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5970|评论: 9

临邛古城位置变迁探析(四节连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5-7 07: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购买主题 已有 1 人购买  本主题需向作者支付 15 金币 才能浏览

 楼主| 发表于 2016-5-9 07:41 | 显示全部楼层
第2节
       二、西汉公孙述城在大小西河河床上
       据《大明一统志》载:“公孙述城在邛县,即古邛州。西汉末,公孙述为导江卒正,驻临邛,即此城也。”
       西汉末年的王莽时期,(公元9—23年)临邛县属导江(指人工开凿的都江堰)郡(即蜀郡,郡治在成都)管辖。天凤年间(公元14至19年)公孙述任导江卒正(蜀郡首脑)治所设在临邛,期间新筑临邛城,即史称的西汉公孙述城。
       东汉光武帝建武元年(公元25年)四月,公孙述称帝,国号‘成家’,割据蜀郡十二年,临邛归其统治,直至光武帝建武十二(公元36)年。(注:公孙述于西汉末年筑城,于东汉光武帝建武元年称帝)
      (以上摘自张永春《邛崃建制沿革概略》一文)
       分析:
       原来公孙述早就打算称帝,但根据卓王孙作为邛崃首富,也只能住在城南五里说明,张若城只是一座军事要塞,他想要筑的可能是皇城。再说公元前311年张若所筑的临邛城,到公元14至19年时,这座古城已有三百多年了,可能旧城年久失修,军事设施损毁严重,抑或受到兵燹、洪水灾害,总之,改造旧的,不如筑一座新的;
       更可能是公孙述认为,自秦统一六国后,汉朝继续开疆拓土,已然成为一个大一统的国家,因而忽视了羌人等少数民族与汉人之间的民族矛盾。很显然,公孙述筑是为了称帝。
       基于以上原因,公孙述新筑了一座临邛城,此城《大明一统志》有载:“公孙述城在邛县,即古邛州城。”
       笔者理解“公孙述城在邛县,即古邛州城”的意思是:在秦至西汉时期的临邛县境内,公孙述新筑了一座公孙城,此座公孙城不在原先的张若城位置上,因为南朝萧梁时期临邛县城开始设置邛州治所,所以这座城“即古邛州城。”
       此外,古人所说的:“县”、“县治”、“县南”、“州”,意思是完全不同的:
       县——指县的境内;
       县治——指县的治所所在地县城;
       县南——指县城之南;
       州——特指州城之内,比如“卓王孙宅在州西”,是说卓王孙宅在邛州城内的西城区。
       话说回来,笔者认为公孙城在张若城东边,除利用回龙潭河水作西护城河水源外,还在地名“五墩子”(即王沱,又名黑虎滩)处引东河水作为护城河补充水源。并将张若城之原东护城河(回龙潭)作为公孙城之西护城河,北和东面的护城河则是新开,东、西护城河向南交汇处仍然是石灰包,这是由地理地势所决定的。
       而且引东河水作护城河的渠道或堰流是可以行船的,有唐代诗人唐求(今崇州市人,曾任蜀州青城县令,常来邛州与僧道诗人交往唱和)诗二首为证:
      《发邛州寄友人》
       茫茫驱一马,自叹又何之。
       出郭见山处,待船逢雨时。
       晓鸡鸣野店,寒叶堕秋枝。
       寂寞前程去,闲吟欲共谁。
       按:诗中的“出郭”应指公孙城北门,此处因有可停泊船只的渡头,故“待船逢雨时”。
     《晓发》
       旅馆候天曙,整车驱远程。几处晓钟断,半桥残月明。
       沙上鸟犹在,渡头人未行。去去古时道,
马嘶三两声。
       同理,唐求在公孙城北门离邛“晓发”回乡时,方可能见到“半桥残月”和“沙上鸟”与“渡头人”以及“古时道”的景象。
       正因为公孙述引东河水作为东护城河水源,才留下了“五墩子”和“王沱”控水水利设施的地名,及至明末清初,因发生数十年的战乱,邛崃“人民死蓰”而失修,致使东河改道成为西河。
