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0466|评论: 1

我们与文明世界之间隔着一条傻逼浮游的爱国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9-28 09: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鬼首天龙 于 2016/9/28 5:05:59 发布在 凯迪社区 > 猫眼看人

    今天,美国的两位总统候选人进行首场电视辩论,不少中国人在网络平台上进行即时转播。有个在美国的朋友对我说:希拉里的能力和口才让我感觉是一种莫大享受!她不无感慨地说道:知识、水平、能力、智力、风度和素质等不是短时间内能修炼成的!这一番话让我深以为然!一个女人能够在美国这样的社会里始终活跃在政坛之上,她具有中国人无法想象的优秀品质,也只有在美国,才会让真正优秀的人脱颖而出而不会被埋没。美国的总统候选人能在万众瞩目之下开展激烈辩论,这岂是拥有自信的傻逼所敢为的事情?不过王五四同学说了:老给太监看A片真的好吗?

    “十一”国情长假在即,不少人已做好了出行计划。有人转发给我一篇王五四同学写的帖子,标题是“以文艺的名义骗炮-写在十一假期旅行前”,王五四同学在朋友圈发表声明说文字是他写的,公号却不是他的,当心被骗炮!看到此处我呵呵一笑,原来李鬼已经在路上!王五四同学的文字总能让人发出会心的微笑,不过他的这篇文字我觉得不是特别的好,以文艺的名义骗炮,把假装文艺的男青年说得很坏,把假装文艺的女青年说得很傻,其实文艺都是假装的,究竟谁骗谁?哈姆雷特说:这是个问题!

    王五四同学在文章里如是说:“常谈新疆西藏,言必称爱这里的人物和风光,却从不关心新疆的人,也不关心西藏的事,在她们眼里,管它发生什么,一切都是岁月静好。”我觉得这句话说得特别赞,因为很文雅很含蓄很抒情很深刻,同样的意思让我这没文化的人来说可能会很直白很粗暴很让人不舒服:你们不要以文艺的名义装逼!装逼的道路有四万八千条,它并不在通往西藏和新疆的大道上!

    应该是在昨天,有一个帖子在微信朋友圈里被人们频繁转发,让我看到不下七八次,真的感到很烦。这帖子的标题是“日资撤退令人不安”,眼瞅着西边的太阳都快要落山了,还有人在转发,我终于按捺不住心中的烦躁说:你们是不是吃多了给撑着了?日资撤退令人不安?谁不安了?为谁不安?你特么有资格不安一下吗?还真把自己当国家的二八万了!日资撤退应该高兴才对啊,多少年来的抗日主旋律上下共鸣,不就是为了今天的结果吗?你的盛世如你所愿,你不安个毛啊!

    也是在昨天,在朋友圈里看到另外一个帖子,让我有大吃一斤的感觉,帖子的标题是“大清居然把甲午战争渲染成狂胜!看了你就会崩溃!”,前几天有个朋友问我说:现在的人写文章怎么标题都那么长?我说我也正在纳闷这个节奏,它怎么就那么长?这个问题应该去问郭德纲,不过听说最近他很忙。心里琢磨着标题过长的事儿,打开了帖子,真是大开眼界。

    帖子的题材取自于大清版画作品,为大英图书馆在1895年收购并珍藏至今,题材很震撼地描述了甲午战争全过程!作者均是清末文人画师,有的出自近代中国最早、影响最大的时事画报《点石斋画报》,有的出自上海的知名年画店铺。这批清人创作的时事画报,在当年就是名符其实的新闻作品,帖子看到一半时,我眼前一阵的恍惚,大有不知今夕是何年的感觉,原来甲午战争是一场大清朝水陆两军完爆小日本全胜战争!

    恍惚之间有朋友特意把这个帖子转发给我,让我看看并问我有什么感想,我说我有感想也不能告诉你,我怕伤害了你那脆弱的民族自豪感和自尊心,朋友说你就大胆的道出来吧!我说是这样的,若说“自古以来”,只有“不要逼脸”适用于这四个字,我知道他们一直是这个内容和节奏,但是没想到这么完全彻底!朋友听罢唱了一首歌:你伤害了我,还一笑而过!

    新浪名博梁惠王在他的微信公众号上发表了一篇文章“烈火下的清漪园及后来的定稿”,内容是说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故事的,这段历史我大致了解,想必很多人也知道前因后果。不过梁惠王在这篇文章之前有个特别说明文字很有意思,我原文转载过来。

    “说明:许多年前,我帮央视纪录片频道写《颐和园》脚本,大量阅读资料,之后心潮起伏,怀着求真理的态度把稿子写完交过去,很快接到导演电话,要跑过来请我吃饭,沉痛地说:‘领导勃然大怒,说看了你的稿子,感觉英法联军烧颐和园不但没错,反而该烧,烧得好,烧得大义凛然。’我那时年轻,只以为纪录片是求真的事业,现在懂了,在求真之上,还有爱国。只要违背爱国这个至高无上的理念,我们就不能只追求真实。可惜第一稿已经找不到了,今次这篇公微,发布的是第二稿和第三稿,大家可以比较两者区别,脑补第一稿的内容应该会是怎样,深切领会我的进步轨迹,看看我是怎么从一个幼稚青年进入爱国青年的行列的。”

