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8156|评论: 9

【kuik探秘】简阳阳安山北崖寺与三丰洞不解之谜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2-24 20: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如今说起简阳的风景名胜哪里最出奇,答案那是五花八门,什么三岔湖啊,圣德寺白塔啊,东溪大佛啊,石桥古镇等等...那要是说到古代简城景点可以堪称一绝的,大家可能就要议论纷纷了,你一定要问:“古代简阳风景名胜那么多,我哪知道其中一个是什么呢?”可是古代的简阳无奇不有啊,还真有一座可堪称一绝的地方那就是当今的-白崖寺,为啥这里叫做北崖寺呢?可能熟知简阳历史的人应该都会知道,在著名的简州八景里有一景叫做四崖泛月,是说在古代的简城四郊有四崖临水,皆可泛舟赏月。后来又被许多人美誉为简州四大岩,并且这四门的四大岩在当今的简阳县可是占了不少的优势,这不今天的东崖还保留着简阳第一大佛_东溪大佛与古老的防空洞,如果再往前些还有宏大的奎星阁和神秘的三溪祠,西崖不光是简州八景龙门锦浪状元许奕的读书所在地,还是曾经绛溪大佛崖的所在地,此佛崖据老人们所说可以与今天的东溪大佛相比较,如果你留意观察还可以看到简阳四大洞之一的夜月洞坐立于其中,是曾经灵隐寺的遗迹,当年唐代著名女诗人还曾在西岩题诗云: 凭栏却忆骑鲸客,把酒临风手自招。细雨声中停去马,细雨影里乱鸣蜩。可见西崖在古代简州所占的位置是多么地浩大出众,可是这些名胜都在后来的发展中消失殆尽了,就连幸存下来的四大洞之首夜月洞也消失在那一栋栋高楼大厦不见了,想毕西崖天文学家李淳风留下的淳风洞与孝光寺也同西崖的命运一样一去不复返了。
          同身旁的崖畔,北崖可能算是幸运的了,不仅崖壁上的墨迹还犹然可见,洞内的石刻依稀保存完好,说到此洞可能有些人已经猜出来了吧,不错!正是张三丰当年路过简阳时留下来得三丰洞,其实更恰当的名字应该为古代沿用的称呼-怡云洞,该洞深丈余,高约八尺许,内侧有石榻(狭长而矮的石床) 如今洞内不仅留有让许多书法爱好者的石刻艺术以外,还有二处道窟是当年会见道友的地方,一处云窝是当年拱道人睡覺的地方用今天的语言来说就是卧室,室内还遗留了一眼小孔是当年用来堕放石床的,在洞旁还留有石刻船,鼎与四个小巧玲珑的道人还栩栩如生,尤其是道人上张三丰,六指道人的题刻更是令后人啧啧称赞,可谓是石刻中的精品,据当地人介绍,当年在洞中还留有石桌,石床以及石凳可是后来却再也不知去向了,只留下孤零零的空洞,当然近几年有乞丐居住在此洞让这里又增添了一份热闹,可也为古洞增加了许多沧桑。
        在洞旁的崖壁上还生龙活虎的刻有李八白书“人在蓬莱第一峰”的字迹,虽然年代久远已经看不清其中的意思,但从字体来看依然不失当年的书法风格而就在李八百书之上又刻有癸亥菊月阳安第一山的绝题是简州汛防孙必达雕刻,玄子明书,依然可以感受到当年坐落于北门的阳安城繁华与此寺的兴旺,许多人可能会感到疑惑,当年的简州城不是在今天的老城区吗?其实今天的简阳老城是明代正德年间从绛溪河的古县城址迁移到南岸新城并修建了衙署,今天那里还留有一颗四百年 枝叶繁茂古银杏。
          而今天的简阳“阳”的本意就是说得当年的阳安县,而《太平平记》同时也记载有:“改牛鞭曰阳安,以界内山为名。”而为什么将此山的名字用作简阳当年的古县名呢?可能也是因为它的特殊奇特的原因吧,此外该山在早年的阳安治县时应该如今天的白塔一样,是简阳不可磨灭的特殊标志,可是这个标志没有维持到今天就渐渐地被人们淡忘了,此题记也停留在成渝铁路上看着火车快速地驶过。想毕在远在古代这里已经是简阳县五A级的旅游景点了。