       公孙城的城池坐落在现今西河床和西郊工业商住区,东南角城墙离明清临邛城墙西北角不到300米。
       清.康熙《邛州志》明确地指出:“西汉公孙述所筑(的公孙城)在今城隍庙右侧,高垠直下,路口土城是也。”所谓“路口”即:北城墙根至黄泥巴墩,与南河渡口和石灰包渡口经黄坝村至西北角城墙脚交叉的十字路口。(参见清.嘉庆《州境全图》)
     “路口土城是也”,说明公孙城是土城墙,而且这个记载可信。
       从故宫博物馆藏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可知,北宋京城开封也是土城墙,文物专家们正是根据城墙鉴定出真伪的——伪品《清明上河图》中的城墙是石头,而真品《清明上河图》的城墙是土城墙。
       旧时的衙门都是北偏东朝南开的,清早中期时,邛崃衙门右侧是学道街,学道街尽头以西隔几座庙宇才是城隍庙,位置即原善恶坝。(详见清.嘉庆《州城图》)而清末复建的城隍庙,在学道街的尽头,(1951年被拆建为城关粮站)但总体地说,城隍庙右侧是善恶坝(一说常绿坝)善恶坝之西北角城墙外即“土城是也”的“路口”。
       路口向东至北城门;向西至张若城遗址“黄泥巴墩”;向南至南河码头和石灰包码头;路口以北应是公孙城东边城墙外沿,在原拱辰乡三好社。(详见清.嘉庆《州境全图》)
       路口以西原有一条“明.嘉靖十九(1541)年(所筑之)堰西河以灌南亩”的“张公堰”(约从今省运司64队至啤酒厂入明清城之西护城河)至城南“以灌南亩”。应是修复原公孙城的东护城河,因由张纪主持,故名张公堰。(清.嘉庆《邛州志》)
       而在“明宏治间(1488至1505)知州董杰”即己引原公孙城东护城河之水源,作为明临邛城护城河的水源,并命名为“文脉堰”。
       正是这个错误的决策,公孙述把新筑的临邛城置于平原靠腹心的地方,使其成为一座四面受敌、易攻难守的孤堡,以致在后来的年代中,临邛城几番落入夷人之手,从西晋永嘉5年至西魏废帝二年,临邛治所不得不迁至崇庆县三江镇和依政县(现牟礼镇永丰村)成为侨县长达240年之久。没奈何“团鱼孵蛋老远哨”,名义上保留着邛州(或县)的称号。
       公孙城其城市的中轴线:南从西桥东头,北至省运司64队,北城门口即林凤庵。
       南城墙应在北环路与啤酒厂一线以西;北城墙应在“黄泥巴墩”与64队以北约200米一线;西城墙在西河中心;东城墙在西环路延伸线以北。南北长约2.5里,东西宽约1.6里,(均为目测)城池应是长方形。
       为了求证公孙城北城墙在“黄泥巴墩”与省气车运输公司64队一线,笔者特地于2013年5月11、13日前往查访,在距该队以北约200米的西河堤边(斜对西岸的黄泥巴墩)发现有一处在建工地,此工地暂停无人值守,但见挖掘过的沙卵石地基上遍布五色土之大小不等土块,土块非常坚实,明显经人工夯筑过,其中还混杂有黑色的原木朽木,挖掘过的地面上隐约呈现带状分布的黄泥。
       笔者在地面上抠出两块陶团,在黄泥巴中取出两块陶片,黑土中取出一点朽木。(均见彩照)
       堆积的五色土块经多方打听,了解到是十多天前从君平广场处的在建房产工地——古川上苑2期和白兰地工地运送到此丢弃的,系工地挖掘地下车库时挖出。
       据说古川工地还挖出了一根十多米长,一人不能合抱的树干(有人说是乌木)。由于两个工地挖出的深坑周边已用水泥砂浆糊了一遍,看不出地层关系,只知道是由表土、黄泥、黑土、砂卵石分层分区位构成,如果再细问,皆讳莫如深。
       因为管理部门要求施工方在开工前要作地况调查,并提交地况报告,施工中若有考古价值的发现应立即停工,并主动向文管部门报告等待确认。
       无论以上堆积物出自本方,还是来自君平广场附近的哪一个工地,均可佐证笔者的推测——公孙城在大小西河的河床上。五色土可能是公孙城城墙基础,或者古代大型建筑夯土,因本地表土层均为浅褐色沙壤,以下均为沙卵石,再下层可能是黑壤土。
       笔者又认为公孙城南城墙在北环路与啤酒厂一线以西,下列两点中所包含的几个记载可佐证这个推论成立:
