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下载
四川手机报读者讨论区
请
[登录]
或
[注册]
[去市州]
阿坝
巴中
成都
重庆
达州
德阳
甘孜
广安
广元
乐山
凉山
泸州
眉山
绵阳
南充
内江
攀枝花
遂宁
雅安
宜宾
资阳
自贡
搜索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首页
Portal
论坛
教育观察
问政
5G
网红四川
版务
四川手机报
本版
用户
管理日志
社区银行
版务
最新主题
最新回复
管理日志
最新图片
社区银行
积分商城
问卷调查
活动中心
群众呼声
麻辣杂谈
新 时 代
生态环保
律师在线
舆情监测
成都
绵阳
德阳
巴中
南充
乐山
内江
达州
广安
广元
遂宁
泸州
宜宾
凉山
资阳
眉山
雅安
自贡
营山
南江
新都
南部
摄影
楼市
旅游
川剧
汽车
桌游
招聘
教育
航拍
彩铃
健康
装修
美食
租房
论坛
›
大话四川论坛
›
隆昌论坛
›
隆昌5位平凡知县的故事,为何数百年后仍被传颂?
麻辣社区小程序
麻辣社区APP
相机扫一扫 下载APP
麻辣社区微博号
微博扫一扫 关注微博号
群众呼声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 发布留言帖
返回列表
阅读:
3829
|
评论:
1
[群众呼声]
隆昌5位平凡知县的故事,为何数百年后仍被传颂?
隆昌5位平凡知县的故事,为何数百年后仍被传颂?
[复制链接]
释怀那殇
释怀那殇
当前离线
积分
103
发表于 2016-10-9 11:07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牌坊是民族特色建筑文化之一,是古人为表彰功勋、科第、德政及忠孝节义等所立的建筑物。在四川省内江市,有一座牌坊群,建造于明弘治九年至清光绪十三年(1496年—1887年)间,距今已有五百余年历史。这就是隆昌石牌坊群。
http://mmbiz.qpic.cn/mmbiz_png/5r2fdOVlScoQ4JTqMHaXlyF4k0otScV022rqkoWy0OY9VCjYoJXia37X6bAiaoJvFJJGJarax48iaw0wa29JqYoaQ/640?wx_fmt=png
由南向北的古驿道,见证着历史与沧桑
隆昌县系川南重镇,当六路要冲,自西汉便是巴蜀驿道和川渝通往滇黔的重要枢纽。据隆昌县志记载:隆昌自建县以来,当地绅耆百姓为有建树、民众拥戴的17名官吏建有德政坊、德政碑共计21座。现仅存德政坊5座、德政碑4座,涉及官吏8人。隆昌石牌坊群的德政坊是由隆昌乡绅名士和百姓为旌表离任或时任隆昌知县德政而捐资设立,集中体现了当地百姓的感恩之心和对清官廉吏的赞誉之情。
http://mmbiz.qpic.cn/mmbiz_png/5r2fdOVlScoQ4JTqMHaXlyF4k0otScV0fibqql2tvicInw6NdRX7YrAiclnrJ83Wy00QF0Hz46JrXw1ARL4z3RTcw/640?wx_fmt=png
隆昌县德政坊群
现存的5座德政坊,东西两面均有楹联。牌坊上的楹联,既是弘扬清官廉吏功绩政声的历史载体,更是对继任官员的激励和鞭策。一座座石牌坊,一句句楹联,犹如一份立体史书,向人们讲述着一段段崇善扬孝、清廉守德的历史故事。
http://mmbiz.qpic.cn/mmbiz_png/5r2fdOVlScoQ4JTqMHaXlyF4k0otScV0G1ibgibfNhKCDVGXia1U8lu6IN9icJbic0QdRIxqN7hhy1gUS7Y5cWMs5gg/640?wx_fmt=png
伫立在古驿道旁的德政碑
1
牛树梅德政坊
http://mmbiz.qpic.cn/mmbiz_png/5r2fdOVlScoQ4JTqMHaXlyF4k0otScV0Yfbuqyibmhqh4clYnuWLKpcv4T1NCREibq7tSpJha2UoMZGhhEFGibtzg/640?wx_fmt=png