          那北崖寺当年有多大呢?其实这些谜团到今天仍无法考证,常住阳安山80多岁的老爷爷给我说:“曾经四周崖畔山势陡峭,竹林清秀,是道士修身的好地方,就在北崖寺的背后又为明御史刘念的读书台故址,故址正是位于寺后的石墩下,当年在石墩还建有观音阁,右边的石崖上还刻有“凌烟泛月”四个大字,是明代简州知州陈仲晦的手书,可见当年简阳八景四崖泛月的不同一斑,可以联想当时这位文人站在读书台前看见朦胧中的仙月是多么的悠闲自在。
         那位爷爷接着又说:“远在盛唐时期这里又是白马院马祖禅师挂赐之处并在这里演讲过经书”他回忆说道,随着又望着阳安山又开始了他的回忆,当年在未修筑成渝铁路及公路之前,此处山体与沱江相连,而自古又是通成都东大路的驿道,在建国初,都还有道士在此隐居,而铁路边原本还有一处古洞,名叫观音洞,他曾经在洞里探过幽,之后因为洞中一条很长的大蛇,吓得之后再也没去探寻过这处古洞,直到今天铁路祝堡坎,石洞才永远地消失了。
         查阅历史资料当年的北崖寺却呈现出依山傍水,草木繁盛的形象。此崖坐西向东,俯瞰着滔滔的沱江河,寺院建于陡峭的北岩之下,庙宇辉煌,很是巍峨。寺院内外古树参天,竹林清幽,还有选胜楼,
,扪星阁,松凤坪,落星石,一草亭,三丰洞,江月洞,映月洞等众多名胜景点,更像是当年为文人载酒的寻芳之地,一草亭有一联云:恰当丘壑之间,是何年结阁起亭,莳时钟竹,到此江山多丽,惹得人停车下马,载酒寻芳。其中马祖禅师还在江月洞里刻下了,却是虚空讲解经,赚他座主一平生。至今踪迹无寻处,赢得西山万叠青的千古的绝句。
        阳安山北崖寺不光是道士与墨客所钟情之地,还有许多著名人士,前来走马观花,其中著名的简州四大状元之一许将在九岁就跟随亲人游览阳安北岩寺,在途中还遇到一段有趣的故事,据史载,许将,字冲元,简州人,宋庆历五年(1045)生,幼时的许将聪明绝顶,勤奋好学,才华横溢,有一年夏天,在随亲人参观简阳北门外的白岩寺,后返途中因食干粮,口渴难当 于是向正在菜园围篱笆的一位老伯讨茶喝。这围篱老人早知此孩乃当地有名之“小神童”,便欲试其才,说:“小哥,要喝茶当然可以,但要请你对联。我有一个藏在心里多年且对不出之上联,你把下联对出,我才给茶。”
       幼小许将虽然口渴厉害,但却懂得尊重长者,遂很有礼貌谦逊地说:“请老伯赐教。”
于是围篱老伯就以自己围篱笆之事为题念出上联:
    一篱二纬三桩囿菜园,园种春夏秋冬菜;
    与许将同游之亲人中不乏文人雅土,他们听了上联,觉得是绝对,因联中除有“一、二、三”三个数字外,还暗含了一个“四季”!他们也一时应对无句,帮不了小许将的忙,干着急,担心他对不上。谁知才思敏捷的小许将,眨眨眼,拍拍小脑袋瓜,不慌不忙地对了下联:
    百架千层万卷叠书馆,馆藏古今中外书。
许将话刚说完,众人拍手称妙。围篱笆之老伯听了,也暗暗佩服。心想对得不错,字字不差!但不知他是偶然而得,还是实有其才,决定再出一对试试。于是,老伯开口说:“小哥,再对一对如何?”许将喝不到茶,口更渴了。但还是耐着性子,恭恭敬敬地回答:“敬请老伯教诲”。老伯就以他们今天游览胜地白岩寺为题,侃侃念道:
    白岩白雾白玫瑰,如观玉皿;
