动了起来。“拉业主、开导村民、规划道路......”如今,在廖祯可的推动下,普明寺村的社道水泥路4235米均已全面完工并通过验收,水泥路不仅呈环线状,形成“社-社通”,而且都是修到村民家门口,方便上街出行,每条水泥路旁边还修建了明暗沟渠,防止雨水将道路冲坏。
“当时在提出修路后,村民都很支持。” 廖祯可说,能得到村民对自己工作的认可,感到很高兴。
蒋学玉新家
顺着这条乡村环线,廖祯可来到了位于普明寺村9社的贫困户蒋学玉家中。蒋学玉原来在村上的房子已经垮塌,一直住在嫂嫂家中,想拥有自己的住房一直是蒋学玉心中的一块“心病”,可是自己又拿不出钱来修建新房。得知这一情况的廖祯可立即联系政府给他申请了D级危房改造。在不用贫困户出一分一毛的情况下,蒋学玉同意了修建新房。
如今,正在为自己的新房子装修做收尾工作的蒋学玉显得十分繁忙,“蒋大姐,新房子感觉怎么样?厕所整好没有?”“满意得很哦”看到焕然一新的房子,蒋学玉向廖祯可竖起了大拇指。
“现在,普明寺村针对无房、危房的情况,已完成14家贫困户的房屋改造。”廖祯可说,贫困户都是不用给钱的,这是政府出钱为老百姓盖房子啊。
良土地孕育“不知火” “90后妈妈”回乡开超市
当然,在修路、建房的同时,廖祯可也没有将产业落下。作为一个面积1700余亩的大村,普明寺村耕地面积更是达到了1500亩,在一番走访后,廖祯可发现普明寺村耕地十分平坦,非常适合中小规模的种植一些价值偏高的作物。“但由于村民们受传统思想约束,一直耕种的是传统农作物,价值非常低。”廖祯可说。发现这一情况后,廖祯可便暗自下决心要改变这种状况。
栽种在土地里的不知火
说干就干,廖祯可当即行动了起来,在成功流转100亩坡地后,廖祯可赶紧开始寻找合适的作物。正巧,不知火进入了廖祯可的视野中。“不知火柑橘因其外观独特、肉质极优、食用方便深受大众喜爱。”廖祯可说,发现不知火有很大发展前景后,他赶紧联系村民、业主开始种植起来,“一万一千株苗子都没有花过村民一分钱。”如何分配好村委会、业主和贫困户的利益呢?在与村两委多次商量之后,廖祯可创新采用“村委会+业主+贫困户”的合作方式,树苗和技术由村委会出资,业主种植50亩起到示范带头作用并进行管理,21户贫困户共同种植50亩,鲜果上市后由业主保底收购,最后的利润由村委会和业主二八分成。目前,100亩一万一千株 “不知火”树苗已种植完毕,并套种蔬菜10余亩。
廖祯可说,在不知火栽种期间,除了付给占用了土地的贫困户租金外,业主还要优先聘用贫困户来对不知火进行日常维护,“这不仅为贫困户提高了收入,还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工作岗位。这样村集体经济也有了保障,贫困户也能致富增收,业主也能赚到钱。”
在良好的政策下,普明寺村许多外出务工村民也逐渐被吸引回来。26岁的村民唐小丽已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唐小丽以前在外地从事组装打火机的工作,一月下来收入仅一千多元,眼看两个孩子越来越大,急需用钱的地方越来越多,唐小丽也十分苦恼。后来,听说村里政策、条件变好了,考虑再三后,唐小丽回到了家乡。
唐小丽和她即将开业的乡村超市
她是一位年轻的妈妈,但同样也是村里的贫困户。”廖祯可说,考虑到唐小丽家地理位置突出,他想到了开办乡村邮乐购超市。廖祯可介绍到,该超市是由政府的资金和政策帮扶开办,不需要贫困户出一分钱,“超市就在自家旁边,不仅可以卖东西挣钱,还方便照顾家里的老人和小孩。”
如今,距离超市开业只剩几天时间,虽然十分忙碌,但唐小丽显得十分开心。“下一步还打算取得烟草资格证,在超市里卖烟。”唐小丽满怀信心地说到。
引投资、搞养殖 贫困户年收入翻几翻
在搞定产业、公路后,廖祯可又“马不停蹄”地思考新的发展思路。在看到普明寺村拥有很多水塘后,一道灵光划过了廖祯可脑袋。“我们将120亩水地租给了外面的业主进行养殖水产品。”廖祯可说,贫困户将土地按照每年400元一亩租给业主,同时,业主还要优先给贫困户打工名额,按照每人每天40元发放工资。“采用这种流转土地和打工模式,能直接提高贫困户的收入,也打消了村民无钱挣的顾虑。”
廖祯可引进的水产养殖
在引进大项目的同时,廖祯可同样也关注着贫困户自家的产业发展。贫困户蒋学金告诉记者,在政策下来前,他家人均年收入仅2700元。经过政府的帮扶,养殖鸡、鸭、猪,现在,蒋学金年收入上升到7000元左右。“政府有好政策,我们也该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干活,才能过上好的生活。”蒋学金说到。
贫困户周秉胜家之前养殖家兔,受制于没有资金修建兔舍,一直都是小规模密集养殖,收入低,还容易造成群发疾病。“政府帮扶五万多元修建了这个兔舍,很宽敞明亮。”周秉胜说,如今,养殖的兔子已经有三四百只,兔子达到4斤左右就可以卖了,按照每斤8元,年收入也可上万了,年后将计划养殖兔子六七百只。
“2016年完成了基本的扶贫工作,2017年将再接再厉。”廖祯可告诉记者,“现在,在联系领导、帮扶部门的关心、支持下,普明寺村已经开始步入正轨。”下一步,普明寺村将实施金土地土地整理项目。该类项目的实施,将提高贫困户耕种及流转土地率,增加贫困户收入。
据了解,2014年普明寺村人均年收入4600元,其中贫困户人均年收入低于2300元,2016年12月通过了精准脱贫省级验收考核,当前人均年收入达到10041元,其中贫困户人均年收入达到51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