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体育事业蓬勃发展。(资料图)
对于一个现代城市来说,发展不仅仅意味着经济的增长,物质资源的丰富,它还应当包含文化的提升,市民素质提高等。但无论是文化建设推进还是市民素质提高,体育事业发展都能在其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按照“强基础、抓竞技、带全民、兴产业”的工作思路,宜宾体育事业保持了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十二五”期间,宜宾获得“第十二届省运会奖牌榜和重点项目金牌榜两个第三”、“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全国体育产业突出贡献单位”等多项荣誉。在竞技场上,宜宾运动健儿屡获殊荣,运动设施建设惠及民生,越来越多的大型赛事来到宜宾……
体育活动的广泛开展,增添了戎城的魅力,在体育事业的发展上,宜宾迈出坚实的步伐。
宜宾选手沈平安与队友参加里约奥运会。(视频截图)
宜宾选手奥运争光 竞技体育捷报频传
今年,宜宾全面启动实施《宜宾市奥运争光计划(2015-2020年)》,做好奥运后备人才培养规划,加快推进宜宾竞技体育发展。
8月12日,巴西里约奥运会的举行,把这座运动之城的热情彻底点燃。在那一天,宜宾籍自行车选手沈平安和队友一起,成功晋级场地自行车男子团体追逐赛下一轮比赛。次日的比赛中,沈平安与队友实现了中国在该项目上历史性突破。作为黎国介之后第二个获得奥运会入场券的宜宾籍选手,沈平安的这场比赛引得无数宜宾市民关注。
虽然此次奥运会无缘三甲,但打破这个项目欧美澳三分天下的局面,也是亚洲取得的最好成绩。“我对此次比赛成绩还比较满意,对自己在比赛中的发挥还是比较认可。”当时还远在里约的沈平安,不忘向宜宾家乡人民的支持表示感谢。
为国家培养出优秀的奥运选手,是家乡的骄傲,而宜宾输送出的运动员也用出色的赛场成绩,回应着家乡人民的期许。“十二五”期间,宜宾组队参加2015年省锦标赛获60金43银43.5铜,向国家队、省队输送优秀体育后备人才139名,宜宾籍自行车运动员沈平安、击剑运动员黎国介、射箭运动员张欣竹、曲棍球运动员陈欣、跳水运动员陈慧玲、体操运动员邹敬园等表现突出,在国际国内大赛中共获13个冠军、2个亚军、2个季军。
全民健身蔚然成风。(资料图)
全民健身蔚然成风 健身场地设施全覆盖
近年来,宜宾加大基层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高场地建设标准,进一步强化和突出小型、多样、实用、就近等特点,提高便民性和利用率。全市城市街道和农村乡镇、大型厂矿体育健身场地设施覆盖率达100%。当前,全市体育设施的布局已经延伸到了农村。据市教体局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已经完成2015年250个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布点。
专业的体育场馆向市民开放,小区内便有运动设施,长江公园健身跑道更是成为了市民运动的好去处,运动设施的完善,为全民健身的普及创造了良好条件。66岁老人何光琴的一天便是从运动开始的。“我们几个姐妹,会约着一起练练舞,有时还会到江边亲水步道去散散步。”宜宾市“8.8全民健身日”系列活动上,何光琴还和另外99名运动爱好者一同亮相。他们踩着欢快的舞步,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围观的市民也看得津津有味。
近年来,人们也欣喜地发现,宜宾各级各部门为运动爱好者搭建了越来越多的平台,通过一些体育活动,把热爱运动的人们聚集到一起。万人健身秧歌展示活动、迎新年长江国际乐跑节暨迷你马拉松赛、长江漂流节……在这些活动中,运动爱好者们相互交流、竞技,也把运动的魅力展示给了更多的人。
除此以外,一些长期性的全民健身活动也在持续开展。去年8月至12月,宜宾市体育中心举办了2015年宜宾市首届全民健身公益系列活动。为鼓励市民参与,活动还设置了奖金。系列活动包括定点投篮、三人制篮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门球、踢毽、跳绳等项目,吸引了800余名市民参与,他们当中年龄最小的8岁,年龄最大的70岁。今年,第二届全民健身公益系列活动各项比赛陆续举行,并在原有基础上增设了青少年围棋赛、青少年象棋赛及趣味运球跑等项目。
顶级赛事来到宜宾。(资料图)
宜宾打造品牌赛事 五年创造产值2.29亿元
在家门口就能看到顶级赛事,亲临现场感受运动的魅力,这一定是体育爱好者最开心的事情之一。近年来,人们欣喜的发现,曾遥不可及的顶级赛事,渐渐登陆戎城,一流的水准、精彩的竞技竟然就在眼前。
今年4月,2016年“五粮液杯”全国射箭冠军赛在宜宾拉开帷幕,宜宾市民见证了4项冠军的诞生。不久后,2016中国汽车场地越野赛在南溪区激情上演。该项赛事是列入年度全国体育竞赛计划和中国汽车运动联合会赛历的顶级赛事,为我国三大汽车赛事之一。国内知名车队齐聚南溪、在赛道上一决高低。
