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今年泸州市启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以来,全市各区县有关部门、单位迅速投入到创建工作中。在创建中,我市大力实施“信仰信念工程、文明素质工程、基础设施工程、安全畅通工程、市场建设工程、环境优美工程”六大工程,从“硬件、软件”让酒城更美丽、更文明。
今日起,泸州晚报将陆续推出“我为创文出力”系列报道,记录工作在一线岗位的工作者,深挖他们为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作出的贡献……
昨日,记者来到我市主城区街头,和文明劝导员进行对话,看看他们眼中的泸州在创建文明城市中有哪些改变,他们又是如何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出力。
http://upload.lzep.cn/2015/1120/1447982786103.jpg
正在工作的文明劝导员
现场直击
柳贤英:石马沟菜市场门口
为城市发展做点事情 她很开心
“那位大姐,不要横穿马路,过街走天桥。”昨日上午,站在石马沟菜市场门口的柳贤英吹了一声口哨,大声地向街对面一位准备横穿马路的中年妇女喊道。中年妇女听到哨声和柳贤英的劝导后,立即转身往旁边的天桥走去。
柳贤英今年55岁,从2013年3月开始就一直在做文明劝导员。谈及文明劝导员工作,柳贤英表示很喜欢。两年多的时间里,她在电信大厦外、市博物馆外、市政府旁边、石马沟菜市场外等岗位都待过。每个岗位上,她都遇到过对自己工作不理解、不支持的市民,尤其是最开始那一年多,劝导乱穿马路的市民时,时常会遭到一些白眼,有时还有人恶语相向,但她仍然很热爱这份工作。“出来工作对我来说相当于锻炼身体,而且我年纪大了,还能为我们的城市发展做点事情,我心里也开心。”柳贤英说道。
做文明劝导员,不管是严寒还是酷暑,都要值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天气炎热时,人的脾气更容易暴躁、动怒,“不管别人怎么看,我在这个岗位上,就要干好自己工作。劝导行人不要乱穿马路,不要闯红灯,也是为大家安全着想,况且我们还在创建文明城市,更应该文明出行,安全出行。”
柳贤英的丈夫因为脑梗死和高血压导致生活无法自理,这些年一直都是柳贤英在照顾他。2013年3月开始,柳贤英一边工作,一边照顾家中的丈夫。两年多的时间里,她把生活和工作安排得井井有条。柳贤英向记者坦言,在室外上班本来就比较辛苦,回家还要做家务,有时也会觉得很累,心里也会不开心。但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总能让她及时地调整情绪,很快又充满了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