同游者听了上联,知道老伯用的是复字的修辞手法,绞尽脑汁,想助小许将一臂之力。然而,小许将可是心中有数,他回顾今日登山游览的情景,一幅幅美丽的画面,又重现在眼前:唐代白马院遗址的红瓦,朝阳洞的朝霞;北崖上盛开的红花,他想到 这里,立刻得了下联,就慢条斯里对道: 红瓦红霞红杜鹃,若赏金屏。
  老伯听了,高兴得翘起大拇指,连声称妙。即刻端出上等白岩茶,小许将接过茶,正想喝,那老伯边叫:“慢!”边在茶杯里加上香喷喷的茉莉花。就在这时,老伯发现上弦月影,映入茶杯中,见景生情,又叫一声:“慢!再对一联。”随着念了出来:茶饮客吞杯中月;
  这上联可是有讲头的,回文念来也成联啊!不但难住同游的文人雅士,而且也确实难住了小许将。这时,小许将手捧香气诱人的茗茶,不敢往嘴里送,他低头苦苦思索,难得佳句,只好抬头,向四处寻找答对的素材,忽然,他发现折柳桥附近水井畔有一位大嫂正在吊水,一时开窍!高兴地大叫:“有对了!”接着朗声念道:水抽人吊井里星。
          这下联读来丝丝如扣,众人齐声叫好,听得老伯也高兴得连胡须都翘起来,再次高喊:“慢,小哥!”大家一怔,以为他又要出难题了。原来他爱才心喜,笑呵呵地,又往许将茶杯里,添上桂圆肉,然后说:“小神童名不虚传,来日一定中状元啊!”
  后如老伯所言,许将于宋仁宗嘉祐八年(1063年)为进士第一人(状元),奉派签书昭庆军判官。宋英宗治平年间,按资格许将可以召回京城任馆职,他却辞以“为官不能失耕读本色”,希望再任地方官,得到嘉许,被任命为明州(今浙江慈溪、舟山等地)通判,后经神宗亲自考核,被任命为集贤校理,同知礼院,参与编修《中书条例》。本应转官博士,神宗破格提拔为右正言。当时宰相王安石想提拔李定、章停直舍入院,神宗说:“许将状元及第,新除正言,何不令入院”?许将遂直舍入院。3年后,神宗又特敕他不必经过甄试就进知制诰, 简阳四大状元-许将的墓也被盗掘了,而许将死后就埋在当年繁华一时的北崖寺后,皇帝还御书给许将的墓碑;碑文曰;两朝弻亮,翊赞良臣。可惜四川早年就有着十墓九空说法,何况又是一处状元墓呢?最终还是同北崖的许多古墓一样被盗得无影无踪了,流连后来状元许奕的墓也无迹可寻了。
          说完了北崖寺啥们来说说大家所熟知的张三丰洞,这个张三丰可不是许多武侠小说里的张三丰哈,而是古代著名的隐居高手张真人,据说他可以一个月不吃东西,因为有不爱洗澡的习惯,就被许多人取笑为张邋遢,可张三丰不仅没有生气,反而还行善积德。不光是行侠仗义
张三丰还是丹道修炼的集大成者,主张“福自我求,命自我造”。张三丰所创的武学有王屋山邋遢派、三丰自然派、三丰派、三丰正宗自然派、日新派、蓬莱派、檀塔派、隐仙派、武当丹派、犹龙派等至少十七支。可有些人又要问了:“你说这里是张三丰游居简阳修炼的地方,那我们三岔湖原来的乾封古镇也有一处张三丰洞又该怎么解释呢?的确在史料中也有这样的记载:三丰洞位于古乾封镇, 乾封庙之后左侧,今洞于沟北,相传是道家著名人物张三丰修道仙居之处。张三丰乃明代辽东懿州人,对功名利禄不感兴趣,很早就离家出走,云游湖海,拜访名师,练就了一代的武艺,是道家空前绝后的一代祖师。当时他为了躲避帝王的征用,到四川来游历,并在乾封古镇凿岩而居,采药炼丹,住的时间相当长,如果放到现在,可能就差个记者见面会了。那若要判断北崖寺与乾封古镇的三丰洞哪个最真实?放到今天就很难说了,因为在上世纪70年代乾封镇就随这东灌引水工程永远地淹没于湖底了,就只剩下那一望无际的三岔湖了,与那湖中的岛屿依稀可见,不过楼主认为大家可能都支持北崖寺的那处三丰洞吧,不光是那里有“三丰洞与张三丰”美丽的传说让人流传至今以外,更引人出奇的是此洞中还有张老的墨迹,据说这首诗是他用手指直接写下来的,其字迹为草书,石刻为浮雕,今天又和洞旁的六指道人诗一起复刻在今天的白塔园的碑廊里供书法爱好者与游客欣赏,啥们也一起开看看这位道士在三丰洞留下的千古诗句:崖是深观处,仙人去不远。云归九龙洞,春暖七星山。乡道难程在,无根树没攀。惟余怀古青,只听水潺湲 —张三丰