高水平赛事的到来,也成为了宜宾提升自身体育水平的良好契机。今年5月,一场大师级的围棋较量在宜宾展开——全国2016围棋甲级联赛山东队对北京队的比赛举行,围棋高手江维杰、周睿羊、范珽钰、陈耀烨、柁嘉熹等悉数到场。不仅如此,山东队总教练曹大元,世界冠军江维杰、范廷钰,国手陈梓健等,还与宜宾的围棋爱好者进行了车轮战互动。
据悉,“十二五”期间,宜宾年均组织开展150余次市级大型群众体育赛事活动,年均承办10余次片区级以上赛事活动。仅2015年就举办了“汽车越野赛、自行车拉力赛、桥牌赛、横渡金沙江冬泳赛、迎新健身跑暨迷你马拉松”五大全国品牌赛事。五年间,举办了市第四届运动会、市第二届残运会、市第四届老运会,成功承办了省第十四届少数民族运动会。通过赛事引领和组织活动,宜宾常年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保持在40%以上。数据显示,“十二五”期间,全市通过举办大型体育竞赛活动,创造产值2.29亿元。
赛场上的杨春华。(图片来源新华社)
残疾人运动员自强不息 全国全省摘金夺银
在运动赛场上,为荣誉奋力拼搏,把好成绩带回宜宾的,还有一个特殊的人群,他们便是残疾人运动员。在这特殊的赛场上,他们克服先天障碍,奋力争先,诠释着体育精神的深刻内涵。
去年9月,全国第九届残运会暨全国第六届特奥会举行,宜宾籍田径运动员杨春华在T60级(聋人组)10000米长跑比赛中,以37分34秒成绩摘金,成功打破了全国纪录。同时,这也是宜宾籍残疾运动员在全国综合性运动会上获得的首枚金牌。
残疾人体育是残疾人事业和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残疾人全面参与社会生活的重要途径。从2008年开始,宜宾已成功举办两届残运会。经过广大残疾人和亲友、残疾人工作者、体育工作者的积极参与和共同努力,宜宾残疾人运动员多次在参加的全国、全省比赛中,发挥出色,取得优异成绩。
在全国第九届残运会上,宜宾选手获3枚金牌、2枚银牌,打破半程马拉松世界纪录,10000米全国纪录;在省第六、第七、第八届残运会上共获得49枚金牌、29枚银牌、44枚铜牌,22次打破省纪录,4次创造省纪录。在四川省第二届特奥会上,宜宾金牌总数和总分荣列全省第二名,并输送多名优秀运动员进入四川省代表团,参加全国第八届残疾人运动会。
我市残疾人运动员在全国、全省残疾人体育赛事上摘金夺银,充分体现了身残志坚、自强不息、拼搏奋进的精神,为宜宾赢得了众多荣誉。
临港开发区与成都体育学院达成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资料图)
体教结合促发展 青少年体育全面深化
在体育事业蓬勃发展的同时,宜宾青少年体育也在持续全面深化。9月20日,一阵阵热烈的掌声在宜宾市第十初级中学响起。在当天的授牌仪式上,成都体育学院有关负责人分别授予临港开发区“成都体育学院教学实践基地”“成都体育学院后备人才培养基地”牌匾,授予宜宾市第十初级中学校“成都体育学院特色体育学校”牌匾。
不仅如此,根据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临港开发区将和成都体育学院开展体育产业发展项目、“成都体育学院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建设项目、共建“成都体育学院体育教学实践和后备人才培养基地”项目等三方面项目合作。双方将共同开展体育赛事的引进与开发,联合举办“创新创业大赛”活动,搭建体育教育教学的交流、合作、发展平台等。“校地合作”模式,把优秀的体育资源带到宜宾,宜宾的学生也将获得更多发展的机会。
除此以外,我市每年均举办中小学生运动会,现已举办了十八届。据悉,2015年,全市共有国家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12所,各级体育传统示范校76所(国家级2所、省级16所、市级58所),各俱乐部和示范校开设举办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体育项目培训和比赛活动,丰富了校园体育生活。
与此同时,阳光体育进校园活动也在深入推进。2015年,36所学校通过市级阳光体育示范学校评估验收;8所学校获“四川省阳光体育示范学校”;65所学校获“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8所学校获“全国学校体育工作示范学校”。宜宾一中、三中分别被命名为2015-2018年四川省排球后备人才基地。2015年,宜宾包揽中国中学生篮球赛四川赛区三个组别冠军,三所学校代表四川参加全国联赛。
这些可喜的变化背后,是宜宾各级各部门锐意进取、改革创新的不断努力。下一步,宜宾将进一步深化体育事业改革创新,推进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全面发展、体育事业与体育产业协调发展,让体育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市人民。
来源:宜宾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