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邛崃经纬》文章 李善阳 《邛崃市志》 李善阳(1910~1989),身材魁梧,微胖,国字脸,戴一副高度黑边近视眼镜,面目慈祥。原籍大邑县王泗乡,中医副主任医师,成都市名老中医,曾任邛崃市(县)政协委员、第七届常委。1932年受邛崃县人民政府民政科委托,会同巫鉴山、王镜和组建邛崃第一个中医学术团体──邛崃县中医师公会,任理事长。1957年任县卫生协会城关分会主任。1966年调县中医院门诊部工作,直至退休。 李善阳出生于普通自耕农家庭,少时不慎从牛背上摔下,股骨折断,求诊于当时的邛崃县西禅乡(今茶园乡)凤仪村“四知堂”陈步轩医生。李康复后跟随陈步轩从医,其时年仅16岁。 陈步轩医传六世,以骨伤、外伤见长。李善阳聪颖好学,勤奋刻苦,深得陈老先生喜爱,悉心传授,并告诫其“医乃仁术,不下苦功,不足以为医。”李朝夕侍诊,耳濡目染,结合学习《内经》、《伤寒杂病论》、《温热经纬》、《医宗金匮》、《疡医大全》等中医典籍,深得其秘,为陈氏高足。五载业成,与师兄王镜和在临邛镇开设“志和医社”,收治外科、内科和骨伤科病人。 李善阳从医50余年,擅长中医内科、骨伤科。在临证中常中西结合,取得较好疗效。其正骨、按摩和伤科用药独到,对理筋整复脱臼、矫正畸形等有特效。遇病人肘关节脱臼,不拉扯手臂就能直接使关节鹰嘴复位。对骨折病人,常用小夹板固定法,于夹板处的伤肢后面加一托板,以防伤肢断端移位,有利骨折的愈合和恢复功能。治胆囊炎常用大柴胡汤加减,治传染性肝炎常用茵陈蒿汤加减,治肝胆合并症常用自制柴芍茵陈四苓汤加减,治骨髓炎常用阳和汤加减,治胃溃疡便血常用黄土汤加减。邛崃一中一位教师患肝硬化,四处求医,服药无效,后经李用柴芍茵陈四苓汤方加活血化瘀、软坚破结的药而治愈。14岁女孩吴建秋患骨髓炎,请人医治无效,后在李的精心治疗下痊愈。 李善阳一生铭记师训,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在行医的实践中从不间断医学理论的学习和探讨,他所撰写的学术论文《治急性黄胆性肝炎》,曾在原温江地区学术会议上交流,获得好评。 李老先生1989年辞世,享年79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