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722|评论: 0

[民生杂谈] 一个被互联网改变的村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2-7 10: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转发地址:http://www.ccps.gov.cn/theory/sjkt/201504/t20150402_58918_1.html

中学是学生汲取知识的黄金时代,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宝贵时期,如何在此期间发挥学校应有的教育职能,把孩子培养成国家需要的人才?

  湖北省荆门一中在历经8年时间的探索中,围绕中华民族的“正”字做文章,营造风清气正的育人环境,建设正直博学的教师团队,培养品行端正的责任公民,逐步孵化出“存正念、做正事、走正道”的共同价值观,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初步探索出一条道路。

  以打造风清气正的教师团队为基础,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力

  多年前,湖北省荆门市第一中学发展遇到困难,高考成绩、教学质量、生源状况等呈下滑趋势,一所老牌省重点高中遭遇了发展危机。当时,刚履新的校长原野面临着非常“残酷”的现实:学校正常上课时间竟然有3个教室没有老师,教室成了“闹市”;生源质量、教学成绩、管理水平与传统重点中学相去甚远;在走访教师中,他了解到相当部分年轻老师刚进学校时都怀揣理想,但看到学校作风涣散、风气不正,一腔抱负无处施展。

  校风如此,何谈爱岗敬业?作风如此,何谈教学质量?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教师是培养人的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者,师德师风是塑造青少年正确价值取向的保证,学高身正、正直博学的教师团队是把握这一方向的“舵手”。

  循着这个指导理念,荆门一中于2006年开始围绕“正”做文章,将“正”作为师德核心、育人准则和治校根本:通过推行全员聘用制,中层干部实行竞争上岗,公开选拔,严格考核;教师实行逐层聘任制,把品行端正作为选拔干部的首要条件,以公开竞聘的方式大胆起用品行正直的年轻人;为确保年轻干部健康成长,学校把思想品德教育放在首要位置,定期培训狠抓作风建设。

 基础差,底子薄,是荆门一中生源的典型特点。但不论现实情况如何,把孩子培养成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合格人才是荆门一中的使命和义务。

  为了不辱使命,面对那些在成长过程中落下心理阴影的祖国花朵,荆门一中提出了“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的教育目标。在《荆门一中关爱教育实施细则》中明确规定:教师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对不同成绩、不同品貌、不同性别、不同智力、不同家庭背景、不同亲疏关系的学生一视同仁,不歧视、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

  育人先育心。为了让学生拥有阳光健康的心理,每个学生都配有一名心理健康导师,导师负责在思想、学习、生活、健康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全过程关爱,为其解决现实遇到的问题和困惑。导师每月还要与家长通话,每学期到学生家里走访。目的只有一个,让学生养成勇于担当、积极向上的心态。

  有了阳光的心理,才能开展个性化的教育。针对学生文化成绩参差不齐、天赋特质各不相同的特点,荆门一中确立了因材施教、走特色发展之路,力争让所有学生都能成为学有所长的人。学校将课外活动作为学生自主选择、特长发展的专门时间,提供专门场地,配备专业辅导老师,制定专门培养计划,组织开展特长培训。学校根据学生的特质、兴趣,专门组建了励志班、艺术班、国际班,为不同的学生铺就不同的成才之路。

  有教无类,关于荆门一中的教育理念,艺术班班主任赵玉松的话颇有代表性:“学生是家庭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我们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祖国的花朵,帮助他们想出路,定目标,发掘学生的学习乐趣,激励学生的上进心。”

  在“每个学生都要成才”的理念引导下,荆门一中的教学成绩不断刷新。近年来,学校向高校输送各类特色人才近千名,艺术专业联考合格率年年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0个百分点。

  以开展服务社会的志愿活动为载体,扩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感召力

  “知识、技能只是攀登精神世界的阶梯,不是教育的终结目的。通过教育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培养学生正直、善良、文明的品行,关乎着明日的国民素质。”原野说。

  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荆门一中把“培养品行端正的责任公民”作为学校的育人目标。

  为弘扬奉献社会、关爱他人的道德风尚,荆门一中成立阳光志愿者协会,要求全校学生在校期间完成20个小时以上的义工服务。在学校倡导下,2700多名志愿者像一颗颗火种洒向社会,利用周末和假期开展义工活动。在社区里,他们帮助打扫卫生,帮扶低保家庭;在公交车上,他们进行交通文明劝导;在福利院,他们帮助孤寡老人洗衣梳头;在大街上,他们捡拾垃圾,清除道路“牛皮癣”。目前,荆门一中“阳光志愿者”的足迹已遍布中心城区的61个社区,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将责任、爱心、公益等正能量广为传播。

  义工活动,让身处校园的学生了解到当前社会状况,也认识到了自己作为公民的意义和价值。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这个过程中得到涵养。高三年级学生王玥茹说:“刚进学校时学习压力大,与同学也处不好,做义工不仅规范了自己的行为,而且认识到帮助别人的意义,学会了与人相处。”

  学生对于社会的责任行为,不断感化着市民自愿参与进来。一名学生家长说,自己的孩子成为了志愿者,用爱心关照社会,自己没有理由不对社会负责。浏河社区主任苏玉梅说:“荆门一中的阳光志愿者已经在社区家喻户晓,他们的义工行为感动着社区居民,促使社会正气不断得到弘扬。”

  “在学校,他们是老师的关爱对象;在家中,他们是父母的掌上明珠;但作为志愿者,他们却是有社会责任、有担当的公民,在考验中播撒爱的阳光,将正能量传递到各个角落。”荆门一中党委书记谢泽滔感慨地说。

  记者了解到,学校的各类先进不是“评”出来的,而是“算”出来的。为充分体现“正”文化的导向,学校建立了以《荆门一中业绩考评方案》为核心的系列管理制度。依据考评方案,每位教师从事的各项工作都有一个得分,累计一年来的各项得分,便是一年的工作成绩,谁优谁劣,一目了然,公正透明,杜绝歪风邪气。

  规矩成就方圆。在荆门一中,教师不只是传道授业解惑,更是学生的表率和榜样。为让教师用正直的人格和言行影响学生,荆门一中对教师在课堂、办公室、集会、生活等各种场合的言行做了详细规定。如校园内不抽烟、每天运动一小时、礼让右行、轻声说话、捡拾垃圾、光盘光桌等等。

  走进荆门一中,记者处处可以感受到“正”文化的熏陶:以“正”字为主题设计的校徽、会议室里挂着“三正三宽”(为人正直、作风正派、伸张正义,待人宽厚、遇事宽容、心胸宽阔)的匾额、墙上写着“唯正而行、择善而从”的标语,以屈原、魏征、文天祥、林则徐等历史正直人物为内容的品正墙等。“正”字作为荆门一中校园文化的特征符号,出现在师生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各个场所,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据原野介绍,风正气顺,人和事兴,心齐劲足,正气给学校及师生精神面貌带来了巨大变化:民主公开、唯正是举成为常态;领导干部以身作则、勇于担责;教师爱岗敬业、建言献策成为风气。

  以推进因材施教的阳光教育为抓手,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渗透力

  仅从考试分数来说,荆门一中的生源并不理想。荆门因为拥有龙泉中学和钟祥一中两大名校,荆门一中只能在它们招生线下40分确定学校录取线。在录取的学生中,几乎没有一个过当地一档线。曾经有一名学生写道:“在家里父母不理解我们,总是爱唠叨;在学校老师不理解我们,总是爱批评;在社会上,我们也是饱受批评的群体,我到底惹谁了?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这句话道出了荆门一中绝大多数学生的心声。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