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月30日,国家卫计委印发了《关于做好季节性疾病高发期儿科医疗服务工作的通知》,通知中明确提出,儿童医院和综合医院要根据儿科医疗服务需求,合理调配儿科医务人员力量,做好门诊和急诊之间的有效衔接,不得出现停诊和拒诊情况。 还表示,为应对儿科医务人员不足,可以对高年资内科医务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充实儿科医疗力量。造成儿科医生荒有多重原因,除了“急剧增长的患儿需求”外,儿科医生离职转行是一重要原因。儿科医生面临的尴尬现实是:收入低、风险大、医生少、压力强、家长怨、部分综合性医院的儿科被撤销。 儿科医生最大的压力一是收入低,二是医患纠纷。尤其是医患纠纷,那是儿科医生最胆战心惊的事情。解决好医患关系才是根本。孩子是家庭几代人的心头肉,然而,目前孩子看病却遇到了看病难的问题。一方面家长喜欢集中就诊,医院自身接待能力有限;另一方面儿科医生越来越少。毋庸置疑,解决看病难的一大利器是“分级诊疗”。通过鼓励和引导人们在基层医疗机构看病,实现对患者的分流疏解,最终才能达到缓解大医院压力的目的。然而,对儿童专科医院,“分级诊疗”管用吗?综合性医院有儿科的,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儿科的比例相对不高。因此纵使我们努力宣传和引导,家门口没有儿科门诊,家长也只能往大医院和大城市跑。要改变儿科门诊看病难的局面,翻身仗要从基层开打。健全国家、省、市、县四级儿科医疗体系,加强对儿童专科医院和综合医院儿科的扶持,大力发展社区医院儿科,加强财政投入,提高儿科医生的待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