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寿县洪峰乡茨竹村地处龙泉山脉南麓,全村面积8.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455亩;辖6个村民小组,人口568户1279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30户96人。该村地广人稀,交通不便,且自然条件恶劣、基础设施薄弱,给脱贫攻坚带来不小阻碍。
2015年8月27日,肩负着组织的信任与重托,唐斌被选派到洪峰乡茨竹村担任“第一书记”.如何利用好茨竹村丰富的森林资源和毗邻洪峰水库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通过投资发展生态旅游和种养殖业来调整产业结构,是唐斌和村“两委”一直以来不懈探索的方案。
分类帮扶 分类施策
9月9日大清早,茨竹村1组村民颜克文家就来了一群客人,原来是村上负责扶贫小额贷款的工作人员前来逐户核实诚信度。
据悉,颜克文家是因病致贫的贫困户,5名家庭成员中仅2人有劳动力。去年8月,驻村工作组与村“两委”成员采取入户走访、问卷调查、座谈讨论等多种方式进行调查研究,回访、复核了贫困人口30户96人。根据实际情况,征求贫困户自身发展意愿,帮助其制定精准的帮扶措施。借精准扶贫的东风,颜克文开始发展起了养殖业。如今,通过近一年的努力,颜克文已饲养3头肉牛、38头羊、30只兔子,还种了4亩水稻、1.5亩核桃,脱贫工作逐步走上正轨。为发展可持续化,颜克文计划新增4头肉牛。牛苗成本,加上饲料、粮食、改造窝棚等费用,共有3万元的贷款需求。而这个需求,即将在小额扶贫贷款的帮助下实现。
“如果没有村上的大力支持,我不会有现在这么好的发展。”颜克文说,“2月份时,我家4头羊子出现持续拉稀、不进食等病症,正当我愁眉不展时,村畜牧站免费入户提供畜禽养殖技术指导,为病羊免费打疫苗、挂防疫耳牌,并嘱咐我注意保持羊圈牛棚清洁、通风,此后,所有羊子都健康成长。到今年腊月间将出20多头小羊,到时可以卖一部分,还可以留些小羊继续自繁自养。”
根据贫困户的不同情况,茨竹村实行分类帮扶、分类施策。3组的张云华家位于洪峰水库边,一场车祸让原本衣食无忧的张家人日子过得紧巴巴。去年11月,在精准扶贫的帮助下,张云华种起了柑橘树和核桃树,并参加了村上组织的免费种植技术培训。“村上提供的免费核桃苗如今茁壮成长,如果按目前的市场价来计算,收成后将是一笔不小的收入,我家的生活也将大大改善。”张云华说。
筑牢基础 精准扶贫
在村党支部书记李玉贵看来,“精准扶贫就是要随时与贫困户保持联系,及时更新脱贫情况,帮助贫困户调整完善帮扶措施。”在认真分析研究致贫原因、贫困程度、脱贫难易等问题的基础上,茨竹村有针对性地制订了脱贫攻坚工作规划,为脱贫攻坚奠定了基础。
结合本村地理环境,茨竹村加快“一村一品”、“一品多支”的产业培育,积极发展贫困户有能力经营的林下养殖、有机果园等产业项目,做好生态农业绿色“品牌”,增强贫困户造血、生血能力。在仁寿县检察院的联系支持下,茨竹村积极培育以种养业为主导的生态农业,贫困户家家有规划、户户有产业。30户贫困户,有7户养殖肉牛共18头,18户饲养生猪90余头,3户饲养山羊55只,25户饲养鸡鸭鹅兔等小家禽存栏1400余只。为培育壮大支柱产业规模,积极引导农户种植核桃6000株、柑橘5500株,共计150余亩。加快经济林品种改良500亩,发展养羊500余只,林下养鸡30000余只。带动贫困户种植柑橘1460株19.5亩,种植核桃2175株50亩,充分调动起贫困户创业积极性,产业发展成效逐渐显现。
为确保脱贫攻坚规划如期实现,茨竹村狠抓党建工作,凝聚工作合力。从抓班子、带队伍、强堡垒入手,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规范开好“三会一课”,完善村级班子议事规则、决策程序,全力推进村务公开,加强班子团结,增强组织战斗力。按照发展能力强、奉献精神强和政治素养强的“三强”要求,培养2名优秀的村后备干部人选,培养和发展2名致富能手加入党组织。落实“四晒四比”工作法,充分发挥村级文化阵地作用,每月开展党员集中活动日,丰富群众生活。
依托全域安全饮水、“百万工程”、“五小水利”等项目,茨竹村加强对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使全村群众喝上了干净水、放心水。积极向县扶贫和移民工作局申报,争取到3公里的道路硬化项目,改善交通条件。协调县供电局,争取政策扶持,完成了茨竹3组、5组5公里的农村电网改造,确保村民用上安全电、稳定电。对低保户、五保户、精准扶贫户住房逐一进行排查,维修加固农房6户,排危9户,其中精准扶贫户4户,保障贫困户生产、生活和住房安全。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发展环境的不断优化,为改善村容村貌,培育支柱产业打下了坚实基础。
扎实推进 脱贫摘帽
在唐斌看来,精准脱贫不是玩“数字游戏”,而是要通过乡、村干部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结对帮扶,发展生产,使群众腰包鼓起来,生活富起来。如今,在全村党员干部群众的积极配合下,通过抓班子、带队伍、兴产业、促发展,积极带领贫困户发展生产,结合本村实际,制定了以种养殖业为主导的产业发展规划,扎实推进脱贫攻坚,有效改善了贫困户的生产、生活面貌。
接下来,茨竹村将不断地创新工作思路,强化工作举措,在全村营造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浓厚氛围,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工作卓有成效开展,确保茨竹村的脱贫攻坚工作不偏轨、不走样,顺利完成茨竹村脱贫摘帽的工作目标。
进一步加强村级党建工作。不断学习党的理论知识,提高认识高度,充分认清形势,理解吃透党的脱贫攻坚政策精神实质。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抓好基层党建工作。加强农村经济发展相关知识学习,通过不断学习,增强农村基层工作管理经验,深入探索农村管理新模式及经济发展新思路。
进一步加强结对帮扶工作。按照精谁识别、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要求,严格按照建档立卡贫困户名单进行“一对一”的联系帮扶。在帮扶过程中严格按照“五个一批”的要求,分类帮扶、分类施策,扎实做好贫困人口的精准脱贫。
进一步强化脱贫攻坚举措。针对脱贫攻坚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找准差距,分析在工作中存在问题的原因,有针对性地研究制定脱贫措施,设法聚集各方力量,使脱贫方案尽快实施、资金尽快到位,项目尽快落地。
进一步拓宽产业发展路径。有效利用退耕还林已形成的天然资源,大力发展林下养殖、生态旅游等产业。(记者 梁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