寻真误入蓬莱岛,香烟干成松花老。探花何处来归,白云满地无人扫-六指道人(据说他有六根指头)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在当时此山山清水秀,鸟语花香。是许多隐士的钟情之地,以至后来许多游览的墨客在此留下了赞誉北崖的诗句,其中张三丰路过简阳时还流传着这么一段故事:
      简州州城之东里许,沱岸义渡之上有一个洞叫潦水洞,简州人俗称“老鼠洞”,相传久远之时,简州东溪有鼠洞,其中藏匿着公母鼠精,专与渔夫作对,时而打渔之舟翻覆,时害捕鱼之人溺亡,如此种种,不一而足。众渔夫们恨声连连,恨牙痒痒,但无可奈何。
   一天,何姓渔夫捕鱼江中,不料有一只大白鼠爬舷进舱,破网噬鱼。何某大为生气,举桨猛打,将老鼠击扫于水中。
   过了三日,突然有个有个身着寿衣的妇女来到简州州衙告状。
   州官即令升堂,举惊堂木,问道:“状告何人何事?”
  那孝衣衣妇在公堂之上哭得死去活来,抽泣地说:“民妇状告者,乃江上渔夫也。其残忍至极,将妇人之父击入江中,水淹而死。苦也!哀也!乞求大人为民妇伸冤啊~”州官问道:“你居于何处?姓何名誰?”孝衣妇不说话。再三询问仍不语,他始终只是哭,一言不发。州官愤怒,便拍下堂木,斥责道:“你这妇人岂敢无理!既然告状又不说具体情况,更不语原告姓名与居所,岂非无理取闹?本官念你赢弱之妇,免打。轰出!”
   州官语毕,衙史凶恶上前,立即将这妇人轰出大堂。
   但是,孝衣妇不依不饶,夜里哀哭于州衙之门,白天则喊叫于断案之所。声扬一州之城,音传四方之域。凡是听到的人,都动容而不忍,怀悱恻而生怨。更有土绅,力诂州官何以不理民怨?
    州官彼畏人言,更怕因此而丢官,急忙坐堂力查,希望尽早让此案水落石出,然而徒劳无果。他不禁焦头烂额,彷徨于堂,无计可施,最后只好传令江上的渔夫都上堂受询。询问期间,所有人俱证明没有伤害之举,只有何渔夫述说先前的怪事,便有所醒悟,退衙后思忖道:“此案恐与鼠精常与渔夫作对之事相关。但是,那个日夜哭喊的妇人,实在难辨身份,案子终无了断。”
   第二天,州官徘徊于堂,忽然有一个身穿破衣,手持破扇的人,站立在门外叫嚷道:“简州的首脑快快出来见我!我将助你了断此案!”
   州官听了,思索道:“此人口气不凡,大概有才能。”于是立即出门,作缉道:“活佛何来何为?”此人答道:“路径此地,闻大人一案难结,所以前来,愿助一臂之力。”州官大喜,请他进入州衙后堂,请上坐,敬茶,恭聆俟教。
   此人毫无客套,呵笑几许,便递过手中破芭蕉扇送给州官,对他说道:“只须严询妇人究竟何处人士。倘若她坚持不说,则用此扇径朝其脑一拍,定会出现原型。”语毕,此人堂前一晃,顿失踪影,只有他所遗留下的扇柄上,书有小楷“张三丰”字迹。
   州官大喜,便依派衙史将孝衣妇带到公堂,反复询问她是何妨人氏。
   孝衣妇依然大哭大喊,说:“冤也!大人!我告江上一渔夫!”州官猛拍惊堂木,厉声道:“大胆妖妇,竟然戏弄本官,吃我一扇!”语未毕,即用破扇径朝那人的脑袋上猛然拍去。
   霎时,孝衣妇张口结舌,目露惊恐,面呈青紫,转眼间伏地一滚,候然原形毕露,原来是一只大白老鼠。
   正当州官与御史愕然之际,那只大白鼠已窜出公堂,径往东溪老鼠洞中去了。
   后来,这只老鼠精率众盗窃简州的仓谷,为黑脸包公招简州神猫所灭。