牛树梅德政坊
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牛树梅任隆昌知县。他仁心宽厚,惠泽百姓,支持创办“恤嫠会”(xù lí huì),使孤苦穷困无助的寡妇孤儿获得了基本的生活保障。他整顿吏治,端正作风,经常轻车简从到乡间明察暗访,所有费用皆拿自己薪俸开支。同时,对官吏私贪腐败、衙役敲诈勒索等行为,坚决查处不留情面,并立下了“勤听断,少臆断,不枉断,公而断,断必公”的办案规矩,从而被隆昌百姓誉为“牛青天”。清道光二十五年正月,隆昌绅耆百姓在县城北关为离任知县牛树梅立德政牌坊。
东面主门楹联
读十年书从政能兼果达艺
作万家佛居官不愧清慎勤
http://mmbiz.qpic.cn/mmbiz_png/5r2fdOVlScoQ4JTqMHaXlyF4k0otScV0f0Cy8JPEn3FzGIOyjHQGeAIZ9KD4OoVj2E7lYxPNrAljVicoj1NVXHQ/640?wx_fmt=png
这幅楹联篆刻在牌坊东面的立柱上,是对牛树梅从政能够做到办事果断、人情通达,治理政事得心应手,为官清廉、断案慎重、勤于政务的高度评价。
西面侧门楹联
鹤署承清德教民以孝
琴堂听讼明对己从廉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5r2fdOVlScoQ4JTqMHaXlyF4k0otScV054pNeySDTxesq5eyEnPhCibLqyg2jZZLuIhNAvy9biaJIvaNR9sMmYjw/640?wx_fmt=jpeg
西面楹联讲述的是牛知县清廉为官的高尚品德,引导老百姓弘扬孝道;经常在县衙公堂上公开听审断案,坚持用清廉来严格要求自己。
正因为如此,在牛树梅的治理下,一时隆昌吏风大治,官风日扬,民心大振,出现了“匪踪敛迹,人归乡里,安堵无虞”的良好局面。百姓在牌坊的西面正上匾镌刻“民之父母”以感谢牛树梅的恩泽。
http://mmbiz.qpic.cn/mmbiz_png/5r2fdOVlScoQ4JTqMHaXlyF4k0otScV0mf4jFzurhJgXMcQty9lh33S6OWIshYAiaMicS4KibdibSMIz77UT35zvPg/640?wx_fmt=png
牌匾“民之父母”
2
刘光第德政坊
http://mmbiz.qpic.cn/mmbiz_png/5r2fdOVlScoQ4JTqMHaXlyF4k0otScV0eHMribhVsjXuaicD1lzJcfFqQ3cvYmlkrBoHbjI2j4bcejrmO53PuIMQ/640?wx_fmt=png
刘光第德政坊
清道光十四年至二十九年间(1834年—1849年),刘光第四任隆昌知县。他重修回龙观发展教育,捐资助农引导百姓生产致富,特别是在清道光二十五年第四次任隆昌知县后,为安抚逃荒到隆昌的数百流民,带头捐资在县城南、北二关各建一处栖流所,为其免费提供食宿,并召集工匠传授生存技艺,并紧靠栖流所各建一个捡殓亭,为无亲无故的死者收尸安葬。
西面主门楹联
鸿雁抚流民德布万家樾荫
鸱枭驱暴客风清百里花疆
http://mmbiz.qpic.cn/mmbiz_png/5r2fdOVlScoQ4JTqMHaXlyF4k0otScV0hGib3sl2vzaeo70WwEyZYBbvV5l2B1ribxRQAkz3uq769L2Xbqquxlyw/640?wx_fmt=png
上联盛赞刘光第用书信召唤那些四处流浪在外的人回家安居,把恩德布施给千家万户,让百姓生活在一片绿荫的庇护之下;下联则说刘光第用鸱枭一样的力量来躯赶盗贼,让本县辖区里社会风气变得良好,疆域里开满鲜花,生活里充满芬芳。
http://mmbiz.qpic.cn/mmbiz_png/5r2fdOVlScoQ4JTqMHaXlyF4k0otScV0ePbGTmSLx1dyzMQNLTuATawvT9UnehWLp4sB7reOVnibOp6ica2b2GoQ/640?wx_fmt=png
