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二球其人其事
我琢磨了很久,四川话中,很难找到一个词,与北方话“二球”完全能够等同的。所谓“二球”,有点“混世魔王”加“无赖”的意思,所以又叫“混球”。与今天说某人很“二”或“二百五”是两个意思。在北方,谁要被冠以“二球”的大名,一般就会遭众人白眼鄙视,如果再冲着他甩出一句“二球货”,几乎就等于骂他“不是东西”了。
我要讲的贾二球,大名叫贾占国,是沈阳市沈河区人。初中没有毕业,就响应“到广阔天地中去”的号召,来到盘锦某农场青年点。文革结束,石油企业在当地招工,贾占国进了国企。那年月,石油企业很火。沾了王进喜的光,石油工人也是响当当的。不是谁想进就能进的,谁想去当石油工人就能当的。何况是知识青年下乡后第一次招工,要求之高,条件之苛刻,前所未有。盘锦知青是军事编制。招上来的人,都十分优秀。不是青年点的“营长”,就是“连长”,最次也是个排长职务。唯独他,什么也不是。贾二球是怎么“混”进石油工人队伍的 ,至今是个谜。
贾二球在这批人中算是年轻的,身材瘦小单薄,脸蛋白净,走路轻飘飘的样子。干活总是拈轻怕重,挑挑拣拣的。好耍贫嘴,口里吐出来的全是酸溜溜的话,叫人很不受用。自己没有什么大本事,还常对同事们耍横,对领导发难,所以被人叫做“二球”。时间长了,他的大名,反倒没人叫了。
在勘探队时,觉得与他不是同一类型的人,我对他总是“敬而远之”。现在想写写他,不知道从何下笔。思量再三,要把他的所作所为,吊儿郎当的糗事,一一道来,实在太多,耽误时间。就写他的几件小事吧。
勘探队职工,吃集体食堂。中晚餐,都有4到5个荤菜素菜可供挑选。一般人都买一荤一素,要几个馒头或来几两米饭。谁也不会把食堂的各种菜买全了。所以,大家就会凑在一起,你吃我的,我吃你的。这样,既丰富了菜肴,调剂的口味,又可聊天拌嘴,乐呵乐呵。贾占国不同,他端着饭菜,看见有人伸过筷子来,要夹他碗里的肉吃,赶紧捧起菜盆,缩颈低头,“呸、呸、呸”接连吐几口黏痰。想夹菜的人恶心都来不及,哪里还有胃口吃他的菜?人们知道他的德行,总要故意逗他,看见他买饭,都会做出假装要抢菜吃的样子,于是,从买菜窗口到宿舍,他就不停地往菜盆里“呸、呸、呸”的吐唾沫。仅此一件事,就得罪了同事们,众人也就疏远了他。
在东北施工。三九寒冬,滴水成冰。白天最高气温在零下10度左右。晚上可达零下20度,甚至更冷。一次,晚饭后大家闲聊。有人说太冷了,憋着一泡尿,都不敢上厕所。东北农村,室内没有厕所,简易厕所一般在住房20米以外。贾二球叫了一声:“这有什么好怕的,谁要给我买一份红烧肉,我到野外去,把裤子脱了,光着屁股,冻半个小时”。这一吵吵,都来了精神。这个说:只要你敢去,我再给你加一份红烧肉,那个说加两份。其实,大家都想看贾二球出丑。一起哄,众人跟着贾二球来到雪地里,有下赌注的,有自荐当证人的,还有拿手表计时的。只见贾二球把裤子脱了,露出两半雪白的屁股,二话不说,趁着月光,蹲在厚厚的雪地上。气温接近零下20°,时间过了10多分钟,众人已经冻得够呛,直打哆嗦了,贾二球还一动不动的蹲在那里。挑头的班长,怕出意外,赶忙央求他:“算了,我输了,快起来吧。我给你买三份红烧肉。”这场赌博才算收场。从此以后,在类似的游戏中,再也没人敢与贾二球打赌的了。
在贾二球的诸多“事迹”中,最出彩的,要算他蹭领导饭吃的故事了。
勘探队员十分辛苦,风里来,雪里去,收工回队也有早有晚。所以领导要求食堂24小时有人值班,开“流水席”,让辛苦一天的职工回队都能吃上热乎乎的饭菜。但是,什么事情都有例外。这天“贾二球”他们几个人回来,到食堂一看,米饭馒头冰凉,只剩点咸菜。众人虽然不满,凑合凑合,将就吃算了。唯独贾二球不愿意凑合,怒气冲冲去找领导,没人。一打听,领导去饭馆陪客人吃饭去了。
勘探队有个惯例,每到一处施工,都要请地方头头脑脑吃吃喝喝,以便施工能够顺利开展,费用从“青苗赔偿费”中开销。这天,又准备请县长、县公安、法院、交通、农林以及县“支油办”等大小官员吃饭。不巧,正赶上县里召开“县乡村三级干部会”,一直拖到晚上7:00才散会。贾二球找到县里最豪华的那家饭馆,躲在对面,等了很久,才看见县委各路官员鱼贯进入。他赶紧跟在后面。
不管他怎么装,到底是本单位职工嘛,被领导一眼就看出来了。偷偷拉拉他的衣襟,问:“你怎么来了?什么事?”贾二球也不吭声,径直往里走。众人客客气气,正在谦让座位的时候,贾二球一屁股坐到上首,满脸笑容,举起右手示意,连声说:“不要客气,不要客气,请坐请坐”。斜对面的队领导脸上红一阵白一阵的,当着客人的面,不便发作。县长叫队长介绍介绍你们勘探队的领导。队长起身,稍作犹豫,只得先指着贾二球说:“这位是我们市场部主任”。 还是队长的脑子活,马上就给贾二球封了一个官职。——他哪里敢说贾二球没有职务,是来混吃的呢?
不就是吃一顿饭吗?所以,事后队领导对贾二球连屁都没有放一个,只说了一句“下不为例哦”。此事传开,队上小青年原来鄙视贾二球的,原来躲着他的,见面都对他竖起大拇指。
76年贾二球和几个同事出差,途径唐山,正赶上大地震,瞬间全部被埋在废墟里。等他醒来,发现几根房梁,横七竖八架在背上,身子还有活动余地。虽然四肢疼痛,感觉没有伤到筋骨,还能活动。慢慢爬出来,抖抖尘土。一看同事们不见了,他马上意识到出大事了。一边哭一边喊,终于听到有微弱的呼声。赶紧一点一点扒开砖头瓦块。一天的时间,他一边哭,一边骂,救出来两个同事。他的十指皮肉已经磨掉,双手鲜血淋淋。我们单位距离唐山只有几百公里。等到闻讯,组织人员赶来救援,其余职工已经遇难。
此事传回单位,贾二球成了英雄似的人物。后来,召开抗震救灾表彰大会,毋庸置疑,贾二球是第一功臣。这次大会例外,所有领导干部都坐在台下,有功人员披红戴花坐在台上。贾二球还被安排在正中。据说,本来想叫他发言讲话的,领导怕他胡说八道,改叫其他人讲了。坐上主席台,是贾二球“大姑娘坐轿”头一回。看他很不自在的样子,像孙猴似的,低着头,一会挠挠头,一回喝口水。逗得我心里直笑。
此后,大家对贾二球就高看了许多,贾二球的“球劲”也收敛了不少。
再后来,我调离了小队。多年不见,一打听,说是贾二球调回了沈阳去了,还当了一个小干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