      张三丰在简阳留下了具有神秘色彩的传奇故事,自然就会有许多不同的版本,有人说今天的弥陀寺里的升阳洞也曾是张三丰
曾经的修仙之地,在洞里还刻有四个同三丰洞一模一样的小道人呢?也有人说葫芦坝福寿宫里的石洞也曾是张三丰等道士居住的地方,直到今日还是简阳典型的一处道教场所,可是不管这些版本是真是假,但楼主相信只要有传说的地方,就有百姓渴望的形象,不管是在当时还是现在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希望也就是北崖最后残留的四个大字:国泰民安。只有这样幸福才离我们不远,而不管是读书台旁被盗的二处状元墓是不是就有当年四大状元的许将墓,还是那些被遗忘的古迹,相信在后来也会得到合理的论证,揭开北崖寺尘封千年的面纱,最后楼主也希望大家不要忘记阳安山北崖寺与读书台那光辉的一页! 201703osjh2jxvolzj1xlo.jpg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65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4 20:20 | 显示全部楼层

如今的张三丰洞里可以说是破烂不堪,杂物堆积,显然是被乞丐看中并居住于此了,虽然是时不时地会上去看看,但每次都没有遇见居住在此的叫花子,我有一个朋友打听到简阳有处神秘的怡云洞(张三丰洞)就上了阳安山,还没来得及进洞那个叫花子就突然拾起那绣迹斑斑的菜刀把他拦了下来,当然那位朋友也吓得够呛,急急忙忙地就下了山,万幸的是我几次进去时都空无一人,只能说那乞丐太会找地方了,这处彼有仙气又冬暖夏凉的意境,都可以让他隐居好一阵子了。但是楼主还是希望他能够早日搬走,因为他在洞里生火做饭时烟雾已经将内洞熏得满身黑,不仅影响周围的环境,往后还会蔓延到洞壁上的文物,还是那些堆放的废品,到处都是,拍摄洞外时发现垃圾满地,无一不叫人叹息,我只希望有一天那位乞丐内心深处会得到良知,不要继续破坏这座古老而又神秘的三丰古洞。
201755sjqtqqdaa3ajwvaz.jpg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4 20:20 | 显示全部楼层
独特的书法风格,可惜大部分都已风化
201758pipp3k02ioi2fww3.jpg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4 20:20 | 显示全部楼层

洞旁的崖壁上的李八白书“人在蓬莱第一峰”的字迹,虽然年代久远已经看不清其中的意思,但从字体来看依然不失当年的书法风格 201835li1bzwi4wafwagio.jpg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4 20:20 | 显示全部楼层

三丰洞旁癸亥菊月阳安第一山绝题是简州汛防孙必达雕刻,玄子明书 201916sbxwdwhb3ylw7202.jpg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4 20:20 | 显示全部楼层

当年阳安山旁有雍陶笔下的折柳桥,也有著名四大状元的故里坊,更有数座牌坊塑立于其中,今天牌坊沟那流淌的小溪又是当年红于一时刘氏三溪称为前溪








[groupid=2009]简阳交流群[/groupid]

2018年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16-12-28 17:22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字

2018年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16-12-28 17:23 | 显示全部楼层
图文并茂

 楼主| 发表于 2017-1-1 16:58 | 显示全部楼层

后面大部分图片,不晓得就丢失了

 楼主| 发表于 2017-1-1 16:58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巫友,新年快乐,后面还有很多字的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