牌坊上的浮雕寓意隆昌的官吏秉公用权、公正断案
刘光第德政坊修建于清道光二十六年,在刘光第任期内。也正是因为刘光第爱民如子、倾尽全力为民谋利,深得百姓爱戴,才使得他成为了隆昌百姓为在任官吏建德政坊的第一人。
3
肃庆德政坊
http://mmbiz.qpic.cn/mmbiz_png/5r2fdOVlScoQ4JTqMHaXlyF4k0otScV0mtP3icvDms4FyDEuy1yqYJsjjuyH6lXiamY2kxDPgLueCZaBYSpPuoCw/640?wx_fmt=png
肃庆德政坊
清咸丰五年至十年(1855年—1860年),肃庆任隆昌知县。
隆昌士民于清咸丰六年在县城北关为其立德政坊,为何隆昌百姓要为上任不到一年的肃庆建德政坊呢?这是因为肃庆一上任就为百姓做了许多好事。他初到隆昌便遇特大旱灾,甘冒杀头之罪开仓放粮。肃庆还设计剿灭了多年来经常流窜到隆昌境内抢劫杀人的“八面刀”和“棒老二”两个匪团组织。清咸丰十年夏末秋初,肃庆亲自带队抵御流寇入侵时,身中三十七刀殉职。入殓时,其数年俸禄仅余一两三钱银子。最后,还是隆昌百姓捐银三千两抚送其灵柩回其老家长白山。
东面主门楹联
输款免零星 鹅洞苍生沾子惠
粜平逾数月 龙桥黎庶鲜庚呼
http://mmbiz.qpic.cn/mmbiz_png/5r2fdOVlScoQ4JTqMHaXlyF4k0otScV0mb44ibicPz6yHaRkiaFWO4vwPH6gzw6mTydg42ZgVgMyUbKn34d8J4ERA/640?wx_fmt=png
这副楹联意为:在征收粮款时,肃庆总是把零星数额免除,隆昌百姓都蒙受了他的恩惠;遇到歉收缺粮时,他又用平价出售公粮长达好几个月,隆昌百姓很少有半夜喊饿的声音。
西面侧门楹联
清廉不必鱼生釜
仁爱尤欣凤集庭
http://mmbiz.qpic.cn/mmbiz_png/5r2fdOVlScoQ4JTqMHaXlyF4k0otScV0Re6z7UwFAevFRibHuaOEVXFSGevQPHWzA12ackPUqLsvZNyKgE6KWicQ/640?wx_fmt=png
上联意为,老百姓说肃庆过于清俭,他一生清正廉洁,节俭得自己都快无米下锅了;下联说肃庆仁爱待人,非常令人欣慰的是道德高尚的人越聚越多,从而引导民众形成清纯质朴的民风。
4
李吉寿德政坊
http://mmbiz.qpic.cn/mmbiz_png/5r2fdOVlScoQ4JTqMHaXlyF4k0otScV0WqHgwIe9JbInhRHI4PSM4WzlpibXN89ZMUQ7wRGWXe818dj0NZBvNPg/640?wx_fmt=png
李吉寿德政坊
清咸丰四年(1854年),李吉寿以文人画家入仕隆昌任知县。为保百姓安居乐业,李吉寿知县实行群团联防,确保了一方平安。为赈济灾民,李吉寿组织书画义卖活动,带头捐赠全部义卖收入赈灾,受到百姓拥戴。清咸丰五年初,隆昌士民在县城南关巴蜀古驿道上为李吉寿立德政坊赞其治县功绩。
东面主门楹联
戟阁秋清 百里自无风鹤警
琴堂春静 万家齐被管防宁
http://mmbiz.qpic.cn/mmbiz_png/5r2fdOVlScoQ4JTqMHaXlyF4k0otScV0AXT2m7ktb8YV4PpGeHk0RNttM3DMRtGKz3bH8qvA26SxMKickEX8pibQ/640?wx_fmt=png
上联说李吉寿治政期间,在清爽的秋日,士兵们在练兵场里操练,时刻准备保境安民,县境内就不会有风声鹤唳般的警报传来。下联是说在春天里,县衙中没有鸣冤叫屈的声音,一片平静,老百姓生活在管理有序、防卫有方的环境中,生活一片宁静。
西面侧门楹联
白傅裘如冬日暖
陈公镜比秋月明
http://mmbiz.qpic.cn/mmbiz_png/5r2fdOVlScoQ4JTqMHaXlyF4k0otScV05sEicPpicjE50ZpKgCvswRib357N47L1SE1V1wmIybWveXXOSOiah8be3A/640?wx_fmt=png
