晒娃、晒工资……现代人能晒的东西太多了,反倒忘记了最该晒的太阳。目前,我国至少有6944万人患骨质疏松症,另有2.1亿人骨量低于正常标准,这都是晒太阳不足惹的祸。其实,晒太阳是件坐享长寿的好事,教你健康晒太阳,莫负好春光。
常晒太阳有8大好处!
1、常晒太阳能预防近视:导致近视的原因之一可能与缺乏阳光照射有关。因为阳光可以刺激多巴胺的生成,从而防止进入眼睛的光线在聚焦时出现焦点扭曲。所以,经常晒晒太阳可以降低近视的风险。
2、常晒太阳减少感冒:经常晒太阳可以降低流感病毒及其他常见呼吸道疾病的几率。因为,晒太阳可以提高体内的维生素D,这种成分可以更好地预防嗓子痛、普通感冒和鼻塞等症状。
3、常晒太阳血管更健康:如果体内的维生素D含量低,就容易患心脏病、心力衰竭和中风等疾病。经常晒太阳可以帮助提高维生素D含量,人们不仅变得活跃开朗,还能减少炎症的发生,更有益于血管的健康。
4、常晒太阳能延长寿命:专家经过长达26年的研究发现,多晒太阳的人寿命也比其他人长。
5、常晒太阳能提升激素水平:经常晒太阳,可以得到最廉价的天然“伟哥”,如果每天坚持晒太阳1小时,体内的睾丸激素就能增加69%。
6、常晒太阳可以降低患癌症的风险:研究表明,生活在纬度比较低的女性,她们卵巢癌发病率也特别低。因为她们每天接受的日光照射的时间比较长,维生素D摄入的含量比较高,患癌的几率比较低。
7、常晒太阳少得抑郁症:研究发现,有些人一到冬天或阴雨天气时就会出现失眠、胸闷、烦躁等症状。这都是日照时间减少引起的。
8、常晒太阳可增强免疫力:经研究证实,人体内正常的脏腑功能基本靠阳气来支撑,如果人体内的阳气充足,抵抗疾病的能力就高是。而晒太阳不仅能强身健体,还能增强自身的免疫能力。
不同人群晒法不同!
婴幼儿:清晨或傍晚,每天1次,每次15—30分钟左右。
婴儿皮肤娇嫩,容易被灼伤,所以要选阳光不强时,并找个远离直射的地方。
少儿时期:尽可能多晒,但要避开正午12点至下午4点。
要尽可能多在太阳下进行玩耍,因为青少年正是身体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尤其是骨骼发育更需大量维生素D来辅助身体吸收钙。
中青年人:上午6-10点和下午4-6点,每天晒1-2小时左右。
中年人由于工作原因,建议在每天下午4点左右时段晒太阳,可以避开一天中太阳最晒的峰值期,同时也能在工作间隙休息和放空下大脑。
老年人:早上10点前和下午16点以后晒太阳
患白内障的老人最好戴副防护镜,以防紫外线直接射入眼睛。皮肤敏感或有红疹的老年人要减短晒太阳的时间。
3个部位重点晒!
1、晒头顶——可补阳气
百会穴位于头顶正中(过两耳直上连线中点),是晒太阳的重点。
晒头顶无须拘时拘地,可随时进行,平常天气好时,到室外散步,让阳光洒满头顶,可以通畅百脉、调补阳气。
2、晒后背——能调气血
人体腹为阴,背为阳。不少经脉和穴位都在后背,晒这里能起到调理脏腑气血的作用。晒得时候注意让阳光直射背部,老人在公园锻炼时可特意将后背朝向阳光即可。时间长短自己掌握,以舒适为宜。
除此以外,人的后腰部位有两大穴位,分别是命门和肾枢(分别在腰背的正中部位)。倘若方便,可将衣服撩起来,让阳光晒一下这两个穴位,可以补充肾气。或者在晒太阳的时候,可配合将双手搓热后摩擦该部位。
3、晒腿脚——利于去除寒气
“寒从脚下起”,常容易手脚冰冷的人,多是阳虚体质,这种情况无妨多晒晒脚,以驱走体内的寒气。有老寒腿的病人,在夏天可以把腿在阳光下晾一晾,能非常好地驱除腿部寒气,还能加速钙质吸收,帮助预防骨质疏松。
晒腿的时候要选择天气好的时候,将双腿裸露在阳光下,每次至少晒半个小时。晒时,可配合按摩小腿部位的足三里穴(小腿前外侧,膝盖下方四横指部位),对抗衰老益寿延年大有好处。
4个要点不能忘!
1、别隔着玻璃晒太阳。很多人既想要晒太阳,又不想在热天里晒,于是就想出在室内隔着玻璃晒太阳的方法。专家认为,隔着玻璃紫外线透过率不足50%。因此,隔着玻璃晒太阳的作用很可能会打折。
2、白色衣服并不防晒。白色衣服会将紫外线反射到脸上或裸露的胳膊上,让皮肤受伤,尤其是在紫外线强烈的夏季。比较建议穿红色或蓝色的衣服。
3、四类人不能久晒。婴幼儿、体弱者、高血压和心脏病患者。建议在树荫下晒,如果户外活动时间较长,可适度涂抹防晒霜。
4、晒完太阳多喝水。多喝水多吃水果,可抑制黑色素的生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