       1、在清.康熙《邛州志》所载“西汉公孙述所筑……高垠直下,路口土城是也”以西的地方,曾经有过一座久负盛名的唐龙兴寺,这座寺庙坐落在今啤酒厂东北方。
       啤酒厂在原先的小西河上,小西河故河道即现今的西郊工业区。
       小西河的形成,是“民国二十三年(1934)农历八月三、四、八及十九日,先后四次大洪水,各河同时暴涨,几至全县成灾……出阝江的李染房冲成正流,同时冲成了小西河。”(摘自王文彬先生《邛崃境内河道的变迁及其防治》文)
       1946年6月,出阝江突发大水,在小西河东侧张公堰旁(啤酒厂东北,离西北角城墙约300米)冲出了唐代龙兴寺石刻佛造像和其它珍贵文物共278件,其中大部分收藏于现四川大学博物馆。
       据参与发掘的成恩元教授在1981年所写的《邛崃龙兴寺遗址遗物的发现和研究》论文论证:该寺最迟创建于唐初,极盛于中唐、晚唐,彻底毁于明末崇祯十七年(1644)的张献忠农民起义军。根据其中一件铁制云板刻有“至元正十口年口月口口”(至元、至正为元世祖、元顺帝先后同用的年号)说明龙兴寺在元代还存在。(见骆其南与徐学成先生:《龙兴寺初探》文)
       2、笔者之所以认为龙兴寺在公孙城的东南方,是根据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所载:“卓王孙宅在州南五里”,再根据瓮亭公园“乃卓氏宅址”的结论反推出来的。
       这里有必要叙说瓮亭公园的来历,并以此来确定卓王孙宅址的位置:
       据清.康熙《邛州志》载:“在州南旧县中有卓氏钱瓮。明初城中掘出,大可容五石,色如漆,小口,宏腹,脚有籀文,明时掘地得二瓮,皆贮五铢钱,乃卓氏宅址,州人因建亭以藏之,名瓮亭。”
       这是明初重大考古发掘成果的记载,清楚说明此“乃卓氏宅址”,正好互为映证“公孙述城”和“卓王孙宅”的准确位置和距离,还能证实此“卓王孙宅”确实曾经在史称的公孙述城之“州南五里”的地方。
       试为设想:
       从现今西街上段的瓮亭公园侧门出发,经西街至西桥头,再折北行至啤酒厂一线设想中的公孙城南门,进城后再到城中心的衙门口,这一段距离不是有五里吗?
       小时候父母就这样告诉笔者:“从衙门口到(老)南桥两个点的距离是五里。”
       当然这是一条直角线两端的距离,古道可能不是这么直,而且唐代的一里长度也不是如今国际规定的500米!
       再说县南这个概念不应理解为正南,泛指的是县城位置的南边。比如邛崃人说邛崃在川南,而实际上邛崃在四川(原先四川省包括重庆地区)的西南,四川属于南方,实际上四川在中国的西南,但是四川在秦岭之南,中国的南北分界是以秦岭——淮河一线来划分的。
       至于宋.《太平环宇记》记载:“卓王孙宅,在州南五里,基方十里。”笔者是这样理解的:在县城南边方圆十里的地盘上,基本上都是卓家的产业,包括房产、商铺、田地、山林、码头、船只、矿山、冶铁、铸造、制陶等作坊。
       只怪古人惜墨如金,用词过于精练,害得现代人为此争论研讨。还应怪明末清初那场特大洪水将东河改道,大小西河先后湮没了被朱元璋一度夷平过的公孙城,进而使这座近一千四百年历史的古城荡然无存。更应怪频仍发生的战乱,让我们失去许多珍贵的史料,留下一些无考的历史谜题。
       还好,已经发掘出的唐初龙兴寺遗物和公孙城的零星记载,为以上推论提供了有力的证据和提示。
       3、清.嘉庆《州境全图》标示的古道是从临邛城东门进,北门出,顺城墙根经“高垠直下,路口土城是也”的地方,西行至“黄泥巴墩”以北的喻坎,经梁机房上山岗至葫芦湾,再经孔明、平落、夹关太和至芦山;或经马湖、油榨、火井、镇西山通往芦山太平场;还可经石坡、水口至芦山大川镇。间接说明公孙城南城墙在北环路与啤酒厂延伸线附近。
       4、北宋文同在任邛州通判时,曾有诗描述临邛城夜景:“向晚无公事,身如太古闲。县楼明月照,樽酒对南山。……”笔者试想:在西河坝处的“县楼”上“樽酒”对两里路外的南山,不是更比在今临邛城中的鼓楼上“樽酒”,对土地坡一带的“南山”要更贴近、更现实吗?
