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941|评论: 0

10月四川指数发布,德阳负面指数上升迅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1-7 10: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0月1日至10月31日,涉及四川省的网络舆情信息共计771.1万条,主要来源于微博、新闻、微信、论坛,内容主要集中在社会民生、违法犯罪、行政管理等方面。

2016617151526563.jpg

舆情概况

10月份的四川区域热点舆情主要涉及社会民生、违法犯罪和行政管理的三个方面,占舆情总量的近74%,由于“十一黄金周”的缘故,本月与旅游交通相关的舆情也有所增长,占比9%。主要舆情热点如下:“村干部一顿饭吃掉五保户三个月收入”、“德阳七名学生提前离校遭拒绝后殴打老师”、“驴友非法穿越稻城亚丁保护区因高反罹难”、“学生实习变廉价工每12小时月薪仅1500”、“男子造谣‘凉山孩子十年没吃肉’被拘留五天”等。

2.jpg

(一)舆情类别

从10月四川区域热点舆情分布情况看,社会民生类舆情依然是网民关注的焦点,与上月相比增长5%,占比达到35%;违法犯罪类舆情环比呈现上升趋势,排名第二位,占比25%;行政管理类舆情环比出现下降,排名第三,占比14%;旅游交通类舆情环比小幅上升,排名第四,占比9%;渉官涉腐类舆情环比大幅下降,排名第五,占比8%;而公共安全类、企业经营类、环境灾害舆情分别占比7%、2%和1%。

3.jpg

(二)舆情分布

1、正面舆情分布

从本月四川各地的正面舆情分布情况来看,本月正面舆情指数最高的是成都,其次为乐山与甘孜,排名在最后的是资阳和宜宾。本月正面舆情量上升较为明显的是攀枝花,攀枝花作为一个矿产资源型城市,在大力开发利用矿产资源的同时,也在谋求城市转型,开发养老产业。在北方渐冷的时节,攀枝花的养老产业受到的关注度也在逐渐提高,如“攀枝花米易打造异地养老示范基地”、“攀枝花:阳光康养探索‘中国式’养老模式”、“全国老龄办莅攀调研康养产业发展”等。

4.jpg

2、负面舆情分布

从本月的四川舆情负面指数上看,依然是成都和南充排名靠前,而达州和资阳的负面排名上升较快,自贡和内江的负面指数在本月有明显的下降。本月,负面指数上升最快的是德阳,本月发生了数件对当地舆情口碑影响较大的负面事件,在网络上引发较大的反响。如“德阳多名中职学生围殴老师 只因想提前离校遭拒”、“德阳一男子追求女孩被拒杀其母亲:你这辈子都不会忘吧”、“德阳交警追9公里逼停闯卡车辆 车内搜出枪支弹药”、“德阳发生毒驾强闯交警卡点事件 司机还涉偷车抢劫”。

5.jpg

(三)舆情来源

从舆情分布平台来看,本月四川舆情的主要来源是新闻、论坛和微博平台,分别占总量的26%、23%、21%;之后是贴吧,占比14%;最后是微信、博客等平台,分别占比6%和2%。

6.jpg

● ● ●

舆情热点

1、村干部一顿饭吃掉五保户三个月收入

事件报道后引发网络热议,村支书凭什么逼一个五保老人花三个月收入请吃,又何以发出“不吃对不起人家”的托词,那这个“对不起”为了维护老人的面子,还是在说自己无耻的当然?也有网友表示,在人情社会中,请吃是一个很常见的现象,但对一个五保老人,村支书过分的利用了自己手中的权力,村官就变成了村霸。越是在政治权力的边缘越容易滋生腐败,也更需要监督。

2、德阳七名学生提前离校遭拒绝后殴打老师

事件被报道后,引发了网络热议,一方面是对教育问题的讨论,学生因请假遭拒何以会用打老师来解决?这是学生素质教育的缺失,同时教师被打只能承受,是否在教育过程中可以有适当的惩罚?另一方面是关于《未成年人保护法》时代适用性的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青少年儿童的心理成熟越来越早,而《未成年人保护法》使他们在犯错后拥有了很多豁免权,这也从反面助推了青少年犯罪案件的增加。网友建议能否适当修改《未成年人保护法》,然法律在宽容与惩罚的天平上更为均衡,促使青少年健康的成长。

3、驴友非法穿越稻城亚丁保护区因高反罹难

事件报道后在网上引发议论,网友表示同意有偿救援的方式,这样的措施能够减少旅游非法穿越的次数,让他们在出发前充分衡量自己的能力、资金问题,同时也能够减轻景区所承担的人力、资金压力。

4、环保部下令拆除成都X光安检仪

纵观整个事件,从网友的发帖,到国家部委的回应,这个自下而上的传播过程也仅仅用了两周时间,网络民意经过舆情的放大,最终形成了让国家部委回应的“蝴蝶效应”,让某些偶发的社会事件在国家部委的指示下得以解决。凸显了互联网时代里网民言路的畅达,网络舆论能够有效的作用到社会现实中,同时也能看到国家部委对网络舆情工作的重视。

5、学生实习变廉价工 每天工作12小时月薪仅1500

新闻报道后,很多网友也坦言自己也曾有过同样的经历。网友“梦桐疏影”表示:职业院校都是这样的,随便找个用人的地方就给安排了,然后自己觉得工资低了,或者工作累了,主动放弃,这样学校安排工作的承诺也就叫兑现了。

6、网购仿真枪获无期案将再审

案件被媒体报道后,曾引起舆论广泛关注和讨论,有支持者认为判决遵循了法治,有担忧者认为“有侵犯人权之嫌疑”,更多的则是疑惑“仿真枪何以承受无期徒刑之重?”,而最为引起舆论争议的焦点则在于仿真枪的鉴定,和行政法规能否作为刑法依据。显然,在执法部门来看,判决结果“于法有据”,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而在公众看来,这种法律规定却“难以接受”,也与公众的心理预期有着较大的差距。

● ● ●

官方应对分析

1、男子造谣“凉山孩子十年没吃肉”教育局回应

应对点评:在事件发生后,凉山州教育局在24小时内就发布了通告对事件进行辟谣。针对微信内容逐一反驳,揭露了谣言的真面目,有效遏制了谣言的传播。随后公众号的作者也出面澄清发布“关于《四川最穷的地方有多穷?孩子十年没吃过肉》伪新闻的致歉信”,自己进行辟谣。最后,警方介入调查,依法将散播虚假信息的易某处以行拘五日。

从整个辟谣过程看,在谣言发布后24小时内,当事的凉山州教育局就发布辟谣信息,成为事件的第一定义者,有效的降低了谣言的危害;随后作者的自我辟谣,从源头上否定了谣言,降低了谣言传播的力度;最后警方从法律的角度对造谣者予以处罚,澄清了谣言的同时也震慑了造谣、传谣的犯罪行为,降低了此类事件发生的可能。

2、四川甘孜景区指责雅安交警“人为堵车”截游客

应对点评:海螺沟景区官方微博拥有三万粉丝,在网络上有一定的影响力。不过,海螺沟的微博发出后并没有得到网友的认同,反而让网友认为景区为了自身的经济利益却让游客走危险路段,这是一种冒险的行为。在海螺沟景区发布微博6小时之后,雅安交警迅速在网上进行回应,封路并不是为了截留旅客,而是完全出于游客安全的角度考虑,避免了事态的扩大,也得到了网友的谅解,使舆情危机得到化解。四川经济日报评论“雅安交警:宁听骂声、不听哭声。大家一定要注意遵守交通安全!”

abf9ca92d1de7fd806e6218f2bc65b05_b.jpg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