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099|评论: 0

麻辣微读心灵鸡汤0808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8-8 17: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鸡汤封.jpg
请别再为金牌哭泣
(文/野马先生)

中国健儿,请别再为金牌哭泣!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
就在今天,中国已获3金,雄踞奖牌榜榜首!姗姗来迟的“首金”,让无数中国人喜极而泣。

但中国的“首金”有多重?重到压得人喘不过气!

“开门红”是中国人的传统观念,无论是考试、工作、经商、创业、都期待自己一开局便能“拔得头筹”,过关斩将,一路高歌猛进,这种“首金”情结也延伸到了奥运赛场。

女子十米气步枪决赛,杜丽、易思玲分获二、三名,赛后杜丽眼眶湿润、易思玲掩面而泣。易思玲接受采访时坦言:“2012年以后,我每晚都很难入睡,压力太大。我也是人,不是机器,我至少保证了自己在比赛的时候没有崩溃,没为国家拿到首金很遗憾,我真的尽力了。”

十米气手枪决赛,铜牌获得者庞伟说:“恨自己失误,没能让国歌响起,很遗憾。”

男子400米自由泳决赛,孙杨拼尽全力游出了个人最好成绩,却仅以0.13秒之差,与金牌失之交臂,取得银牌,赛后他像个孩子一样失声痛哭。

接受采访时,孙杨多次哽咽:“没能为国家拿到金牌很遗憾,我对不起父母,让他们失望了,我尽了全力,这个结果不怪任何人,都怪我自己……”

里约奥运会首日,还有很多中国优秀的运动员参赛,虽然都没有收获金牌,但已经取得5枚奖牌的好成绩,运动员们展现出来的却都是愧疚、自责,只是因为都没有收获金牌。

这一系列的现象,不禁发人深思:是什么让运动员失控大哭?是什么让运动员彻夜难眠?是什么让运动员觉得拿了银牌都愧对国家、愧对父母?

答案可能会有很多种,但最大的是原因就是:压力!是为国争光的荣誉感、让家人自豪的心愿变成了无形的压力,变成了那个金灿灿的奖牌,是从小到大这个社会对“第一名”的推崇,让他们在竞技赛场背上了沉重的包袱。

试想一下,如果孙杨当时拿到了冠军,那又会是怎样的画面呢?举国欢腾,彩旗飘扬,各大头条一片赞扬。

但只因差了0.13秒,便一个天上、一个地下,胜利呐喊变成了掩面哭泣,感谢所有人变成了愧对父老乡亲,这一切的根源,只是因为一位冠军级别的优秀运动员拿了世界第二,实在让人唏嘘不已。

竞技体育的结果本身就是不可预测的,它最迷人的地方也是不可预测,每个人都有冲击奖牌的希望,就连守在电视机前的观众都紧张的喘不动气,更何况是站在决赛现场的运动员了。

“痛失首金”和“喜获首枚银牌”,这两种解读,虽只有几字之差,却差别巨大。

金牌并没有那么重要,第一和第二真的差别并不大,但每年曝光率最高的是各省高考状元、电影票房冠军、销售冠军等等……不禁想起童年,每次带着试卷回家,父母看到考了99分的孩子,张嘴第一句话不是“孩子,你真棒”而是“谁考了100分啊?”这些都与“金牌情结”惊人的相似。

每一次的数据、每一场比赛,并不能完全代表每个人的实力、也不能主宰每个人的未来,它只是一份记录。

体育成绩的好坏,是国家实力的体现,而靠金牌扬我国威的时代,正在远去。

“首金”是金牌,也只是一枚金牌,享受比赛比获得金牌更重要。中国射击名将张山说得好,过高的期望对运动员来说并不好。淡化“首金”概念,弱化“金牌”情结,才能回归开展竞技体育的初衷。

作为运动员背后的观众,我们能对中国健儿的每一次成功喝彩,也能对拼尽全力后的失利温柔以待。

中国健儿,请别再为金牌哭泣!

★本期互动★

你想对这届奥运会或奥运健儿们说些什么?请将你的祝福或建议留在这里http://mala.cn/t/13830531

----------
↑这是一条一路前行的分割线

★树洞★

>>上期精彩吐槽:

1、今天热吗?再忍几天就到七夕,心就凉了!←辣编九思:夏天最消暑的方法……←_←

2、宁泽涛其实可以开个巡回游泳会!←辣编九思:你绝对是金融界的奇才←_←

如果你有满肚子的话想说,那就来《树洞》一吐为快吧!戳链接跟帖回复,开始吐槽:http://m.mala.cn/idts9269

树洞,顾名思义,是大树由于虫蛀或者机械损伤等原因,成年累月形成的空洞。

每个人都有不可告人的秘密,某种内心里无法分享的纠结。但是秘密与纠结,又让人有强烈的倾诉欲。把它藏在胸中犹如烈焰燃烧,让人片刻不得安宁。来树洞吧,向树洞倾诉你的苦恼,宣泄你的情感,告诉它你不为人知的秘密。在这里吐槽,绝对不会有人知道你是谁。

无论你是离乡的游子,还是故土的归人,无论你是细腻的文青,还是奔放的大汉,都能在这里发现一个光怪陆离、与众不同的世界。

----------

>>本报订阅方式:中国移动手机用户编辑短信XLJT发到10658000可订阅本报,每周一、三、五中午12:00发刊。

>>如果你对我们的报纸有任何建议或意见,可跟帖:http://m.mala.cn/pbqi8220 告诉我们,如被采纳,我们将送您100元话费。

责编:小楼 编辑:九思 实习编辑:陈柯宇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