       文同作为画家,观察事物不会舍近求远,明明是晚上,近处又没有南山,却偏要说对南山,不可能吧?(说明:这仅是笔者的思考,无意于批驳他人观点。)
       以上两个部分中的观点和推测,尚待通过考古发掘后下结论,笔者只是提供线索和思路而已,若推论成立的话,或可将邛陶的历史从南北朝时期上溯到秦早期。(待续)

 楼主| 发表于 2016-5-12 07:20 | 显示全部楼层
       三、明清时期的临邛城
       明初筑的临邛城,即当今临邛市围城路内的老城区,这座城池经过明清两个朝代数次扩修后,到上世纪五十年代末期,城墙仍基本完好。
       史料记载公孙城只存在到明.洪武四年(亦说洪武九年)。
      《邛崃文史选集》中胡承志先生〈邛崃的城墙〉文:“据史料载,元朝末(1361)年,明玉珍(红巾军统军元帅)入川占据成都,自号‘陇蜀王’,接着成立夏政权即位称帝,改元天统。1365年其子明昇继位,明.洪武九(1376)年被明将汤和灭亡(在邛崃,同时)‘夷其(公孙城)城堡’,(还将邛州)‘降县附嘉。’(按:嘉定州,现今乐山市)” 史称“临邛废县”。
       这样看来,龙兴寺应是在汤和“夷其城堡”时被彻底毁掉的。
       至于朱元璋灭掉明昇后为什么还要下令“夷其城堡”?看似不可思议,但笔者觉得这与公孙城出过公孙述、明玉珍、明昇三个皇帝,此外还有一个“龙兴寺”有关,朱元璋认为公孙城的风水太好,为防以后此处再出皇帝危及其政权,故下令“夷其城堡”以破坏其风水。
       有一个民间传说可以佐证明朝皇帝迷信风水,并特别在意临邛城:
       相传明代有一个游方道人来到邛崃,发现小北街地下有一条龙脉,此条地脉龙,每日凌晨时分都要起身穿过飞龙巷,凌空将头探在高水井井口之上往井里吸水。
       道士认为,此地久后要出真龙天子,而这是明朝皇帝所不能够容忍的。道士便在“地脉龙”经常现身的地方筑了一个高台将龙头镇压,还在龙身上建了一座道观,要让这条“地脉龙”永世不得翻身。
       此道观名叫玉皇观,因为只有天上的玉皇才管得住地下的龙王。
       那座高台上还修了一座飞檐斗拱的两层楼房,称为藏经楼,台高约12米,楼高约13米。楼台北面两株高约30米的古柏树直干虬枝,传说是那条龙的胡须长出来的。此道观即原北街小学。
       传说归传说。此后的43年,临邛县没有城墙,到明.永乐十四(1414)年,县官门仲昌方才“率民立栅御敌”。
       笔者认为:门仲昌用栅栏围临邛城时,因限于财力,采取分步走的办法,暂将新的临邛城往东南方挪移了一步,把原本位于“州南五里”的卓王孙宅址,包括现西街一线以北的地方圈作新的临邛城址,并且西城墙根紧挨着从南河十方堂码头过来的南方陆上丝绸之路。
       所以清.康熙《邛州志》补记:“在州南旧县中有卓氏钱瓮。明初城中掘出,大可容五石,色如漆,小口,宏腹,脚有籀文,明时掘地得二瓮,皆贮五铢钱,乃卓王孙宅址。”
     “州南旧县”和“明初城中”的记述,其实已经告诉我们“明初”的“城”已经不是原来的邛州城,而是在旧时的县境内新圈起来的城,这座新城把卓王孙旧时宅基圈了进来,因而在明初的城中掘出了卓氏钱瓮。
       此说恰好符合《大明一统志》卷七十二《嘉定州•文君井》记载:明初的文君井“在临邛县南二里,即卓文君当垆,司马相如涤器处。”(按:指当时从木栅栏的城中心出南门至文君井之间的距离)