    看到以上梁惠王的这个“说明”我不知道各位有何感想,这让我想起了不久前现任北京大学副校长梁柱那个傻逼说的一句话:“盲目追求真相没有立场就是历史虚无主义”。 在这之前,还看到他发表过的另一个高论:“中国青年喜欢性生活乃西方的阴谋。”实话实说,我觉得他这话说得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一个大傻逼顶天立地的出现在我的面前,北京大学自打成立之日起就特么的是一个装逼犯云集的地方,一批批二逼教授站在讲台上培养着一批批二逼学生走出校门,今天的这个二逼副校长就是北京大学的典型代表。让这种装逼犯在中国最著名的学府里担任领导职务是谁的阴谋?所谓盛世妖孽,指的就是此类动物!

    日本的一万元钞票上的那个人头大家都应该知道那是福泽谕吉,一介书生却享有现代日本国父之尊荣,不久前有人写文章再次隆重地介绍他,说他是“一个国家的启蒙老师”。关于福泽谕吉我不多说了,我想说一个与福泽谕吉几乎同时代的大清人,他的名字叫郭嵩焘。此人做过曾国藩湘军中的幕僚,步入仕途后受到当时的户部尚书肃顺的推荐,几次受到咸丰帝的召见,并赏识有加。此人对于大清朝当时的内政和外交不仅极有见识也颇具干才。

    光绪元年(1875年),云南发生“马嘉理案”,英国要求中国派遣大员亲往英国道歉,清政府最后决定派遣郭嵩焘赴英“通好谢罪”。八月,清廷正式加授郭嵩焘为出使英国大臣,这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驻外使节。消息传开,诸多同僚纷纷指摘、讥讽,更有人编了一副对联讽刺郭嵩焘:“出乎其类,拔乎其萃,不容于尧舜之世;未能事人,焉能事鬼,何必去父母之邦。”关于“马嘉理案”各位有兴趣可以去查阅相关历史资料,是非曲直不用我多说一个字。

    同年十一月四日,郭嵩焘署理兵部侍郎,上《请将滇抚岑毓英交部议处疏》,弹劾云南巡抚岑毓英,要求将对马嘉理案负有直接责任的云南巡抚交部严处,奏折还抨击了那些盲目自大,封闭守旧的官僚士大夫。出师未捷祸先惹,郭嵩焘把自己推上风口浪尖。一时间再遭毁谤,“汉奸”、“贰臣”之类的指责咒骂汹汹而至。好在慈禧太后数次召见郭嵩焘,多加勉励。

    光绪二年(1876年)冬,郭嵩焘率副使刘锡鸿等随员30余人启程赴英,在伦敦设立了使馆。赴英途中,郭嵩焘将沿途见闻记入日记《使西纪程》,盛赞西方的民主政治制度,主张中国应研究、学习。后该书寄到总理衙门,不料遭到满朝文武大臣们的攻击和漫骂,直到郭嵩焘去世,该书仍未能公开发行。

    光绪三年(1877年)七月时,郭嵩焘与副使兼驻德公使刘锡鸿发生激烈冲突。刘锡鸿公然在使馆中扬言:“这个京师之内都指名为汉奸的人,我肯定不能容下他。”并又密劾郭嵩焘罪责“十款”,极尽罗织诬陷之能事。国内一干“爱国臣子”亦强烈响应,翰林院编修何金寿参劾他“有二心于英国,想对英国称臣”等语。

    光绪五年(1879年),郭嵩焘与继任公使曾纪泽办理完交接事务后,黯然回国,称病回籍。五月五日乘船抵达长沙。由于湘阴发生守旧排外风潮,形势颇为紧张;连用小火轮拖带木船到省城都受到长沙、善化两县的阻止,大骂郭嵩焘“勾通洋人”的标语贴在大街之上。尽管郭嵩焘钦差使臣的官衔暂时尚未解除,而自巡抚以下的地方官员都对他傲慢无礼。

    光绪十七年(1891年),郭嵩焘病逝,终年73岁。他去世后,李鸿章曾上奏请宣付国史馆为郭嵩焘立传,并请赐谥号,但未获朝廷旨准。清廷上谕强调:“郭嵩焘出使外洋,所著的书籍,颇受外界争议,所以不为其追赠谥号。”

    由于码字篇幅不想过长,让读者没有耐心看下去,关于郭嵩焘只是简要介绍,关于他的生平事迹和思想脉络不是没有资料可查,我就不多赘言了。我想说的是日本的福泽谕吉与大清国的郭嵩焘,两个人都是在国家遭受“前古未有之局”的时代睁开眼睛看世界的人,然而各自的个人命运不同,国家的命运也不同。中国和中国人,在与现代文明世界之间隔着一条傻逼浮游的河流,这条河叫“爱国”。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83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16-10-12 14:33 | 显示全部楼层
Thumb up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