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讲个美丽而生动的小故事: 家人围着6岁的儿子问他的理想,儿子说他想当医生。
外婆说医生好,社会地位高。奶奶说待遇也不错。
爷爷说除了工资还有其他的收入呢!外公说更重要的是以后找对象方便。
我听后,满意地问儿子为什么想当医生。
他说:“不是说医生可以治病救人吗?”
转眼30年过去了,孙子终于当了医生。
孙子发现:
外婆说社会地位挺高,在病人家属面前是个比孙子更孙子;
奶奶说待遇不错,合理使用药品加成的情况下还能吃饱穿暖,取消后就又要头疼下生存问题了;
爷爷说除了工资还有其他的收入呢,那是
外公说更重要的是以后找对象方便,交往段时间后都分了。
一不小心还会被人献花,这样的献花:
四川各个地方陆陆续续的开始取消药品加成了,你开不开心?
以为取消药品加成,看病费用就会下降?只能说你太天真。 羊毛永远出在羊身上,医院和医生大不了换把剪刀。 一、药品加成是在医院进药价格(看清楚,是医院进药价格,不是药品出厂价格)增加15%作为利润,其实这个利润率是正常的,因为这个利润只够养活药剂等相关人员,现在要取消这一点收入,表面上患者是得到了实惠,但医院却在诊疗费等其它方面增加收入,所以患者实际费用并没有减少。
二、官方实施这一政策的直观原因是——药品没有加成,医院医生就不会开大处方,患者看病费用自然就会降下来。其实这是不可能的,因为无论医院相关人员还是药商所收取的“钱”,都不是在15%这点加成里拿出来的,就算有数额也是极少的。大家如果看过媒体曝光的药品价格(不仅是药品,还包括辅助检查等所有一次性耗材和医疗器械、设备等),售价是出厂价格的数十倍至数千倍。即使取消药品加成,那些“钱”他们照样收,所以指望取消加成而达到减少开药的目的是行不通,看病贵问题不可能因此而解决。
推测以后的收入主要靠检查费用,如检验、影像、病理检查,再来就是手术费、护理费等临床费用。简单来说,药品加成取消前是费钱,药品加成取消后不仅费钱还要费时间。不信?我们就坐等观赏明年各大公立医院的盛况。
感觉伟大的四川卫计委才没有闲心关心患者死活和医生危机呢,官老爷们吃饱走人哪管你洪水滔天。
现在四川基层卫生院(乡镇级)实施的全部使用国家基本药品、收入全部归财政统一支配制度还有一点成效,但是制度还不够完善,比如医务人员的待遇太低、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差、领导积极性差、药品品种不全、医生开处方到药店抓药(指有提成的,别以为开处方到药店抓药就没提成,只要医生指定病人要到那间药店买药你就可能被宰了)、医生故意把不严重的病人送上一级医院诊治(指有回扣的)等问题,还要相关部门完善政策和约束制度。这是普通百姓都能看到的问题,领导们看不看得到就不晓得了。
一直在加大投入,一直在喊医改,但是大家却越来越不满意?为什么? 承认吧!因为投入和改革很失败啊!所谓的新医改无非是让医院少拿点,医生少挣点,药企少赚点,医保多付点诊疗费补贴下医院,这思路真是比傻白甜还要单纯善良啊!譬如说这个取消药品加成等于什么?变相的鼓励小病大医啊!问题在于领导们有钱有时间医病医得起,老百姓还要工作还要活下去啊!!!
我个人,一向主张医疗服务应该有所区分,基层医院承担最基本的医疗任务,患者可以以一个相对低廉甚至是固定的费用来享受最基础的医疗服务,大型公立医院应该承担大众医疗的主要责任,提供医保可以承担范围内的医疗服务。而对于更高级的医疗服务,应该由私立医院和商业保险来提供。说穿了,国家投入的原则应该是以同样的投入造福更多的人,即负担各种常见病、慢性病的一般治疗,尽量减少普通民众的医疗支出, 而不是正好相反,把大量的资金和资源集中在一部分人身上,让普通民众来为那些人昂贵的医疗服务买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