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1月底开始,华北、黄淮、江淮等地10多个省市持续遭遇雾霾天气,局部出现严重污染,北京曾一度启动空气重污染橙色预警。此次雾霾侵袭的范围之广、程度之重,不仅引起各地群众的强烈关注,也得到了环保部门的高度重视。对于雾霾的成因,环保部做出了详细分析说明,指出煤炭污染是导致华北地区大范围空气重污染的首要来源。面对复杂的环境问题,仍然需要时间去探索和研究,但环保部态度上的积极与诚恳值得充分肯定。 纵观日本治理大气污染过程,1950-1970年,日本迎来经济的高速增长,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大气中弥漫着硫化物等污染物,造成大量公害疾病。当时污染最严重的城市是四日市,一个依托石油化工企业发展的港口城市。民众要求改善大气质量的呼声提高,环保意识觉醒,从而推动政府和企业为改进大气质量作出努力,政府采取行动调查、立法、制定标准,企业提出改进计划并执行,最终实现空气质量改善,在这一过程中治污与发展实现了良性循环,而非此消彼长。从1968年日本出台《大气污染防治法》至今,日本的大气污染治理走过了近50年的历程。 由此可见,环保政策的制定要客观合理,确保可实施性。公众、政府、企业三方要力求平衡,共同努力,实现良性循环。同时,治理之前首先要弄清楚产生源,不能仅仅把注意力放在PM2.5上,二氧化硫、氮化物等污染物也需要治理。总而言之,治理大气污染不仅要有科学的态度,还需学习他国成功经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