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作为中国四大传统文化节日之一,中秋节的文化底蕴与生俱来。古时候的中国人,每逢中秋节就祭月、吃月饼、赏桂花等,其中寄托着祈盼丰收、祈祷幸福等美好愿望。中秋圆月更是被文人墨客赋予思乡、团圆等情愫,“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等佳句,已经植入了中华民族的记忆中。 自从2008年,中秋节被列入国家法定节假日以来,中秋节更成为国人期待的节日,因为可以利用中秋节小长假,或千里还家,与家人一道吃顿团圆饭;或携妻儿老小,一同外出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或走家串户,与亲戚朋友闲话家常、把酒言欢。总之,传统文化赋予中秋的内在意义,我们今天依然享受其中。 然而,在一些不良社会风气的侵袭下,如今的中秋节正在渐渐失去其文化底蕴,亲情也时常受到冷落。于是很多人感慨,中秋节越来越没有“味道”。曾经有报道显示,春节期间能在家放下手机与家人一起看春晚的人数屈指可数,而这部分人中,大部分是年轻人。可以肯定的是,中秋节也会出现这样的景象。千里迢迢赶回家,无非是图个和和美美,但是在微信、微博、QQ等网络工具的引诱下,有多少人能够不去抢红包,而把心思都用在陪伴父母上?所以,过一个有意义的中秋节,让中秋回归本源并非难事,只要用心即可。 过中秋节,若不注重传统文化,不尊重它的情感蕴藉,那么所谓的时尚有可能变得庸俗。因此,我们应当以实际行动,让中秋节回归本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