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增收富民产业。始终把发展富民产业作为减贫致富的主渠道。紧紧围绕蚕桑、畜牧、蔬菜、林果四大产业,逐村编制产业发展规划,推进特色产业发展。目前,建成种植基地2000余亩,补助生猪、黑山羊、小家禽、蚕房等良种幼仔2.89万头(只),整体扶贫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全县7个百分点。 培育壮大经营主体。通过土地流转、参股分红、吸纳就业等方式,不断强化农业经营主体与贫困村、贫困户利益联结,增加贫困人口经营性和劳务性收入。目前,新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77户。 完善脱贫帮扶机制。切实落实帮扶责任,42名省、市、县级领导,153个部门(单位),4700余名机关干部及社会力量,合力推动贫困村脱贫攻坚;统筹选派75个驻村帮扶工作组、75名驻村第一书记和120名农技员(科技特派员)开展定点扶贫工作,认真落实“五个一”部署,做到不摘帽不松劲、不脱贫不脱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