       又过67年后的明.成化十七年(1481)冬,县官姚垲(言旁)发动民工将栅栏改筑成土城墙时,又大规模向南向东扩展,将现今东西街一线以南,以及东街以北地区筑进土城墙内,延伸部分的西城墙,仍然紧挨着从南河码头方向过来的丝绸古道。(参见清.嘉庆《州境全图》)
       至此临邛城规模基本定型。
       所以清.康熙《直隶邛州府志》街巷条目这样记载:“(此时的)文君巷,(在)南正街左,横通文君井至新贤街。”
       至于《大清一统志》卷三一零《邛州》“文君井”注:文君井“在州东街左,相传卓文君当垆处。”也是正确的,因为明清时白鹤驿的大门大约在今东街粮食局位置。
       按:白鹤驿又名白鹤馆,本是唐人仰慕卓文君和司马相如而修建的纪念性园林景观,园林内靠北是司马琴台,靠南是文君井。因东街原为驿道,唐宋时期曾一度将这座供游览的园林改作驿站,园林内多松树和白鹤,故称为白鹤驿或白鹤馆。
       以上记载既不同年代,更不同朝代,说明明清临邛城是逐步向东向南扩展的。
       门仲昌和姚垲(言旁)为什么不修复公孙城呢?大约是公孙城被朱元璋下令夷为平地后没有恢复价值,再说战乱后的地方政府也没有财力去恢复,况且明朝皇帝不愿意恢复出过三个黄帝的公孙城!
       而公孙城之东南--原城乡结合部则相对保存较好,这一带不仅有卓王孙旧宅和文君井古迹园林,而且卓王孙宅和文君井园林位处通往成都的通衢要道两侧,从汉唐时期起,这一带包括兴贤街在内,早就形成为繁华的商贸集市。
       这个推论依据:
       一、西汉时期卓文君就在此处当垆卖过酒;
       二、现东街菜市场下叠压有经考古发掘出的汉唐至宋古街道遗址;
       三、兴贤街步行街段的中央有保存下来的汉、唐、宋、明、清地层关系和汉代排水沟遗迹。
       再者,南河坎历来是重要的水上交通枢纽。因此,文君井园林右侧通往南河坎(玉带街西侧原有一条古街名叫屈巷字)的南线早就形成为繁华街道,所以明洪武九年(1376)临邛县公署就设在原来的南街小学内。
       107年后的明.成华十九年(1483)临邛县升为直隶州后,新建大堂(按:审理案件的地方)始设在原县府街人民政府处(按:旧时衙门)。
     《邛崃县文物志》宋临邛郡公署遗址条目:“明洪武九(1376)年,临邛县公署在南街。”按即今南街小学。《邛崃县志》云:成华十九(1483)年,邛崃县升为直隶州后,新建之大堂,按其遗址即原邛崃县人民政府。
       明.正德十五年(1520)州官李廷诏改筑土城墙为石城墙,墙周长1700余丈(约9里7)墙高2丈,加厚6尺,
       李廷诏改筑土城墙为石城墙的原因,据《1987版邛崃县志》城乡建设篇说:因“历代培修均用泥土夯填,屡筑屡颓。”
       改筑城墙时,以卵石为墙基,“以砂岩石墩垂直包砌,内填泥土,成(约)45度斜坡,坡顶青砖砌垛,路宽1至2米,周长9.3华里,计3700垛口。城门4门,门洞(以条石)卷拱呈半月形,洞深2丈许,双扇木门以铁皮乳钉抱饰。城上建楼,一座三间,匾题:‘东望锦城’、‘西宁番倮’、‘南挹蒙蔡’、‘北跨鹤雾’,东南角建‘聚奎楼’(小南门)”。
