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位母亲在北京地铁上哺乳的照片被曝上微博,并被批“裸露性器官”,此事引发热议。当事人表示,事情已对其生活造成困扰。拍照博主虽然已经致歉,但是给这位母亲已经造成了伤害。
同时,这件事情在网络上引起了网友的热议,公共场合哺乳问题也成为当下很多妈妈的关注的矛盾话题。
那么,是否可以采取一些办法,避免公共场合哺乳的尴尬呢?防止地铁哺乳母亲的遭遇重演呢?
1、出门可穿哺乳衣
哺乳期的妈妈们出门时着装要穿着便于哺乳的哺乳衣,专门为哺乳设计的衣服,可以避免坦胸露乳,避免尴尬。
2、带件遮挡式道具
带孩子出门前,带上薄毯、背巾、或是一个大外套,哺乳时利用这些道具更好地遮蔽隐私部位,让外出哺乳变得轻松。
3、给宝带个大沿帽
新妈妈可以给宝宝戴一个边沿比较大的帽子,用这种方法哺乳,别人也都会以为宝宝在睡觉的。
4、自制喂奶场所“地图”
自制喂奶场所“地图”,把购物、乘车、游玩等过程中有利喂奶的“隐蔽地点”作分析和整理,方便在公共场所满足宝宝的“吃饭”需求。
5、把母乳提前挤入奶瓶
新妈妈出行之前不妨先把母乳事先挤好,方便出门后用奶瓶喂给孩子,但需要注意,母乳有保存时间和严格保存环境要求,常温下最好不要超过1小时。
可可手挤或用机器挤。
用手挤奶之前要将手用肥皂彻底洗干净,然后擦干手,用手托住乳房,然后拇指和食指各放在乳头的上方和下方,然后轻压乳房,进行有节奏的挤压,但是手指不要去碰到乳头和乳晕。
而吸奶器是通过压强挤奶的工具,有手动和自动两种,而且具有按摩乳房的功效,吸奶机方便不费力,效果还很好,而且很快,特别是电动吸奶器,不用出什么力气就可以挤奶了。是上班族妈妈要考虑选购的产品。使用吸奶器之前要先将乳房清洗干净,然后根据说明保证乳房和硅胶罩是一个密闭的状态,然后利用压强把乳汁吸出到奶瓶里。然后可以把奶瓶里的奶存储起来。用完吸奶器要及时清洗干净。
那么挤完奶后要怎么保存呢?
1、要在将乳汁装入一个已经消过毒的奶瓶里,或者是乳汁保鲜袋里,可以在奶瓶外包裹一层保鲜膜,这样比较有助于保鲜。
2、最好将母乳放在四度以下冷藏,所以此时最好单位有冰箱,但是保存的乳汁必须在十二个小时内喝完。
3、如果挤出来的乳汁较多,要根据挤出来的时间在奶瓶外或者是保鲜袋路上贴个标签,按照时间先后给宝宝喂奶。
4、不要用微波炉给宝宝热奶或者是解冻奶,温度太高会破坏乳汁中的免疫物质,可以泡在温水里或者是用水冲。
待哺宝宝 什么时候不适合带出门
嗷嗷待哺的孩子虽然孩子襁褓中,但是对外界却充满好奇。哺乳期间的孩子处于娇弱敏感期间,照顾起来也较为复杂。这个阶段的宝宝什么时候不适合带出门呢?
1、“吃饭”时间不宜出门。如果出门时间短,但是碰巧要跨过宝宝吃奶的时间,那真有点自讨苦吃了。避免这种情况,要么更改出门时间,要么赶在出门前先喂饱宝宝。当然,路上必要的喂奶工具还是需要准备好的。
2、太小的宝宝不宜出们。虽然医学上没有规定宝宝多大可以出门,不过考虑宝宝自身条件,小编建议一月龄的宝宝不宜带到商场、景区等地方。
3、外出时间太长的不宜带上宝宝。在外面的时间越长,年幼的婴儿出现哭闹、吃奶的机会越多,如果碰巧没有合适的地方照顾宝宝,这将会是一个让人头疼的问题。建议等宝宝有稍微规律点的作息再带出去吧!
4、极端天气不宜带宝宝出门。这个相信大家都懂,遇上户外地方,谁愿意让宝宝“风餐露宿”呢?对宝宝来说,零下7℃多半就太冷了,零上32℃多半就太热了,这样的天气最好就别带婴儿出门了。
5、独自开车出门的不宜带宝宝。前段时间,河南有一位年轻的妈妈一边骑着电动车,行进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一边竟然撩衣为站在电动车前的孩子喂奶,被网友狠批“太危险了,简直是用生命喂奶!”安全始终第一位,边开车边喂奶,有哪位妈妈可以完全hold住?要是一个急刹车,不是呛奶的危险,而是生命的危险了。
解决妈妈公共场所哺乳难的问题,单靠这些治标的方法是远远不够的,我们期待,公共场所配置有更多的母婴室,解决妈妈和宝宝的难题。