这副楹联颂扬李吉寿推行的仁政让老百姓受到恩惠,犹如身披东汉清官白衣尚书郑均的轻裘,即使在冬天都让人感到无限温暖。处理纠纷和案件公正无私,犹如明朝陈谔公那样,清明得就像秋天的月亮一样。
5
觉罗国·欢德政坊
http://mmbiz.qpic.cn/mmbiz_png/5r2fdOVlScoQ4JTqMHaXlyF4k0otScV022rqkoWy0OY9VCjYoJXia37X6bAiaoJvFJJGJarax48iaw0wa29JqYoaQ/640?wx_fmt=png
觉罗国·欢德政坊
清同治九年(1870年),觉罗国·欢奉命莅任隆昌知县。觉罗国·欢带领大家抗击大旱,捐资兴校助学,普惠黎民百姓。清同治十年,隆昌士民在县城南关巴蜀古驿道上为其建德政坊一座,坊顶塑一头顶官印、站立小便之猴,表达了隆昌百姓希望觉罗国·欢知县“立便封候”的良好祝愿,这也是隆昌县百姓修建的最后一座德政坊。
东面主门楹联
分俸注膠庠 文武欢颜 桂苑芳宫沾雅化
按粮免升斗 捐输普德 茆檐蔀屋被恩波
http://mmbiz.qpic.cn/mmbiz_png/5r2fdOVlScoQ4JTqMHaXlyF4k0otScV053nibESHweqCXIylRiclatkQ3djxDBeYQOBiaBNib1sacl9hxvfFbUjaCw/640?wx_fmt=png
上联是说觉罗国·欢从自己的俸禄中拿出钱来支援学校建设,改善学生生活,让全县学子都沾了他的风雅教化;下联则讲觉罗国·欢在纳粮交税方面广泛给予百姓照顾,使茅檐草屋下的穷困人民,都得到了恩惠。
东面侧门楹联
律己以廉心清似水
养民为惠泽渥如春
http://mmbiz.qpic.cn/mmbiz_png/5r2fdOVlScoQ4JTqMHaXlyF4k0otScV0bH35aQPJeHjSicHSicEHkRjLiaJXcGfMTSIhyuJicnBtENg64nQyh0N2RA/640?wx_fmt=png
上联说觉罗国·欢严于律己,清廉如水一般;下联则讲他广施仁政,让老百姓修养生息,享受到其恩惠就像生活在春天里一样。
西面侧门楹联
瘠己肥人公来何暮
勿施与聚民至如归
http://mmbiz.qpic.cn/mmbiz_png/5r2fdOVlScoQ4JTqMHaXlyF4k0otScV0ibyqbqmcZ6XJC6AIzu3ibku4Eibb2QiaRYcd0WTbEsMHB9iayUWk7XlibmzQ/640?wx_fmt=png
上联赞扬觉罗国·欢是一位严以待己、宽以待人的好官,这样的好官为什么来得这么晚啊?下联是说觉罗国·欢不向民众摊派争利,老百姓踊跃来附,像归家一样。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5r2fdOVlScoQ4JTqMHaXlyF4k0otScV0bBzibicX2oic3V3HyRR2BVhyFQsWb9dyicQmWPyrZTpocrDicibdNZvaBtFA/640?wx_fmt=jpeg
历经五百余年风雨洗礼,牌坊上的楹联有的已经严重风化,有的已斑驳脱落,然而岁月抹不去人们对清官廉吏的赞扬。这一座座伫立的牌坊、一副副镌刻的楹联,无不向后人述说着那段尘封已久的历史与记忆,铭记着五位清官廉吏的德政往事……
赞
打赏
下载APP打赏
打赏列表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回复本楼
举报
全部评论
按赞排序
moonstreets
moonstreets
当前离线
积分
237
发表于 2016-10-9 11: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有质量好帖子
评论
赞同
反对
举报
返回列表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
详情请点击此处>>
浏览过的版块
麻辣摄影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