       清.乾隆29年(1764)冬,因“明末,城楼毁于战火,城墙多处崩塌。邛州知州王采珍主持修补城墙,约一年时间完工,砌石72段,计279.1丈,新增1738座垛口,四城门改建重檐歇山式戍楼:东名“涌泉楼”,匾曰“环江沃野”;西名“鉴湖楼”, 匾曰“瑞蔼云吟”;南名“挹翠楼”, 匾曰“崃山拥秀”;北名“跨鹤楼”, 匾曰“灵绵雾岭”。城南东南角上竖楼一座,独起三层,八角攒尖,俗称“小南门”。题名“聚奎”, 匾曰“文笔擎天”。
       其时临邛“城周长1638丈,计9里1分。”
       清.嘉庆版《直隶邛州府志》中“州城图”与上世纪八十年代临邛镇旧城区比较,其格局基本未发生变化,不过清人称东街为正东街,南街为南正街。(见清.嘉庆《邛州城图》)
       清.咸丰18年(1858),州官许培率民修补被农民起义军攻破的城墙,用石灰加棉花捶打后和糯米浆,用于粘结城墙红砂石条。
       清末,诸城楼匾额已不复存在。
       民国年间,城楼渐残破,仅雉堞(城墙垜口)基本完好。
       1950年初土匪暴乱时,两百多名解放军仍凭借这道基本完好的红砂石城墙,坚持了七天七夜,抵挡住了数倍于我的围城攻打的土匪,使新生政权得以巩固。
      (以上部分参见邛崃文史选集 胡承治:《邛崃的城墙》文)
       这道城墙在为邛崃人民的安宁立下最后的功劳之后,从1958年起开始拆除,到八十年代中后期彻底消失。
       拆下的红砂石条,用于修建西河堤与羊安大桥,以及环城公路。
       原先的城墙址,除东北段用作建房地基外,其余改筑成现在的环城路;城周的护城河唯留城西北一段。(待续)


发表于 2016-5-13 19:48 | 显示全部楼层
终于知道了邛崃城墙的来龙去脉!

 楼主| 发表于 2016-5-14 07:13 | 显示全部楼层
四,现代临邛城
解放后,明清时期遗留下来的临邛城更名为邛崃县城关镇,1994年6月6日国务院批准邛崃撤县设市,城关镇更名为邛崃市临邛镇。2008年3月1日以后,新的临邛镇范围包括原白鹤、西河、南河、东安、拱辰五个乡以及前进、宝林和孔明乡共四个村,2013年计有常住人口约15万,而规划中的城市人口近年内将达到55万。
临邛镇西南面有浅山,东北面是平原,平原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历史上城市规划均受给排水限制,注定了这座城市向东向南发展的态势。
而在科技发达的今天,这座古城的城市中心,正以日新月异的速度整体向东、向北推移,形成城中有村、村中有田,城中有山、山中有寺,城中有河、河中有岛,既可望山、亦可亲水的田园化城市,让这座古老的城市焕发出历史的新春。
由于古临邛城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变迁,以致“卓王孙宅在州南五里”的记录不断被改写。
如今正确的记载应是:卓王孙的宅址在今临邛镇西街上段瓮亭公园一带;文君井在南街上段左侧文君街之文君井公园内。
为了让千百年后的子孙后代们不再费心去考证,修好并保全好地方志十分重要,但愿世道永远太平,中华民族以史为鉴!
说明:以上仅是笔者观点,推测尚需考古论证,不妥处敬请方家教正。如果本文的观点和提供的现象、线索能引起有关部门领导重视的话,笔者甚幸、甚兴。
此文曾经胡立嘉先生、古元忠先生、张平轼先生指导,并提出多处修改意见,仅在此表示感谢!
2013-8-25订稿
2016/5/5重修
手机:13982278413
待发附件:
1、        清.嘉庆直隶邛州《州境全图》(1幅)
2、        清.嘉庆直隶邛州《州城图》(1幅)
3、        1994年版邛崃城区平面图(1幅)
4、        张若城城墙基础遗迹彩照(7张)
5、        疑似兵器——陶团(彩照2张)
6、公孙城五色土(彩照 3张)
主要参考资料:
1. 辞海                                       
2. 宋•《采兰杂志》
3.《大明一统志》                              
4.《大清一统志》
5.清•康熙、嘉庆、民国卷《邛崃志》            
6.清•王培荀著《听雨楼随笔》
7.清• 何宇度著《益州谈资》
8.邛崃县文管所1983出版《邛崃县文物志》
9.1987版《邛崃县志》
10.邛崃市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纂《邛崃文史资料》
11.邛崃市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纂《邛崃文史选集》
12. 1992年四川大学出版社《巴蜀古城邛崃》
13. 1993版《邛崃县志》
14. 邛崃市临邛镇2004年版《临邛镇志》
15、邛崃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邛崃经纬》

 楼主| 发表于 2016-5-14 07:22 | 显示全部楼层
第4节
       四,现代临邛城
       解放后,明清时期遗留下来的临邛城更名为邛崃县城关镇,1994年6月6日国务院批准邛崃撤县设市,城关镇更名为邛崃市临邛镇。2008年3月1日以后,新的临邛镇范围包括原白鹤、西河、南河、东安、拱辰五个乡以及前进、宝林和孔明乡的四个村,2013年计有常住人口约15万,而规划中的城市人口近年内将达到55万。
       临邛镇西南面有浅山,东北面是平原,平原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历史上城市规划均受给排水限制,注定了这座城市向东向南发展的态势。
       而在科技发达的今天,这座古城的城市中心,正以日新月异的速度整体向东、向北推移,形成城中有村、村中有田,城中有山、山中有寺,城中有河、河中有岛,既可望山、亦可亲水的田园化城市,让这座古老的城市焕发出历史的新春。
       由于古临邛城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变迁,以致“卓王孙宅在州南五里”的记录不断被改写。
       如今正确的记载应是:卓王孙的宅址在今临邛镇西街上段瓮亭公园一带;文君井在南街上段左侧文君街之文君井公园内。
       为了让千百年后的子孙后代们不再费心去考证,修好并保全好地方志十分重要,但愿世道永远太平,中华民族以史为鉴!
       说明:以上仅是笔者观点,推测尚需考古论证,不妥处敬请方家教正。如果本文的观点和提供的现象、线索能引起有关部门领导重视的话,笔者甚幸、甚兴。
       此文曾经胡立嘉先生、古元忠先生、张平轼先生指导,并提出多处修改意见,仅在此表示感谢!
       (全文完)
                                                                                                     2013-8-25订稿
                                                                                                     2016/5/5重修
                                                                                                     意贝反馈:13982278413
待发附件:
1、        清.嘉庆直隶邛州《州境全图》(1幅)
2、        清.嘉庆直隶邛州《州城图》(1幅)
3、        1994年版邛崃城区平面图(1幅)
4、        张若城城墙基础遗迹彩照(7张)
5、        疑似兵器——陶团(彩照2张)
6、公孙城五色土(彩照 3张)
主要参考资料:
1. 辞海                                       
2. 宋•《采兰杂志》
3.《大明一统志》                              
4.《大清一统志》
5.清•康熙、嘉庆、民国卷《邛崃志》            
6.清•王培荀著《听雨楼随笔》
7.清• 何宇度著《益州谈资》
8.邛崃县文管所1983出版《邛崃县文物志》
9.1987版《邛崃县志》
10.邛崃市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纂《邛崃文史资料》
11.邛崃市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纂《邛崃文史选集》
12. 1992年四川大学出版社《巴蜀古城邛崃》
13. 1993版《邛崃县志》
14. 邛崃市临邛镇2004年版《临邛镇志》
15、邛崃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邛崃经纬》


 楼主| 发表于 2016-5-14 08:17 | 显示全部楼层
SCM989765 发表于 2016-5-13 19:48
终于知道了邛崃城墙的来龙去脉!

谢谢阅读,欢迎指教。

发表于 2016-5-14 09:42 | 显示全部楼层
考证详实,佩服!

 楼主| 发表于 2016-5-14 09:58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彭老师鼓励!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